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溝煤業“創客”效應引發創新熱潮
“機電運輸專業陳愛力自行發明成套單軌吊遠距離集控裝置,安全省時高效;通防專業一名防塵員巧手製成隔爆水棚自動加水器具,解決了人工操作拖泥帶水、不規範的問題……”
在深化推進“治虧創效提升年”活動開展過程中,一項項由來自身邊崗位的革新實例打造形成的“創客”效應,正在引領黑溝煤業越來越多的員工踴躍參與到以小設計、小改進、小製作、小發明、小創造為主題內容的創新創效活動熱潮當中。
小創意增創節電效益。“能否將手動操作變為自動控製?”一個看似不顯眼的想法促成了地麵高壓配電室除濕烘幹係統設計優化。黑溝煤業運轉工區積極發揮員工的聰明才智,通過采取增設濕度傳感器的辦法,不僅有效確保了供電安全,也大幅度降低了耗電成本。據測算,同比每月可減少專項支出3000多元。
小改進降本降耗。黑溝煤業機電專業“QC”小組利用廢舊的柴油機車運輸集裝箱底盤、發電機、機車減震、防滅火器具等組裝成井下“流動加油車”,在地麵輸油後可一次性滿足井下所有場點機動車用油數量需求,加完油立即升井,一下子避免了井下油脂存放分散無序以及操作過程產生的超時、超量等弊端。同時,還提高了燃油機車運行效率、維護質量,實現了降本降耗。以綜掘機為例,以往月耗燃油5-6桶,現在改為加油車注油則降至1-2桶。
據了解,該公司的“綜掘工作麵前探梁扭矩扳手點眼器具等配套工藝優化”、“用報廢四寸管路灌入水泥沙子替代工字鋼立柱加固支護”、“工作麵皮帶做硫化接頭與快速倒裝”、“隻對底皮帶降塵控製水炭”、“自製加工風選除塵漏鬥”等一批小改小革成果被推廣應用於相關生產環節。
今年以來,黑溝煤業在“五小”創新方麵產生釋放經濟效益累計超過了8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