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控成本 瘦身強體 開源提效 盛泉礦業持家經營模式攻難關
麵對困境,盛泉礦業以治虧創效為引領,把企業當家來經營,“窮日子細過、苦日子緊過”,探索著一條逆境求生的持家經營之道。
堅持“成本為魂”,千方百計降本減虧是盛泉礦業治虧創效工作的重中之重。圍繞“生產公司盈虧平衡”、掘進“零成本”、物業“零成本”三個目標,堅持“設計源頭控本、生產過程降本、係統節能降耗”,通過設計優化、係統優化、組織優化,提高單產和單麵單項工程效益。減少一個掘進隊,輸出到省外礦井,組建項目部外出承攬工程,增強自主創收能力。掘進專業“一工程一設計、一方案一論證”,減少全岩掘進及報廢巷道,杜絕無效進尺,增加掘進煤量保掘進專業成本。物業以“零成本”運營為目標,獨立核算、自主經營、自負盈虧。
堅持“有舊不用新,調劑不新購”,優先使用集團內部閑置設備,盤活低效資產716萬元,減少支出327萬元。開展爭創“節約創效型”科室活動,統籌全礦辦公場所,停用四處樓房及辦公大樓一半辦公區,閑置房間停水、停電、停暖。拆建工程推行以料抵工,零支出完成工廣改造、俱樂部拆除等項目。實施“一崗一策”治虧舉措,引導全員樹立“經營意識”和“成本意識”,通過用電承包考核、嚴格峰穀分時、集中排水等措施,減少電費支出。推行稅收籌劃,調劑使用承兌彙票等措施,節省稅費和銀行承兌貼現息1000多萬元。
為提高工作效能,努力構建“極簡係統”,推行“極簡用人”。優化生產組織架構,實施“大工區製”, 整合撤銷4個生產工區,形成以綜采、綜掘、綜合、通防和洗煤廠為主的“三綜一通一洗”組織格局。推進通風、運輸、排水、洗煤、矸石充填“五大”係統優化。
“精用工、用好工”,推行崗位“兼、並、代”機製,合並職能相同、相近崗位。礦班子成員由13人減少到7人,副總師由16人減少到7人,副科級以上管理人員由145人減少到96人。市場化選聘精簡材核人員、班組長28人。借助“捆綁式”支援平台,輸出人員101人。清理辭退、辦理退休減員169人。截至9月,在冊人員2126人,其中本部在崗1121人,與2012年比淨減861人。老區成本負擔人員1283人、井下在冊人員747人,噸煤工資成本減少45.1元。
盛泉礦業堅持“老區節流、新區開源”,托管經營中陽盛泉礦井,培植外部“零投入”經濟增長點。為釋放產能增大盈利空間,中陽盛泉實施改擴建工程,順利通過聯合試運轉投產驗收,成為年產90萬噸現代化礦井。突出“誠信合作、互利雙贏”,在鋼鐵市場低迷合作方虧損時,將噸煤承包單價降21%,合作方主動承諾按時支付托管款項,維護雙方利益平衡,保證資金及時回流。探索托管礦井人才“內部流動”機製,產能增加60萬噸,在冊人員僅增加90人,達到產量與人員配置最佳平衡點。礦井托管以來,安置老區職工416人,實現自保的同時,每年返哺老區2000萬元。
前三季度,盛泉礦業原煤增產2.07萬噸,噸煤成本比預算降96.44元,商品煤增銷3.68萬噸,減虧67.89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