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豔霞:努力促我成長成功
因為有了整個冬天的積蓄,所以才會有春日的萬紫千紅,因為有力無數次飛行經驗的積澱,所以才有了雄鷹直飛上九天。在工作和生活的每一個領域,要想取得成功,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
今年是我來到永定礦區醫院的第八個年頭了,剛到醫院時我就被分配到內科工作。在我們醫院的內科醫生還兼職兒科醫生和急診科醫生,病人需求千變萬化,工作瑣碎而繁雜,然而在麵對工作時,我們必須兢兢業業,時刻努力,容不得半點馬虎。由於剛跟班,臨床上碰到問題,就趕緊自己先回去翻書,很多書本上的知識都要熟悉、熟悉再熟悉,一本內科學教科書就有990頁、診斷學619頁,還有每期的醫學雜誌等等,恨不得一天能有30個小時,讓我用那多出來的6小時休息,其他24小時都用來工作和學習。最終在跟班9個月後,我開始了獨立值班、收治病人。雖然經曆了前麵的臨床實踐,各種病症和治療方案都熟記於心,但真正“斷奶”後,自己要獨立處理病人病情時,還是會有一些心虛,不敢果斷處理。記得在獨立值班後半年的一個夜班,急診科來了一個“高熱驚厥”的1歲小兒。這個小孩來時四肢不斷抽搐,雙眼上翻,牙關緊閉,嘴唇紫紺,容不得我多想立即捏住患兒的兩頰,讓患兒張開嘴,以防咬傷舌頭及口唇。立即囑護士給患兒吸氧、肌注安定,以控製抽搐。(肌肉注射安定的起效時間為20分鍾內)。作為醫護人員,此時的心情與病人家屬一樣著急,在患兒抽搐期間的等待感覺時間顯得特別漫長,每過1分鍾都感覺是過了10分鍾,2分鍾後抽搐還是沒有停止,這時我的腦子裏飛快的閃過無數個念頭“用藥的劑量不夠嗎?還是需要再加用別的藥物?還有什麼止驚方法被我遺漏的?還要多久才會止住?如果再過1分鍾沒有止住的話,我該怎麼處理?”,好在到了2分30秒後患兒抽搐停止了下來,我懸著的一顆心總算是落了下來。經過這例緊急病例的處理後,以後再碰到類似病例就胸有成竹了。
還有一位60多歲的大媽,來時主訴“上腹部疼痛、嘔吐3小時”,這個大媽平時有“胃痛”病史,所以一開始就按“急性胃炎”處理, 10多分鍾後,腹痛依然不能緩解,並反複表示“左上臂酸痛”,按平時處理“急性胃炎”經驗,一般解痙止痛針注射10多分鍾後腹痛大都能減輕,但是這位大媽表情仍然很痛苦,突然一個激靈,“會不會是心肌梗塞?”,行心電圖檢查後提示“急性心急梗塞”,立即護送病人前往龍岩第一醫院行心髒支架術。這個病例教會我凡是老人出現腹部以上的疼痛都要查查心電圖,以排除心肌梗塞。
經過八年的磨礪,我已經從一名青澀的跟班醫生逐漸成長為一名受到病人認可的合格的內科醫生。病人痛苦而來,作為醫生我們能感同身受,內心充滿同情,總想盡快解除病人的痛苦,並想盡辦法為他們減少治療費用,這都贏得了病人的信賴和好評,他們口口相傳,漸漸地把我當成了他們的“家庭醫生”。這即是對我工作的肯定,也是我工作的動力。我在醫院的工作中,經曆了成長、成才,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屬的肯定,我認為這就是我的“成功”了。其實成功是一個外在的評價標準,成長是一種內在的生命需求,成功是階段性的,但成長可以是持久的。隻有不斷地成長,才能不斷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