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壓奮進永向前——鄭煤大平礦生產經營工作紀實
承壓奮進永向前
——鄭煤大平礦生產經營工作紀實
麵對市場持續下滑、價格接連下跌等困難,如何做好降本增效這篇文章,抵禦市場“寒冬”?今年以來,鄭煤大平礦主動適應逆勢發展新常態,通過強化管控、深挖內潛,把降本增效作為解危脫困的硬指標,謀思路、聚合力、降成本、促提升,在困境中博弈、在逆境中奮起,較好地完成了集團公司下達的經營指標。1—9月份,該礦已累計完成全年生產計劃的85.3 %,進尺完成全年計劃82.3%,商品煤發熱量完成5216千卡/千克……
強管理重責任 促提高
“每一項管理都關係著成本和消耗,隻要我們肯肯動腦,勤想法,大家一起嚴抓細管,就一定能實現降本增效的目標。”該礦計劃經營部負責人如是說。
今年以來,該礦對產量、進尺、銷售、成本、利潤等各項經營目標實行分解分管,與工資掛鉤捆綁考核。將目標分解到係統、部門,係統又將指標分解到區隊、班組,真正做到了層層分解,層層包幹,責任到人。
一是深化成本預算管理,深入查找生產經營中的節支空間,每月召開成本03manbetx 會,03manbetx 上月材料成本使用情況,並將當月材料成本指標按月細化核算,分解到區科、班組和崗位。同時,各區隊大搞廢舊物資自製加工活動,減少新品投入和材料費支出,采取多修舊多獎勵的激勵政策,每月一考核一兌現,獎優罰劣,大大增強了全員成本意識,提高了各項材料的複用率。二是加強成本對標管理,實行月度對標考核,把成本管理納入各單位月度考核中,並將考核結果在月度執行力通報會上進行通報,兌現獎罰。在材料成本管理上堅持“能用舊的不領新的、能修複的絕不廢棄”的領用料原則,針對生產經營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丟失、浪費、損壞等現象,抓好跟蹤管理和監督物資的使用去向,積極發揮效能監察作用,對每個環節都進行係統跟蹤管理,對材料丟失浪費情況及時進行通報處罰。三是全麵壓縮辦公經費,根據各科隊實際,重新調整經費額度標準,規範使用範圍,各科隊每月底將上月辦公經費使用情況明細上報紀檢監察科審核,合格後方能報銷,此舉有效規範了辦公經費使用,杜絕了資金浪費。全員、全方位提高生產經營過程的管控力,為各項生產經營目標任務的完成打下了堅實基礎。
調布局 巧組織 促提效
運籌帷幄,方能決勝千裏。針對地質條件複雜,瓦斯大、水大、坡度大、壓力大、過老巷、頂板破碎等諸多不利因素,該礦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合理調整生產布局,簡化生產環節,實現了增產提效。
一是根據生產接替安排,把突出危險區和複采區工作麵進行合理配采,保證工作麵正常生產。二是針對生產實際,詳細安排采煤工作麵接替計劃,將配采工作麵的作業時間安排得更科學、更合理、更具體,保證生產接替工作有序進行。三是加強14007工作麵大坡度工程管理,增加擋矸鏈及擋矸皮帶數量,增加防滑梯,控製工作麵移架速度,防止老塘竄碴傷人。四是積極開展沿空留巷工作,針對21采區的接替計劃,在21081工作麵回采期間,對工作麵下付巷進行沿空留巷,對下付巷超前補打錨索及增加抬梁進行加固,截止目前,21081工作麵下付巷沿空留巷工作進展順利。五是全力做好輕型綜采支架安裝準備工作,對運輸線路及切巷進行改造,並安排采煤工到兄弟單位進行實操學習,確保我礦綜采工作順利開展。六是積極開展差異化支護改革,針對每條巷道實際情況,合理開展差異化支護,主要在21121下付巷實行全錨網支護工藝。截至到9月底完成差異化進尺392米,減少材料投入約160萬元。
管煤質 保外運 促銷售
“在煤炭價格跌跌不休的常態下,煤質已成為企業解危脫困的重要“生命線”,我們隻有不斷提升煤質,才能保外運、促銷售。”該礦篩選廠廠長梁勇在接受采訪時說。
該礦嚴格執行 “分裝分運分儲”製度,從井下生產、運輸、篩選各個環節入手,優化篩選係統,提高揀矸效率,強化現場管理和抽檢、監控力度,提高發熱量。
