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狗万manbet官网 !

創業自救就有希望——七台河礦區職工群眾自主擇業、自救圖強、勇闖市場掠影

作者:狗万manbet官网 2015-10-08 20:33 來源:狗万manbet官网

關東的連雲港人李強,原是向陽煤礦礦工,分流下海後,先是做起了水暖維修工,以雷鋒般的服務熱忱樹立了誠信形象。後來,他做起了太陽能維修售後服務,現在已經是輝煌、四季沐歌兩大太陽能企業的七台河代理商。李強把有限的資金都投入到實業拓展、儲備之中,生活依然清貧;企事業單位、居民百姓水暖安裝、太陽能維修的活兒他也沒放下。李強心中還惦記著礦工兄弟,他說:礦山困難,礦工堅守一線保安全,礦工家屬要創業自救、幸福生活。我最大的夢想就是就是礦工兄弟都用上太陽能,礦礦廠廠生活熱水用上太陽能。七台河礦業微信平台(qthkygs)編者按:這組攝影報道,今年春天刊發於《中國煤炭報》。今日轉發,旨在在解危渡困、改革求生的關鍵時期,進一步喚起礦區幹部工人、家屬群眾樹立新的擇業觀,自力更生、奮發圖強、創業自救,在“大眾創新、萬眾創業”時代,創造幸福安康的美好生活。

創業自救就有希望

——七台河礦區職工群眾自主擇業、自救圖強、勇闖市場掠影

中國煤炭報記者 耿 聞 那子奇

春風送暖,百裏礦區,探訪民生,品味感受礦山人的生活和精神。

說寒。黑龍江煤城七台河,經濟寒冬已經持續了三年多。維係近百萬人口生計的煤炭、煤焦、煤化工產業滑入低穀,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百姓生計麵臨新的考驗。

從礦區東部的龍湖煤礦居民生活區——龍湖村,到五十公裏外、新建煤礦礦工創業的十一甲葫蘆頭溝;無論是在礦區、市區、居民區,記者感受到的經濟寒意如春風入骨一樣,透徹心扉;麵對礦區生活困難的百姓,記者感受到了黨和企業的溫暖,品味著煤礦人自強自立的精神。

在七彩城商業區中心,小商品市場——聚寶商行,三樓櫃台橫七豎八在撤退,二樓也隻有七八家賣服裝鞋帽的,隻有一樓賣日雜、小食品的櫃台前還有些人。商業不景氣,有何希望?二樓的幾位大姐對記者說:我們就盼著礦工們早點開工資,礦務局好起來我們就有希望了。

七台河是抗聯革命“老區”,新興區又是煤礦、煤化工企業集聚的工業“老區”。在新興綜合大市場,記者看到成群結隊、三五一夥的退休老礦工們,在閑置的攤位、檔口、展廳,甚至通道、樓梯緩台上下棋、打撲克。三樓賣鞋帽的大姐一天賣不出100元,連攤位前都掙不回來,一麵訴說著這裏四五年前的人山人海,一麵埋怨“老頭”們把樓道都擋住了,買貨的上不來。

打撲克的老大爺們見記者挎著照相機左顧右盼,七嘴八舌對記者說:七台河是薄煤層礦區,平均采高不足0.8米,煤種奇缺、煤質優良是鞍本鋼不可或缺的精糧。當年,礦工們“寧讓汗水漂起船、不讓國家缺煤炭”,國家領導人接見七煤英模,國家為礦工們送來茅台酒。嗨,沒想到現在市場了,我們沒啥,就是對礦山子孫後代的幸福安康滿懷期望啊!

道暖。礦區工會生活部的同誌說:礦區職工群眾貧困人口有所增加,有的職工兩個孩子都上學,媳婦沒工作,也將進入貧困線。最突出的就是“老區”經過沉陷區、棚戶區改造,很多礦工家庭舉債動遷,搬上樓房失去田園,吃一口買一口。有一個月,各單位報上來貧困職工人數一下子增加了3000人,每天還要接待申請補助的職工和家屬,內心深受煎熬啊。好在,國家、省裏、龍煤都關注煤礦的貧困,黑龍江省直機關、企事業單位“一幫一”扶貧工程還在堅持,七台河礦區金秋助學、黨員幹部認窮親結對子等扶貧行動,常年開展,生活困難的礦工家庭,普遍感受到了共產黨、國有企業的溫暖。

