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張成:正能量
“正能量”給人向上的信心和希望,鼓舞人不斷追求幸福生活,當然多多益善,但卻需要社會共同創造。“正能量”本是物理學名詞,而“正能量”的流行源於英國心理學家理查德·懷斯曼的專著《正能量》,其中將人體比作一個能量場,通過激發內在潛能,可以使人表現出一個新的自我,從而更加自信、更加充滿活力。“正能量”指的是一種健康樂觀、積極向上的動力和情感。當下,中國人為所有積極的、健康的、催人奮進的、給人力量的、充滿希望的人和事,貼上“正能量”標簽。它已經上升成為一個充滿象征意義的符號,與我們的情感深深相係,表達著我們的渴望,我們的期待。
我們生活的這個空間裏尚有許多不為我們所知的東西,其中有一種就可以稱之為能量。人的內心就是一座“能量場”,既隱藏著自信、豁達、愉悅、進取等正性能量,又暗含著自私、猜疑、沮喪、消沉等負性能量。這兩種能量,可以說是此消彼長的關係。因此,當正性能量不斷被激發時,負麵情緒會逐漸被取代,人的幸福感也會慢慢增加。所以身在職場,要重視用積極的心態調整自己,引導自己遠離消極。“近墨者黑,近朱者赤”,“人以群分,物以類聚”,這些從現象上告訴我們,要想獲得正能量,那麼你必須與具備正能量的人在一起相處、交流。
正能量像是一顆甜美的糖果,溶化後會有著濃濃的甜味,甜進人心。“正能量”原是天文學的專有名詞,查理德-懷斯特把它作為他心理學著作的標題,告訴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是帶有能量,與帶有正能量的人交往,會讓你覺得活著是一件很值得,很有趣的事情。正能量好比一座“磁場”,可以向外輻射積極和樂觀。擁有正能量的人是自信、值得信賴的。它還能幫助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這無疑是一筆巨大的財富。時刻存在我們心中的正能量,會自發的傳遞給他人一些積極、樂觀、向上的訊號,讓人對生活生出期盼和希望,充滿著無盡的美好,但當負能量轉化為正能量的時候,它傳達出更為積極的訊號,這種能量形式的轉換,難能可貴,有著更無盡的美好。
正、負能量雖然處在了對立麵,是完全相反的兩個事物,但卻不是不可轉換的,負能量轉化為正能量更是一種美。有一個劫匪在成功搶劫了銀行之後,為逃脫身後警察的追捕,便跳上了最近的一輛公交,他那凶神惡煞的表情的使得車廂陷入恐慌中。正是在這種低氣壓下,司機撞上了前方橫向行使的車輛。正當劫匪打算下車時,他的餘光瞥到了倒在一地碎片中的小男孩,他的眼睛被玻璃劃傷了,若不及時就診,他的燦爛人生便會就此終止,劃上悲傷的句號他的內心有了猶豫。救,他生命的軌跡便會重歸到正軌上,而自己便會被捉入獄;不救,他便就此毀了,但自己卻可以逃脫追捕……在內心的不斷煎熬之下,他走向了那名孩子,奔赴醫院。在他充滿負能量的身上,開始有了一絲絲正能量,並不斷壯大著。
人,就象“飛娥趨光”,喜歡光明快樂,和這樣正能量的人交往,你會覺得自己那點不開心的事情不過是生命環節中的一個小插曲,沒什麼大不了的。未來還是光明的、希望的,生活很有滋味。人的意念力來自人體的能量場,但人的這一能量場會隨著後天不斷產生的欲望而減弱。可以說德行是人體能量場的源泉,人的意念越專一,力量就越大。隻要念頭正,越單純越好,越單純越容易成功。而生性多疑,優柔寡斷的人做事很難成功。我們見過一些人,他們經濟能力一般,甚至貧窮,但是因著有積極的心態卻比常人反而過得幸福。我時常回憶小時候,有段時間留宿在一親戚家,其家小孩頗多,家境貧寒,食物權且充饑。每有一兒生日,當日其母必煮紅雞蛋,其兩顆,其他兄弟姐妹可得一顆,大家爭相食之,歡喜之情溢於言表。之後多年,子女成人,互愛互助,都事業有成家庭和睦,且其孝敬長輩的美名常在鄰裏之間流傳,令眾人羨慕不已!
人的一生是一個耗能過程,如不人為的加以控製,人的這一能量場就隻會減弱而不會增強。胡思亂想的人最耗神,心靜養神是恢複自身能量的最好方法。正能量長期籠罩四周,往往使人身心愉悅,做事往往事半功倍甚少阻力,更有可能遇難成祥化險為夷。大眾化的信仰,更加能夠以群體的氣場形成一種強大的磁場,從而使個體處於強大的能量場中,如果這種信仰是善的、正的,那麼我們就可以從中獲得正能量,這便是“眾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了。就像我國佛教的修智慧與修福報,發善心與發善願,我國儒家思想的“親君子遠小人”、“仁義禮智信”,道家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等等,以及我們自己樹立的遠大目標、持之以恒的堅定信念,這些都是能夠給我們帶來正能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