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應該怎麼看,如何幹?
當前煤炭係統麵臨嚴峻的形勢,國內煤炭產能嚴重過剩,產大於銷,成本高、價格低,入不敷出,靠借貸發工資,加之進口煤的大量湧入都對我們產生很大的衝擊。嚴酷的現實要求我們廣大職工要堅持以“聚雙效、保安全、提信心、促發展”為主題,在保證安全、樹立戰勝困難信心的前提下,緊緊圍繞淮北礦業、礦各項經濟政策,積極動員職工,千方百計把成本降下來,把煤價下降的壓力轉化為降耗節支、深挖內潛的動力,堅持開源節流並舉,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從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牢固樹立“節能降耗我的責任”意識。樹立“省下的就是賺來的,省一分錢,就是一分錢的工資,人人都是經管者,崗位就是利潤源”的崗位經營理念,統一思想,共渡難關。結合“十萬職工創新創效大行動”活動,廣泛發動職工,全麵推行精細化管理,加強成本控製,人人核算,人人節約,降低消耗,大家隻有統一思想,轉變作風,堅定信心,沉著應對,才能共渡難關、化危為機,保持我們海孜礦穩定和諧發展。
我們在很小的時候就會背一首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小時候我們就知道要節省一粒米,農民伯伯太辛苦,我們吃的每一口糧食都是用雨水和汗水澆灌的。千百年來勤儉節約的思想一直貫穿於中華民族的發展史中。古人有訓“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恒念物力維艱”。即使在今天,人們越來越講究吃穿,講究檔次,國家也鼓勵消費。但我要說的是鼓勵消費,更要嚴禁消費過程中的浪費,別忘了“以艱苦奮鬥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更別忘了“浪費是極大的犯罪”。我們不能僅僅把它當作一句口號,在當今時代“勤儉節約、艱苦奮鬥”,被賦予了新的曆史意義和使命。
古今中外,無論是發達的國家,還是發展中的國家,都將艱苦樸素作為一種美德。聯合國專門把10月31日設立為“勤儉日”,時時提醒人們在新世紀仍然要堅持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美德。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整個人類,要想生存,要想發展,都離不開“勤儉節約”這四個字。可以說修身、齊家、治國都不得不勤儉節約。李商隱有句名言“曆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曆史也反複證明了這個道理: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繁榮昌盛的;沒有勤儉節約精神作支撐的社會是難以長治久安的;沒有勤儉節約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
勤儉是咱們的傳家寶啊,社會主義建設離不了。可以看到全國自上而下都在為建設節約型社會而努力。就拿前一段時間召開的政協會議來說,本著節儉和環保的原則,將會期縮短到了8天半。政協委員的食宿安排都力求節約。集中住宿,減少車輛往來接送造成的浪費;委員們下榻的房間內,也沒有提供一次性的洗漱用品。為了節約紙張,盡量減少紙質文件的傳送和打印,而將提案用電子文檔傳到委員們的電腦上。
有人問:在目前嚴峻的形勢下“我能做什麼?”答案很簡單: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崗位做起。對,就是這麼簡單!大家可以想一想,在我們洗臉刷牙、洗頭洗澡、每天上班前打掃衛生的時候,是不是在意地節約了一滴水?在我們使用電燈、空調、電腦、飲水機的時候,是不是刻意地節約了一度電?在我們複印打印文件的時候是不是把紙張兩麵使用,節省了一張紙?節支降耗就是需要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升油、一張紙開始。井下生產積極開展節能降耗、回複使用,一截鐵絲、一塊木楔,都要集中收集再次使用,堅決做到工完料淨,決不能再出現材料肆意丟棄的現象了,隻要我們心裏時刻想著節約,杜絕浪費,日子久了就會養成節約的好習慣,隻有我們大家形成了勤儉節約的好習慣,我們就能有效降低煤炭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同時,我們在抓好勤儉節約的過程中,還要結合實際生產,積極開動腦筋,緊緊圍繞節支降耗,多搞一些小革新、小發明,加強支護,減少充填材料,通過大家的集思廣益,努力把成本降下來,成本降下來,效益自然就上去了,隻要我們十萬職工麵對困難不退縮,不氣餒,樹立信心,勇於麵對,積極創新創效,扭虧增盈就不是夢想。
我們堅信困難隻是暫時的,隻要大家統一思想,轉變作風,堅定信心,沉著應對,時刻保持著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節支降耗,深挖內潛,我們就能共渡難關、化危為機,保持淮北礦業平穩較快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