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難題的“試驗田” “組團攻關”的“大舞台”翟鎮煤礦“創客中心”實現1+1>2效應
近日, 翟鎮煤礦“創客中心”被評為能源集團三季度“十大新常態新標兵”。
翟鎮煤礦紮實推進人才強企戰略,今年成立“創客中心”,將15個區隊的技師工作室、大學生班組、勞模工作室集於一體,集合326名“創客”創意,達到創新創效目的。
礦總工程師崔樹彬介紹,成立創客中心目的之一,就是積極發揮個人專長,把“創客中心”打造成“創客”溝通交流的重要平台,建設“創意+創效”的“創客”文化。“創客中心是總站,各單位技師工作室為分站,我們采取集中和分別開展活動的運作方式。”
礦聘請礦總工程師作為總顧問,各專業副總師、部室主任任技術指導,統籌規劃“創客中心”建設工作,具體指導評判創新性研究活動。礦成立專門領導小組,負責調研生產過程中優秀科技創新成果和專業技術難題,協調各專業部室每季度在“創客中心”開展創客分享會。對個人或分站難以獨立完成的項目,由總站協調各分站成立多層次、多類型的攻關協會或小組,開展項目聯合攻關。他們每季度開展一次發布會,獲獎項目依據相關文件進行獎勵。每季度開展一次公開課,針對各分站技術創新、項目攻關情況,由技師現場講解,各專業副總和部室負責人作為評委,現場點評、交流業務。每年組織一次大型創新成果觀摩展示會。
“我們由生產礦長帶隊,每周到“創客中心”組織現場會,讓各區隊長提要求提意見。”綜采一區區長張燦廷介紹。該礦每周都要在“創客中心”組織一次生產“現場會”,各區隊長針對現場情況談思路、談創新,“創客”們則根據要求給出相應方案,並進行產品研發。“我們目前已研發了單片機、導向滾筒、錨杆鑽機專用維修等創新項目50項。”機電裝備公司負責人王克斌說。
翟鎮煤礦“創客中心”既是區隊解決難題的“試驗田”,還是高技能人才發揮特長的“創業園”。“借助這個平台進行‘組團攻關’,已經成為我們最喜愛的創新合作方式。”綜掘二區大學生班組長郭漢青說,“之前在工區的技師工作室,我們隻能局限於本工區內,能交流的人也隻是局限在技師工作室內部,思維有些僵化,但是在這裏,和全礦的技術精英交流能夠得到不少啟發,像我們之前研究的《綜掘機帶橋式皮帶一次性調向》、《綜放麵沿空巷道小煤柱寬度03manbetx 》等項目,就是在其他‘創客’啟發下完成的。”據統計,創客中心成立至今,共完成創新立項89項,創效近400萬元。
麵對當前嚴峻市場形勢和經營壓力,翟鎮煤礦的“創客”們將目光瞄準了井下回收的各類設備。一套報廢的電機在“創客”眼裏就變成了“寶貝”,大夥將電機拆開,齒輪、銅線、磁鐵等零部件就能完美轉移到他們所研發的設備上。“我們工區管理著全礦3000多盞礦燈,而鎮流器是井下照明燈的配件,每個月損壞大約五六十個,我們研究出一個既省錢又簡便的維修方法,現在修一個鎮流器成本也就2塊錢。”“創客”王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