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礦業推行兩級機關大部門製、大科室製
本報訊 11月,被稱為最徹底的一次機關機構改革調整到位。從2014年上半年開始,淮北礦業通過持續漸進改革,機關機構和人員大大消腫瘦身,部門、科室和人員分別比2014年改革前精簡 50%、44%和60%。一個適應集團戰略發展要求、管控流程順暢、人員精幹高效的服務型機關初步建成。
整體謀劃,分步實施。為確保機關機構改革平穩進行,2014年3月,集團公司先期利用一個多月的時間對公司機關所有崗位進行寫實調研,對部(處)室職能、管理權限重新梳理,為推進機關改革準備好了第一手基礎資料,同時充分借鑒外部單位改革經驗做法,製定了機關機構改革調整方案。配套出台的 《集團公司機關人員轉崗分流辦法》,解決機關機構改革後續人員調整問題,合理配置、盤活用好機關工作人員,讓機關人員分流有了渠道。不求一步到位,成熟一個,推進一個。2014年4月,以礦工報、礦區電視台從機關劃出組建新聞傳媒公司作為第一輪改革為標誌,機關機構經過四輪改革,部門總數從原有的26個減至13個,科室從原來的152個減至85個,在崗人員從原來886人減至354人。
剝離經營職能,強化管理職能。針對原來部分機關職能劃分不清的現狀,集團公司從頂層設計,逐步把不具有機關管理職能的經營性實體劃出機關,實行市場化運作、自主經營,先後成立了財務公司、新聞傳媒公司、檢測檢驗公司、信息開發分公司、煤礦災害防治工程技術服務公司等經營實體,既剝離了經營職能,強化了機關管理職能,同時妥善解決了人員分流安置問題,沒有一名機關工作人員因改革而失去崗位。機構精簡,權力也下放。在改革中,集團公司推行簡政放權,下放機關管理權限。把機關部門不該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權下放,2014年6月下放第一批次公司層麵管理權限20項,第二批管理權限下放清單近期將下發。
整合優化,綜合集成。按照“大部門製、大科室製”,對一些業務關聯、職能相近的部門和科室進行整合,如:將組織(人事)部、宣傳部、機關黨委整合為黨委工作部,地測處、通防處整合為通防地測部,設備管理中心、生產管理部、建發部、經營管理部整合為生產管理部、運營管控部等。
實施二級單位機構精簡優化。借助公司機關機構改革,集團公司對現有產業進一步優化,劃分為煤炭采選、化工、物流、電力、現代服務、技術服務六大板塊進行專業化管理,下一步還將對金融板塊進行專業化管理。同時持續優化編製定員。按照精幹高效,從緊從嚴設置原則,對所有單位機構設置和崗位定員進行全麵刷新。實行兩級機關大部門製、大科室製,不要求公司機關和基層單位上下對口設置;實行專業集成化管理,將職能和業務相近科區整合;整合後勤服務資源,推進完全市場化管理。借助機構改革,集團公司還對二級單位超編製設置機構、超定員配備管技人員和暫未有實質性進展籌備項目機構及人員進行“三清理”,實行月度通報製度,對未完成年度清理任務或弄虛作假的單位進行通報批評,並分別扣減單位黨政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基本年薪的10%。近兩年來共撤銷246個科級機構,調整清理管技人員和機關技能人員2302人。目前正在對基層單位進行第二輪編製定員刷新工作,明年擬在現有科級機構總數基礎上再壓縮20%。
(王敬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