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準東新能源基地建設方案獲批
亞心網訊 準東新能源基地規劃建設方案日前獲得國家能源局的批複,成為國家繼哈密-鄭州跨省區特高壓輸電通道後,批準同意采取風火光打捆方式的又一新能源基地。預計2017年年底實現利用準東-華東±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通道,將清潔能源與火電打捆外送。
今年4月,準東-華東±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千萬千瓦級配套電源項目動工建設,項目線路總長3500公裏,途經新疆、甘肅、寧夏、陝西、河南、安徽6省區,是目前世界上送電距離最遠的輸電工程。作為其配套的準東新能源基地項目規劃,也在緊鑼密鼓推進中。
昨日,亞心網記者從昌吉州發改委相關部門了解到,目前昌吉州正在優化準東新能源基地項目整體布局、微觀選址等前期工作。接下來,將按照“競爭淘汰”機製,選取有開發實力、工程經驗豐富和管理團隊能力強的企業作為項目業主單位。“這個基地範圍涉及昌吉州、阿勒泰地區以及兵團。”
昌吉州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說,根據規劃建設方案,準東新能源基地風電外送方案總建設規模為770萬千瓦,包括風電520萬千瓦、光電250萬千瓦。其中,自治區風電建設規模400萬千瓦(新增345萬千瓦、解決存量55萬千瓦),兵團風電建設規模120萬千瓦(新增80萬千瓦、解決存量40萬千瓦);自治區光伏建設規模200萬千瓦,兵團光伏建設規模50萬千瓦。
上述負責人介紹說,準東盆地素有“煤海”之稱,是我國最大的整裝煤田帶。
另外,這一帶光木壘就有3個風口,風能資源非常豐富,光照條件充足,十分適合建設利用跨區特高壓直流輸電通道,采取風火光打捆方式促進風電、光伏發展的基地。
據介紹,該基地建成後,不僅能促進準東地區風光電等清潔能源的持續健康發展,推動風光電項目有序開發建設和市場消納,還將為當地增加稅收、帶動就業。“除了能將新疆多餘的風電外送以外,該項目對準東地區新能源產業鏈的形成將發揮重要的促進作用,不僅會促進準東當地的經濟發展,對整個新疆社會經濟建設也具有重要意義。”準東經濟技術開發區經濟發展局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