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 “民情圖” 知曉百家事
近年來,王村社區離退休管理科黨支部書記張春玲帶領科室成員不斷探索密切聯係群眾、服務群眾的新方法和新途徑,形成了一套“入戶工作法”,實打實解決群眾困難,心貼心為民服務。
為了更好地了解居民入住情況,方便工作開展,社區離退休管理科繪製了一張“民情圖”,即在電腦上用各種符號把社區管轄的三個小區每棟樓的居民家庭情況標示出來,每棟樓有多少住戶,誰住樓上誰住樓下,誰家有黨員、居民代表、樓長,誰家是空巢老人,誰家是殘疾人或低保戶,誰家的房子在出租,誰家近日沒人,全都躍然在上,一目了然。尤其是社區重點困難戶、重要場所、重點部位都有相應的圖標和明細。張春玲介紹說:“相對於以往紙質的填表造冊,電腦版‘民情圖’更加形象直觀,一目了然,而且操作簡便,有了這個網絡‘民情薄’,算起‘民情帳’更迅速快捷。以前幾個部門、幾個科室、幾個本子才能掌握的情況,現在隻要打開電腦幾分鍾就能搞明白。入戶問什麼、看什麼、訪什麼,也更有針對性,工作效率也提高了。”
離退休管理科除定期或不定期入戶外,還將“每周二”定為“入戶日”,堅持為居民送政策、送服務、送幫扶、送慰問、送關懷。工作中,張春玲將6名工作人員劃分到三個小區,第一時間掌握民情變化,及時更新“民情圖”,確保信息無誤,入戶服務不斷線。同時,將片區內黨員、居民代表、樓長、誌願者等自治組織力量發動起來,構築起一張牢固的“惠民網”。
社區黨委書記石百芳說:“群眾想什麼?盼什麼?希望幹部做什麼?我們就做什麼,幹什麼。‘三嚴三實’專題教育開展以來,我們領導幹部重心下移,深入一線、傾聽民聲、掌握民情、了解民生,將為民辦事陣地前移,倒逼幹部圍著群眾轉,變‘被動工作’為‘主動服務’,把工作真正做到了群眾心坎上。”
今年以來,王村社區黨員幹部下基層共收集民情報告2135件,辦結2128件,辦結率達99.67%,信訪案件同比下降了60%。一張小小的“民情圖”,開通了黨群溝通的“便利車”,解決了社區管理的瓶頸問題,催生出和諧穩定的新氣象。(張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