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心中的陽光社區
咱心中的陽光社區
“呦,王大媽,家裏來客人了?”
“這不是兒子也搬過來跟我一起住了嘛。咱澄合礦務局陽光小區這麼好,軟硬件設施又這麼齊全,讓他們也搬過來陪我一起享受享受”。王大媽樂嗬嗬的說道。
現代化的社區不都是“豪華”般的設施嗎,陽光社區究竟有什麼能夠“引人入勝”的?接下來就讓筆者帶著大家一同走進陽光社區去看看吧。
加強隊伍建設,提高服務質量
社區隊伍建設是搞好社區的關鍵。為此,該社區結合自身工作特點、服務項目,建立學習製度、學習計劃,確定學習內容。分別采取集中學習和自學相結合的方法,增進學習效果。用三方麵加強幹部職工隊伍管理,一是建立健全了《社區工作規章製度》、《社區幹部職責》、《幹部職工行為準則》等一係列規章製度,用來規範社區幹部職工的言行舉止以便更好的為社區居民服務。二是充分發揮家屬委員會的監督權,定期召開會議聽取社區居民代表對轄區工作的建議和意見。三是推行社區居務公開製度,在轄區內設立公開欄,凡是涉及社區居民利益的重大事項及時公開,增加透明度,便於群眾監督。在此工作上,為全麵準確了解和掌握社區幹部職工業務素質和履行職責上,該社區修改完善了各項考核內容,社區領導與主管部門責任人簽訂責任狀,年終進行考核評比,有力的提高了社區幹部職工工作的積極性和責任感。
抓住小區工作重點,建設四大文化載體
針對煤炭市場的“寒冬期”該社區適時開設了“陽光大講堂”宣講活動,堅持宣講澄合的光榮曆史,堅持學習澄合的發展戰略,堅持學習澄合曆屆勞模精神,對社區幹部職工和廣大職工家屬進行形勢政策上的再教育;謳歌身邊的好人好事,弘揚真善美,營造人人爭做道德模範的氛圍。其次是發揮小區文化廣場等公共平台的作用,通過持續開展廣場文化活動,增強先進文化的影響力和凝聚力,抵製邪教等非法活動的影響。再次是加強傳統文化宣傳陣地建設,做好宣傳欄等內容更新工作,及時發布各類文化信息,開展先進文化宣傳。
綜合整治,讓職工家屬生活更安心
隨著職工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私家車是越來越多,這無疑給小區的整體環境和居民的安全出行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為了解決私家車亂停亂放的現象,徹底改造小區環境和居民的出行安全,該社區在原有停車位的基礎上,對轄區主幹道集中規劃出5000平方米的停車位,在來往線路上做了行車路線指示標識,並在馬路醒目位置設立了限速指示牌,提醒進出入小區司機限速行駛,注意安全。
在解決居民晾衣難的問題上,該社區收集廢舊管件進行修複完善,在每棟單元樓下的綠化帶內選擇合適的地方進行架設,目前已經成功安裝架設37個公共“便民晾曬架”,切實解決了居民晾衣難的問題。
為改善單身職工的居住環境,針對年久破舊的單身樓,該社區不留餘力及時對樓裏樓外進行粉刷,並對老式的鐵窗戶全部更換為鋁合金門框,不僅美觀又不生鏽,而且大大提高了單身職工居住的安全指數。
在安保上,該社區規劃出人行通道和汽車專用通道,避免人車共行,有效地提高了上下班高峰期的擁堵和行人的安全。安保人員24小時不間斷的對轄區進行走動式的安全巡邏,監控室人員分三班晝夜對所有監控視頻進行時時監控,為轄區居民的安保和財產安全起到了保駕護航的作用。
孤寡老人是社區的重點幫扶對象,為讓孤寡老人生活的更愉快,更開心,該社區每月組織義務小分隊到孤寡老人家幫忙進行衛生清潔。每逢節日,社區都會為老人們購買生活必需品,噓寒問暖,及時的把一份關愛和愛心送到孤寡老人的心中,讓這些孤寡老人享受到晚年的幸福和社區這個大家庭的溫暖。
與此同時,該社區每月堅持對居民滿意度進行調研,及時對調研進行歸納總結,以便更好的為居民服務,力爭把居民的每一件事情都認真落實好,解決好。
文化活動,讓職工家屬生活更開心
豐富小區家屬文化生活,是陽光小區建設的“重頭戲”。該社區成立了全民健身計劃指導委員會,逐步建立了多種類型、多種形式的家屬文體活動協會。目前已有乒乓球、羽毛球、廣場舞、太極拳、健身腰鼓等多個職工家屬休閑鍛煉協會。並定期開展各種展示活動,對小區職工家屬健身活動的蓬勃開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目前,廣場舞、太極拳、羽毛球等運動越來越受居民的歡迎,參加這些運動的人數呈直線上升趨勢。
該社區還堅持以文育人、以德為魂,構築小區人文精神。政工、工會、團委等相關部門牽頭,定期開展法律、安全、健康谘詢和誌願者便民服務活動,通過發放宣傳資料、現場解答等方式,營造“文化進家家家樂、法製進家家家安、美德進家家家睦、衛生進家家家美”的良好氛圍。極大地豐富了小區居民的業餘生活。
從樓宇間鬱鬱蔥蔥的花草中,從居民熱情洋溢的笑臉中,我們體會到了和諧社區的魅力,陽光社區正在點點滴滴地譜寫著和諧大樂章。
澄合礦務局陽光社區 周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