一是從生產技術上合理調整生產布局,把原煤工作麵與複采工作麵合理搭配回采,既保證了煤質,保證了安全生產。二是在掘進生產過程中,遇到斷層或夾矸時,進行鑽場和迎頭鑽探,探明前方地質情況,必要時遷巷或重新改變施工方案,如遇斷層和工作麵打頂底碴時,采取分采、分運措施,並且安排專人在工作麵進行監管。三是加大對掘進麵的管理,遇地質構造和采空區出現矸石,實行矸煤分裝,嚴格控製矸石雜物進入煤流。四是切實加強皮帶、溜子等設備運輸過程的管理,凡設備拉出矸石和雜物,立即處理,否則停開設備。五是加強對工作麵頂底板水管理,在巷道淋水處,施工區隊通過架設淋水棚、鋪設水槽等措施保證水流歸溝。六是加強篩選設備的檢修力度,由原來每天檢修轉換為每班檢修,確保篩選設備達到設計技術要求。七是強化煤質篩選技術革新,把好煤質管理最後關口。在原流煤筒底部進行離層加裝焊接一塊帶有20mm圓孔的鋼板,在矸石滑落在過程中附帶在矸石上的煤麵通過離層加裝焊接的20mm圓孔鋼板,實現煤麵與矸石的分離,提高了商品煤進倉量,每月可實現增收10萬多元。篩分樓兩組四級螺旋篩,在使用過程中由於矸石分量大而且不規則,因此矸石在下落過程中對螺旋軸軸頭極易造成磨損,一般10天左右就需要更換,篩選廠積極開動腦筋,將換下的舊螺旋軸進行回收修複再利用,用電焊機把原先破損的軸頭進行堆焊打磨,並把它重新安裝到螺旋篩上繼續使用,僅此一項每月節約材料費3萬多元。
1-9月份,該礦商品煤發熱量實際達到5216千卡/千克,比計劃提高166千卡/千克,實現了提質增效670餘萬元,保持了集團公司領先水平,確保煤炭及時外運,最大限度地增加了銷售收入。
控成本 堵漏洞 促降耗
俗話說:窮則變,變則通,通則達。煤企身處寒冬,道路雖然坎坷,隻要信念堅定,仍然充滿希望。
“我認為,當前擺脫企業困境最重要的手段就是降成本,我們隻有不等不靠,強化管理降本,主動打好控成本,堵漏洞,促降耗這場硬仗,才能有效緩解成本高帶來的生存壓力。”該礦礦長石玉波在成本03manbetx 會上說。
一是強化材料管理。結合生產實際,將材料費總額每月控製在350萬元以內,材料費限額部分在原來的基礎上下調20%,投入在10萬元以上的設備、大型材料和係統改造資金需礦黨政聯席會研究決定。嚴把材料審批關、跟蹤管理關、用後考核關。從指標核實、領用、現場使用、回收複用、台帳建立、考核獎罰入手,對每個程序、每個環節、每道工序、每種材料進行閉合控製。審批及材料管理人員做到“五到現場”,即非正常投入、大型材料投入、工作麵安裝與拆除回收、專項工程投入、對有疑問的投入到現場核實。與料單或計劃不符的,按製度進行處罰。
二是強化現場管理。合理劃分材料現場管理責任區,對責任區實行精細化管理,堅持每周一大查,每日一自查,每周四組織材料主管部門及區隊分組分區對地麵及井下所有區域進行大檢查,做到不留死角,對責任區內散失、隱性浪費、丟棄的材料進行處罰,今年以來共檢查問題242條,材料罰款17800元。完善大型材料管理台帳。先後完善了礦44種大型材料管理考核台賬,每月對各係統大型材料進行普查、核對、考核,對賬物不符、丟失的按製度處罰。
三是強化節支降耗。采取回收複用、修舊利廢、小改小革等措施,大力開展增收節支活動,取得了顯著效果。如:將廢舊礦工鋼調直焊接加長後組合成支架,減少新支架投入400架,節約材料費60餘萬元;利用廢舊U型鋼及其它廢料調直加工後替代鐵椽子和錨索墊片,每月可節約材料費8.5萬元;自主研發鐵椽子校直機,以前人工修複每根鐵椽子需要兩人配合用時3-5分鍾,現在一人操作僅需10秒鍾,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是強化用電管理。製訂電耗指標,嚴格計量考核,嚴查違規用電,進一步搞好“削峰填穀”,簡化生產環節,加強節能宣傳,提高全員節能意識,努力降低電力消耗。對井下排水水倉及時清挖,盡量增加蓄水量,在保證排水安全的前提下,使排水時間盡量控製在經濟時段。中央泵房利用三環水倉儲水,內、外環做備用倉,對采區泵房水倉擴容改造,避開尖高峰時段排水。主井提升、原煤篩選係統根據采掘工作麵生產前一個小時出煤量不大的情況,利用井下煤倉儲煤,在低電價段提煤、篩選。堅持非緊急狀態下副井罐籠提升人員15人以下“免提”等措施。充電硐室、矸石山運輸、篩分樓、洗衣房、機修車間、弋灣清水泵房等地點安裝峰穀電表,做好削峰填穀工作,在井下運輸線嚴禁無煤時間皮帶空轉。在保證澡堂用水的前提下,避開用電尖高峰時段運行,提前上水、打汽,也收到良好效果。平地使用大功率設備單位,在使用電焊機、切割機、電鋸、調直機等設備時,避開尖高峰時段用電,特殊情況的寫出書麵申請報請機電運輸科批準後方可進行使用,有效的控製了尖高峰時段用電。井下原使用高壓水約1000m3/天,今年3月份已改用直接利用井下水源,每天減少電量消耗約1980kWh。
走出寒冬,路在腳下。正是靠著承壓奮進永向前的堅定信念,大平礦在集團公司“三保一促”總目標及26個方麵改革和加強管理舉措的正確指引下,一步一個腳印,穩健前行,在解危脫困的攻堅戰中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