梅康生:讓心與心的距離等於零
在下半年工作會議上,淮北礦業董事長、黨委書記王明勝語重心長地強調:曾幾何時,我們心連著心,用智慧、心血和汗水戰勝過無數看似無解的問題和挑戰,淮北礦業曆經風雨不斷前行;今天當我們又一次麵臨最危險的時候,更應該把心攏得更緊,把手牽得更牢,把肩並得更齊,同甘共苦,渡過難關,踏上坦途。
無獨有偶。當淮北礦業安全生產形勢一而再、再而三地陷入被動時,麵對上級部門的安全約談,王明勝代表淮北礦業作深刻檢討。接下來在淮北礦業月度安全例會上,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方良才,安監局有關領導也分別檢討。由此引發出礦區上下對安全思想、管理等的一係列反思。這一說一行,一問責一擔當,讓我們強烈地感受到了這個時代的“心境”:我們正處在一個“走心”的時代,這個時代要求我們做一切事情從心開始,提倡“換位”思考,將心比心,換取真心,讓心與心的距離等於零。作為淮北礦業高管主動擔責,敢於用自己的錯來激勵各級領導包括所有職工,把安全生產做對、做好,這無疑是時代“心境”的最好表白,也是在問題和困難麵前“走心”的最好示範。
然而一段時間以來,工作、生活在淮北礦業的每一位職工越來越顯現出內心的憤怒和不平、焦躁和不安,感覺到礦區不滿的情緒、埋怨的情緒、無奈的情緒、應付的情緒正在滋生暗長,甚至在各級領導人員中尤為明顯。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有客觀的,也有主觀的,有外在的,也有內在的,但說到底,都是我們的“心境”出了問題:“走心”共識的土壤,尊重包容、相互體諒越來越少,壓服強製、零和博弈越來越多,心與心的交流越來越少、碰撞、阻隔越來越多。
淮北礦區的人心是什麼?它或許不像安全、生產、經營等指標那樣可以用明確的數據度量,也難以像項目建設、工程建設成就那樣一目了然,但它卻真真切切地寫在職工的臉上,流淌在礦區現實生活中。機關基層,職工對淮北礦業應對危機、科學決策的點讚;茶餘飯後,職工對反“四風”、“三個十條”的擁護;公共平台,職工對淮北礦業各級領導言與行的熱議;民意渠道,職工對“十三五”發展信心的攀升……無不彰顯著正能量,顯示出“人的力量在心上”。然而,我們也有不少疑問:發展為了職工、剛性製度人性關懷、幹部能上能下、提質增收降本增效、黨建活力民生工程、職工在改革中的獲得感等等,到底離我們還有多遠?心中的“感歎號”逐漸被“問號”取代。那些為了集團的整體利益遠離故土,遠走他鄉創業創效的職工,那些在井下艱苦的條件下“一滴汗水摔八瓣”在“流汗甚至流血之後,還要流淚”的職工,讓我們情何以堪?長此以往親如一家的幹群關係何以重現?是時候需要我們警示自己:人心散了,一切都不在狀態;人心倒了,什麼都扶不起來了。
竹筍破土賴己力,大地律動是春聲。我們身處“走心”的時代,曆經企業發展危機四伏的環境,從“最大政治優勢”到“最大危險”隻有一步之遙,從“密切聯係職工”到“高高在上脫離職工”隻是一念之差。以敬畏之心對待職工,以真誠之心服務職工,讓心與心的距離等於零,應該成為礦區每個黨員幹部、各級管理者的清醒和自覺。這也是凝聚人心、聚合正能量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