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誌勤:綠色陽台,與大自然有個約會
下班回到華塑公司職工女工倒班宿舍,黃賢嬌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陽台上的寶貝們。
自去年夏季,她就與小夥伴們用廢舊塑料及泡沫等做了一塊“微型”菜園。種植了西紅柿、油菜、薄荷、微型葫蘆、迎賓花、蓮花、葡萄、薑花和牡丹。一隻不大的水缸裏還養了睡蓮,蓮下是兩尾錦鯉。閑暇時,喂魚賞花,采摘果實,女工宿舍裏平添一番滋味。
此時,家住鳳凰城小區的陳國宏 ,也已經在自家陽光花房裏徜徉了個把小時,修剪花花草草的枝葉,澆水,施肥,看著陽光透過玻璃為小盆栽罩上金色的光暈,他還不忘用單反捕捉幾個鏡頭,並為每一幅滿意的照片都寫下一兩句話:在我獨立的王國裏迎來了那一縷陽光;有限的角落蘊含著無限生機,那一片喧鬧尋到一絲愜意……“去年,市婦聯曾經走進小區,宣傳‘綠色陽台’活動,我覺著特別有意義。愛綠護綠植綠,不是哪一個人的事情。管理好自己小陽台,與春天零距離,讓淮北我們的家更美麗,需要大家共同行動。”陳國宏說這話時,目光愛憐地摩挲著陽光花房裏的一草一木。
“去年,綠色陽台活動主要是在市直機關開展,今年把活動拓展到社區。請老師來講課,是‘綠色陽台’項目在社區開展的其中一項內容。”當日,市婦聯同誌向記者介紹,活動開展後,越來越多的城市居民愛上了綠色生活,“綠色陽台” 成為一種新型的生活方式。它不是花草的盲目堆砌和擺放,而是通過對陽台大小、形狀、采光等多個因素綜合考慮,包括空間布局、植物、盆景的選擇和擺放等一係列方法,讓陽台成為“縮小了的庭院”,美化樓房的立麵和城市景觀。10月10日,我市開展的為期兩個月的“最美綠色陽台”評選活動揭曉。24家單位52戶家庭 195張綠色陽台的作品參加了評選活動,濉溪縣張華家庭獲得了一等獎,徐愛紅等3戶家庭獲得二等獎,周蕾等6戶家庭獲得三等獎,張秀麗等 15戶家庭等獲創意獎。
61歲的馬翠英家住五號工地 ,她與老伴就將二樓平台打造成了綠色植物園。“我的陽台都是一些蘆薈仙人掌吊蘭之類的易活植物,不用精心打理就能達到淨化空氣的作用。淮北氣候幹燥,名花養不好,花盆兒倒是空出好多。我們就用閑置的花盆兒種起了菜:生菜、香菜、上海青,都生機勃勃。黃瓜、豆角、聖女果,純綠色無汙染,不用擔心化肥農藥殘留的問題,吃起來放心,還美化了陽台,一舉兩得,開心得很哪!”
園林專家說:一般家裏的陽台 5平方米左右的居多,而在陽台上,既要有活動空間,又要種花草,還要可以晾曬衣服……如何將大自然的萬象之美收納於這小小的方寸之間?“小中見大”當屬最佳考慮,既要充分考慮到陽台的使用功能並將此項要求擺在第一位,又要保持陽台的美觀與整潔,陽台的雜亂與擁擠會破壞陽台開闊的視野。如果陽台可以用於種植的麵積較小,就適合栽些多年生的草本植物,爬藤類植物也不錯。如果麵積大,再有點弧度,就更好了,能做出“曲徑通幽”的效果。
沒有時間出門看風景,那就把景色帶回家!綠色陽台,風景萬千,你與春天約會的地方。 (徐誌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