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機製優化流程提升效能 華豐煤礦打通內外市場激發發展活力
近年來,華豐煤礦充分發揮內、外“兩個市場”協同效應,綜合成本由2012年最高的781元/噸,下降到今年的468元/噸,降幅40%;人員由“萬人企業”減至6000餘人;人工效率由2012年17.89噸/人,提升到26.49噸/人,升幅48%。企業實現了管理減虧、機製降本、減員提效。
持續不斷謀創新,延伸內部市場
內部市場化管理發源於華豐,發展於華豐,是華豐的“鎮礦之寶”。近年來,該礦堅持學習、總結、提煉、升華的思路,推動了市場化管理的升級換代。
持續深化延伸,健全基礎體係。積極建立了以“12368”為主要內容的華豐特色市場化管理模式。去年4月份,構建了較為完備的地麵單位市場化結算體係,實現了市場化管理由井下到地麵、由主業到非煤、由局部到全局的延伸和深化。
完善市場運行,優化管理流程。突出抓好價格、計量、結算等工作,有效模擬市場交易。該礦自2012年以來,內部結算價格由15000多種,增至28416種;計量點由6800處增至20087處;並通過觸摸大屏、手機“二維碼”等形式,實現經營成果和員工個人收入即時查詢,充分調動了員工積極性。特別是成立“非標準件超市”以來,實現了全礦非標準件的統一加工,每月可節約外委加工費500餘萬元。
發揮協同效應,提升管理效能。著力推動管理手段有機融合,實現了市場化管理與全麵預算管理、全員業績考核、全麵質量管理、全麵對標管理、全麵風險管理、資產管理的相互促進,提升了管理水平。
嚴格考核獎懲,強化運行保障。通過優化考核分配機製,實現了“崗位增效工資增、崗位降效工資降”;通過完善仲裁調解機製,有效解決了市場交易中存在的爭議;通過強化監督指導,使“先算後幹、邊算邊幹”已成為生產經營的新常態。
分兵突圍走出去,開拓外部市場
該礦堅持走“分兵突圍走出去”戰略,按照“誰創收誰受益”的原則,製定了外出創收市場化結算製度,除扣減礦承擔的成本外,收入全部歸創收單位支配。實現了富餘人員由“被動安置型”向“主動創收型”轉變,有效解決了人工成本占比過高的問題。
領導幹部帶頭闖市場。在承攬山東亨達煤業1000米巷道掘進工程時,該礦25名管理人員主動請纓,帶頭闖市場。經過近一年的努力,與礦方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目前已創收256萬元。
基層員工組團闖市場。先後與安徽金黃莊、內蒙能源、磁窯科技產業城、華新天樂城、奧林匹克花園等單位達成勞務輸出協議,輸出後勤服務人員245人,全年創效650萬元。真正由“要你走出去”變成“我要走出去”。
齊抓共管做好保障。該礦通過健立外出創業員工家庭檔案、開展“結親情對子”活動,發放“外出創業職工放心卡”,開展“代理兒女”活動等形式,幫助外出創業人員解除了一切後顧之憂,有2000餘名員工主動寫出了“外出創業決心書”。
截至目前,該礦外出創業人員橫跨山東、安徽、內蒙、貴州4省,涉及煤炭開采、洗選加工、物業保潔、治安保衛、餐飲服務、園林綠化等6個專業,共有外出創業員工1750人,年均創效55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