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饑餓二十四小時”不是遊戲
不久前,兩個與“吃”有關的節日與人們撞了滿懷,一是“世界糧食日”,一是我國首個“國家扶貧日”。
官方的、民間的活動如火如荼,不必贅言,最值得一談的是名為“饑餓24小時”的網絡活動——參與者從前日20時至次日20時體驗饑餓,並邀請3位好友參加,如好友不能完成,可以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或推廣活動圖標、或捐資助學助貧等等。本是好事,不承想遭到“作秀”的質疑。
俗話說“飽漢不知餓漢饑”。烘著爐火、裹著裘衣的人,不大能體會短褐不完、衣不蔽體者的苦;食前方丈、饜足肥甘的人,不大能理解三餐不繼、食不果腹者的難。“故餘粱肉者,難為言隱約;處佚樂者,難為言勤苦”,這大概是人的通病。可一旦田裏豐收了,手頭有錢了,有人又不免“富後忘了貧時苦”,這或許也是人的德性。媒體報道,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脫貧成績斐然,去年實現糧食生產“十連增”,但按照國際標準我國仍有2億人未脫貧;可與此同時,每年生產的糧食中有35%被浪費,且不說大吃大喝糟蹋的,僅餐桌外的浪費就高達700億斤,相當於2億人一年的口糧。由此言之,“糧食日”與“扶貧日”被安排在前後日,其中不乏深意;發起 “饑餓24小時”,更是用心良苦。
“浪費是惡”“節約是德”,人人都會說,卻未必人人都懂得。現實中,確實有人不光喟歎浪費的嚴重、節儉的式微,且時時自律。還有一些人,雖然也曾糟蹋浪費,可一旦被提醒,也心懷慚愧、立馬改行。然而,心懷道德、自律嚴格,畢竟是有德者的風範;悚然而驚、幡然而改,尚不失勇者的品格。最可怕的是,更有些人不但浪費起來麵無愧色,倘若有人上前製止,他不但腆著臉一副無所謂,保不準還會梗脖子反唇相譏:“花自己的錢,糟自家的東西,哪點不合理!”一席“倒理”讓人頓時沒了言語。
“少數人靠自覺,大多數人靠製度”,對於浪費行為的治理,不光要強調道德說教,更重要的是將其納入法治軌道。原因很簡單,德不夠、法來救,道德“失靈”、法律托底。更何況還有外國經驗供借鑒,如在德國,無論自助餐還是點餐都不能浪費,一旦浪費任何見證人都可向相關機構舉報,工作人員會立即趕到,按規定罰款。在巴西,有關機構從1998年開始就推行一項避免食物浪費的法律,鼓勵餐館和私營單位將每日剩下的食物捐贈給社會。
“饑餓24小時”看似一場拿體驗饑餓當噱頭的“遊戲”,其實是提醒人們了解、關注糧食與貧困問題。無論是“世界糧食日”還是“國家扶貧日”,都不應滿足於舉辦一兩場活動,更重要的是探索建立製度,從根本上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