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勝會:家鄉的大喇叭
前幾日,因家中有事,我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山東單縣的外婆家。
忙裏偷閑,小舅、表弟兩口陪著我在村中間的水泥路上尋找遠去的童年,體會著曾經養育我們、發生日新月異新變化的的小山村。忽然,路邊一個電線杆上的大喇叭 (擴音器)吸引了我。望著它,我的思緒回到了三十多年前。
小時候,兄弟姊妹較多,父母在礦區上班,把我們兄妹幾人先後放在了山東單縣的外婆家。村裏的孩子多,我們唱著不著調的兒歌在村裏子嬉戲玩耍。 “西隊的村民注意了,明天你們隊到河灘的南邊種紅薯;東隊的村民注意了,明天你們隊到……”每當村子裏響起洪亮的聲音,我們便向那聲音方向奔去,那就是村大隊部前高高的喊話台。
村子分為東西南北四個方向,便於分工務農,大隊以方向命名各小隊。那時候,村子裏還沒有通電,家家戶戶用的是煤油燈。大隊部門前的場地有一個四四方方,用樹幹搭建的五六米高的喊話台,每到村裏有什麼大事,一位工作人員腰上掛著大喇叭,爬上喊話台,用鐵皮做成的大喇叭依次對著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傳遞著信息。每到那個時候,我們便飛快地跑到喊話台架子下,望著高高在上的工作人員,特別是他手中的喇叭,能發出那麼大的聲音,深深地吸引著我們。有時候,上麵大喇叭在工作,我們在底下重複著,引得大人們哄堂大笑。等到上麵的人下來了,我們便圍過來,看著這稀奇的大喇叭。忍不住,用手摸一下;有時候,圍著叔叔 (舅舅)要求喊了兩聲過把癮,便被哄了出來。
好奇心常常讓我們圍著喊話台轉來轉去,夥伴們幻想著自己在上麵拿著話筒講話時的威武樣子,有時候還爭得麵紅耳赤。為了近距離接觸大喇叭,我們時常在大隊部門前廣場玩,等待著大喇叭再一次的出現。有時,我們站在大隊部門前,你一聲我一聲重複著新近播送的信息,吵鬧聲引得工作人員轟趕我們。直到工作人員拿來木棍教訓我們,一溜煙地離開才為止。
春夏秋冬、寒來暑往。國家的方針政策、上級有關指示、大隊的各項決定規定,以及突發事件的應急、村中老人的走失,孩子的失蹤等等,源源不斷的從那高高的喊話台上、大喇叭裏傳遞下來。那時候,那高高的喊話台、那圓圓的大喇叭、以及自己拿著大喇叭在上麵呼喊幾聲,都成為我們心中的夢想。以至於遊戲時說我現在站在架子上 (喊話台)發號施令,然後用手做成喇叭形,誰不服從命令拉出去 “槍斃”,於是便鴉雀無聲了。大喇叭成了村裏的最高權威,也成了我們孩子們心中的神聖不可侵犯的象征。
記得那一年,毛主席他老人家去世。工作人員哭泣著,在大家的勸導下,顫悠悠地爬了上去。在高高的架子上,播送著令人悲痛欲絕的噩耗,哭泣聲從大喇叭傳出,在村子裏麵回蕩。隨即,全村的哭喊聲把大喇叭的通知聲淹沒。哭泣的人們奔向大隊部前的廣場上,一邊哭泣,一邊望著喊話台,腦海中還驗證大喇叭傳出信息的真假。
後來,我們回到了礦山。家鄉的麵貌、村中的小河、兒時的夥伴、那高高的喊話台,還有那心中的大喇叭,漸漸成了模糊的記憶。
如今,再回故鄉,感慨萬分。村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樓房拔地而起,鄉村大建設的場景讓人感歎不已。一邊行走,一邊細細品味著當年 “赤腳行走,穿草鞋過冬”的情景。站在十字路口,東北方向的原村大隊部還是原來位置,門前的喊話台已不見蹤影,門前的電杆上部安裝著兩個方向相反的嶄新擴音器,在歲月的滄桑中同鄉村一起成長。它傳遞著國家的惠民政策、見證了鄉村的變化,傳送著鄉村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那時,村子裏主要以紅薯為主食,少量的花生等經濟作物,麥子之類的“白蒸饃”成了逢年過節家中老人才有的生活品。如今,村子周圍麥浪翻滾,山藥成行、其他等經濟作物也成為村民發展經營的重要途徑。大喇叭傳遞的信息,改變著變化著的新農村。它陪伴著村子裏的人走過風雨、走過坎坷,感受日新月異的新變化。
清晨的陽光真好。農村人早睡早起,讓我這個有自己時間規律的人也入鄉隨俗起來。在屋頂上,望著飄舞的楊絮,微風中嘩嘩作響的楊樹,我的思緒仍在那洪亮的大喇叭聲中。
“村裏的人注意了、凡是年齡在60歲以上的老人,請您明天上午拿上你 的 身 份證、戶口本到鎮上辦理……”忽然間,村子中間的大喇叭響了起來,院 內 、 屋頂、路上的人們都一邊忙碌著,一邊細聽大喇叭傳來的喜訊。那大喇叭清晰傳來的不僅僅是信息,它是為走在致富奔小康大道上人們送來的福音,它傳遞的正能量,在人們心中湧動,溫暖著奮進中的人們。
周圍蔥綠的楊樹在微風的伴奏下,唱著歌,跳著舞,迎合著大喇叭傳來的音符,共同唱響鄉村人們的幸福曲、暢想村民的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