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者師徒:傳承仁心濟世之道
醫者師徒:傳承仁心濟世之道
■文/本報記者 佟新
去年,竇敏剛參加工作便拜在了總醫院兒科主管護士張雲華的“門下”。一年寒暑已過,師徒倆情似姐妹,徒弟的技藝更是突飛猛進,一時在總醫院被傳為佳話。
靜脈輸液即通常所說的“紮針”,是護理工作中最基本的操作。縱觀總醫院各科,兒科患者的針最難紮。患兒年紀從1個月到14歲,大多血管發育尚不完全,血管蹤跡難尋,且患兒普遍極度抗拒打針,身旁的家屬更是“紮在兒女身,痛在父母心”,在紮針穿刺不成功時,常常麵露不悅之色,說些不好聽的話。
張雲華在兒科任職九載有餘,“針法”技藝早已爐火純青,往往別人紮不好的針,隻要請她出馬,必是“一針中的”。 “用手指慢慢地輕觸手背,找準血管,對!然後在遠端進針,不要急,緩緩放針一紮,很好!看見回血了,再平推1至2毫米,小敏你做得很好!以後就這樣紮,不要害怕!”張雲華常常手把手傳授竇敏紮針的要領。
後來,為了把針紮好,竇敏狠下心來用自己的雙腳練習紮針,把左腳紮腫了就紮右腳,一段時間下來,竇敏走起路來步履蹣跚,但她的“針法”卻進步神速,已有小成。
竇敏對記者說:“剛開始給患兒們紮針時真的很害怕,尤其是小寶寶一哭,旁邊的家長再抱怨幾句,我就有點不敢紮了。可是,越害怕就越紮不好,我硬著頭皮也就挺了下來,慢慢地我紮針越來越好,已經有家長指定找我紮針了,我真的很高興。”竇敏的臉上泛起了孩童般略帶羞澀的笑容。
“馬上就好了,不疼了。打完針,寶寶的病就好了……”一個三歲患兒即將奔湧的眼淚瞬間被竇敏哄了回去,“真乖,寶寶最可愛了。”竇敏平均一天要紮將近20餘針,在師傅張雲華的悉心指導和自己的不懈努力下,她現在“一針見血”的成功率已經達到了90%以上。
“竇敏不僅領悟力強,上手快,對患兒還特別有耐心,有愛心,是個好護士。”談起徒弟,張雲華讚不絕口。
竇敏聽到師傅的誇獎,顯得有點不好意思,她說:“我要向師傅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師傅曾在回家探親的路上遇見一名落水兒童,並在第一時間主動給孩子做人工呼吸、心髒複蘇,不怕惹上麻煩,一心隻想救人,這種精神是我要學習的。”
在聽過竇敏講述師傅張雲華的感人事跡後,記者不禁感概:臨危濟困、救死扶傷是醫者的天職,在張雲華為竇敏傳道、授業、解惑的師徒情緣中,師傅給徒弟傳的“道”不正是醫者的仁心濟世之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