“七台河礦業公司常年開展心連心手挽手克服困難一起往前走活動”,宣傳部負責人說:近年來教育黨員幹部要感恩知足,與職工群眾同甘共苦、同心同德、同舟共濟,服務礦工解決實際困難。公司領導、中層幹部帶頭降薪,確保工人工資,去年采掘工工資同比還增加了122元。去年累計發放扶貧款、助學款874萬元;投入幫扶資金47萬元,幫助314名困難職工脫貧;建立扶貧超市27個、捐助衣物2萬餘件,有力保障了困難職工的基本生活需求。

踏著銀裝素裹的大地,走市場,到民家,記者也感受到了東北人的樂觀和豁達,困境之中他們對國家、企業沒有怨言,煤礦職工大多數都是把“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特別能忍耐”的優良傳統用在生產勞動中,在企愛企、在崗愛崗。也有一些貧困職工,在企業、工會的幫助下興業脫貧,還有少數職工家屬、退休職工行動起來,開網店、做微商、搞養殖、闖市場,即便天氣寒冷卻忙活的熱氣騰騰,讓我們感受到了煤礦人麵向社會、自立自強的希望和溫暖。

人人都獻出一點愛,共圓幸福安康礦工夢。記者所能做的就是,拙手敲起鍵盤,按動快門,記錄講述礦區、市井間煤礦人麵對經濟困境,為溫飽、為生活、為幸福而勞作的場景和故事,呈獻給我們親愛的讀者。 攝影:耿聞 那子奇

新聞組圖概述:

1、茄子河區南山平房片區,新強煤礦私傷休治礦工張曉東、王豔梅夫婦的“超市”。王豔梅說:日子難點沒啥,有礦區工會、礦裏的幫扶,開起了小店,我天天拉著小推車去上貨也有勁。俺家最大的希望就是俺姑娘,在哈爾濱醫科大學,大四了,月月拿獎學金還勤工儉學……

2、位於北興農場的龍湖煤礦龍湖村,礦工仕樹禮傷退後,一家生活困難,有時交不起兩個孩子上學的學費。在原龍湖煤礦礦長的幫扶下,礦區工會、礦工會的支持下,仕樹禮、孫豔梅兩口子養豬脫貧。現在他們養了五十多頭豬,仕樹禮說:公司領導、礦裏幹部真情幫扶,心裏感覺暖暖的。

3、七台河“老區”新興區綜合大市場門前。53歲的礦嫂蔣淑華(右)在寒風中擺攤賣魚。她的魚,論盤賣,一盤魚三四條,隻能掙一元錢。蔣淑華說:不好賣啊,人都搬到北岸新城去了。原先礦工們圍著礦上,住平房有一片菜園子,吃菜不用愁。平房扒了,一些礦工兄弟舉債動遷,買吃買喝也節省著花了。我家也搬到北岸新城了,我天天跑市場,老頭子薑寶權天天20多裏路往礦裏跑上班。

4、闖關東的江蘇人李強,原是向陽煤礦礦工,分流下海後,先是做起了水暖維修工,後來做起了太陽能維修售後服務,現在已經是輝煌、四季沐歌兩大太陽能企業的七台河代理商。

5、在七彩城飲食一條街,礦工王連龍、礦嫂孫麗華正在叫賣熟食,熱氣騰騰的攤位、凍得紅撲撲的臉膛,兩口子臉上滿是笑意和幸福。雖然兩人年齡正值半百,但是胖乎喜慶的臉龐讓鄰居攤位的大哥叫他們老福娃。王連龍說:有福是不假,礦裏關心我們老兩口;還有俺倆的一雙兒女都大學畢業了,能不幸福嗎?

6、交通銀行黑龍江分行、七台河礦區工會幫扶的新建煤礦貧困礦工劉興,建起了綠色豆芽廠,生產無添加無汙染的“綠色豆芽”脫貧致富,並帶動了多人就業。劉興說:省委省政府的“一幫一”扶貧工程和礦區工會的扶持,救活了我一家人,也促使我把愛心奉獻給社會,帶動礦工家屬就業。

7、礦區貧困職工中,有的懷有一技之長。新建煤礦礦工王林飛(右),因為兒子治病、收養孤苦“女兒”而生活貧困。七台河礦區工會了解到王林飛出身鑄造專業,為其貸款10萬元,幫助他承包安泰礦山設備公司鑄造車間。王林飛研製的硬模鋼鑄法蘭盤,填補了東北三省這一產品的生產空白。他還解決了10多人的就業問題。

8、桃山煤礦資源枯竭,麵臨關停轉身、改革改製、人員分流、職工貧困。礦工會組織職工和家屬學習烹飪、麵點等技術,為未來工作生活學技藝。

万博全网站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煤礦安全生產網徐州網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