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漂亮了,心氣更足了!——朱莊礦363水倉質量標準化創建側記
麵對嚴峻的經營形勢,朱莊礦不圖“高大上”,本著“樸素、實用”的原則,果斷部署,全麵動員,迅速掀起質量標準化創建的“熱潮”。
看!掘進動起來了,采煤動起來了,輔助也不甘落後,地麵同樣奮起直追,可謂“三維”創建全麵開花,動作慢了,力度小了,就意味著落入後塵。
由點到麵,“片片”相連
率先進入“精品”行動的是掘進係統,去年申請召開安全質量標準化現場會,並圓滿通過驗收,成為兄弟單位競相“對標”的對象。
步入今年,該礦安全質量標準化創建的熱情不減,創建的腳步更加快捷,申請召開現場會的家數如雨後春筍,紅色的“根據地”已由點到麵,片片相連,遍布整個“戰區”,延伸到了邊角塊段,邊遠“山區”。廣大職工不僅充盈了腰包,更感受到由此帶來的安全感。作為形象的展示,還能聽到不少職工自豪的聲音:我們開過現場會了。
“朱莊礦的安全質量標準化創建在二季度的基礎上有所提升,不管是文明環境,還是工程質量都有所延伸,邊角塊段同樣達到標準要求,進步較大”。這是10月15日淮北礦業三季度體係檢查安監局一位領導在總結講話的開場白。
該礦幹部職工親眼目睹了質量標準化創建帶來的變化,置身其中,更能深切感受到這個“蛻變”過程的不易。
身臨其境,心服口服
筆者是一名機關工作人員,也參與地麵的文明環境檢查考核,時常在會上聽到,地麵的文明創建力度趕不上井下,地麵環境變化不如井下變化大,應該向井下單位學習。
不身臨其境,焉能服氣?帶著“不服輸”的心理,近日,筆者參與到了363水倉安全質量標準化清理現場會的行列中,同行的不僅有采掘輔助單位的黨支部書記們,特別之處就是邀請了地麵文明創建的驗收組人員。浩浩蕩蕩的隊伍一路向下,坐了兩趟“猴車”來到朱莊礦的最深部(標高達到了-640m)-363水倉清理現場。
在這裏首先參觀了363變電所、363排水泵房,可真讓我們這些不常下井的地麵驗收組的人感到驚訝:隻見一台台設備橫豎成行,一根根粗細不均的管線吊掛筆直,設備上、設施上一塵不染,標誌分明,明碼“標價”,不亞於商場裏的展銷會,果真讓我們汗顏,不服還不行。
來到清理過的363外水倉,展現我們麵前的是幹淨利落的工作環境,到了“迎頭”,可以清晰地看到巷道內經過清理的淤泥厚達1米,已經壓實。這裏沒有“機械化”,全靠職工一鏟一鏟撬動清理裝車。但他們每前進一步,“標準化”跟著進步,且不會留下任何清理的痕跡。
對標學習,展望未來
放眼清理過的巷道,通暢利落,隻有巷道的高處還留下一道淡淡的水印,不能不讓人心服。以前到過此地的職工都還記憶猶新,那時候水倉很雜亂,幾乎沒有“下腳”的空,轉眼近一個月時間,就發生這麼大的變化,這是搞質量標準化帶來的可喜變化!
“井下環境這麼複雜,都能搞得這麼整潔,這麼漂亮,我們地麵單位的質量標準化創建工作沒有理由搞不好。”結束了現場會後,地麵文明檢查組的成員們看到眼前的景象不由得不服氣了,並暗暗下定了決心,要以更高的標準來提升地麵質量標準化創建水平。
此情此境,令筆者不由得感慨,這不正像我們居家過日子一樣嗎?如果家裏整理得漂漂亮亮的,一進家門就會有愉悅的心情,家庭生活也多些清新,多些和睦,多些五彩斑斕的色彩。(韓亞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