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道修複的革命——改進型煤礦巷道修複機在許疃礦投入應用
12月18日上午,在許疃礦-500米井下,記者跟隨該礦地測相關負責人的腳步,途經整潔幹淨的大巷,來到了82回風地段。
還未進入施工現場,就聽到陣陣機器轟鳴聲,聲響甚大。走近一瞧,原來是該礦修護區三隊職工張傑正在操作老式巷道修複機。12米長機身的龐然大物,全身黃色,半米多寬的履帶包裹著鐵輪子,與地麵緊密貼合。破岩、鏟運,輸送整個過程一氣嗬成。中途短暫休息,張傑向我們談起了設備的優缺點。“效率比人工有明顯的提高,操作也不複雜,設備維護也不費勁,與以前用風鎬相比,的確減輕了我們的勞動壓力。”但提起設備的缺點,他也是直搖頭。“體積太大了,巷道要是再小點,進出都困難。最大的缺點就是機頭,就像人的脖子一樣,上下左右角度都很小,經常需要通過挪動設備才能繼續施工,很不方便。”
職工在生產一線作業中發現的問題,恰恰是企業需要認真對待並積極解決的問題。那麼針對老式巷道修複機存在的作業半徑小這一難題,淮北礦業能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嗎?帶著疑問,記者來到了82下運輸下山。
同樣的機器運作聲小了很多,並不感到嘈雜。讓人眼前一亮的是機身隻有7米長的“小家夥”,這就是許疃礦新近投入使用的新式改進型巷道修複機。機身小,用途大,既可破岩、鏟運,又可臥底、清幫、吊裝,集多種作業形式於一身,號稱井下巷道的“機械美容師”。據該礦修護區二隊一班操作工況好介紹,新設備體積小、機動靈活、安全高效,適用於複雜環境下煤巷及半煤岩巷、全岩巷巷道的頂板、底板及側幫的日常維護作業。與老設備相比,最大的優勢在於其作業半徑的擴展,小巷道裏也能大展身手,工作臂可以旋轉±180度,配有前推鏟,根據需要可快速更換破碎錘,可以滿足360度範圍內的挖掘、側掏、翻轉、破岩、裝車、起吊等各項動作要求,實現挖掘毛水溝、臥底、破岩、清理浮煤、清理皮帶機底部、平整巷道及小型配件吊裝等多種功能作業。真可謂“設備在手,施工不愁”。
提起新式改進型巷道修複機的投入使用,還真是一波三折。針對老式巷道修複機存在的明顯不足,淮北礦業主要領導和相關技術部門一直不間斷地進行調研、探索和攻關。2014年7月份,淮北礦業協助冀中能源石煤機廠,兩家企業通力合作,對該廠生產的WPZ-30/400型煤礦巷道修複機進行了升級改造。在這台設備問世半年前,淮北礦業與廠家曾多次交流,期間廠方表示改進難度大,產生了想放棄研發的想法。淮北礦業副總經理謝道成為此數次直奔廠部,同廠方領導深入溝通交流,打消了他們研發中產生的顧慮,最終促成了新式改進型煤礦巷道修複機的瓜熟蒂落。
該設備於今年10月15日順利通過驗收,於11月下旬運到許疃礦,當月27日調試安裝結束後,在該礦82下運輸下山進行巷道修護測試。經過20多天使用測試,該機型具有的優點也得到了具體體現:價格低,整機價格在60多萬元,較200多萬元的綜掘機價格低80%左右。適用性強,機身小巧,能適用不同條件的複雜作業環境。組裝快,兩個小班能夠完成整機的拆除安裝,省時省力。安全係數高,修複巷道地點基本上都是作業環境相對較為惡劣的地點,“破、鏟、裝、運“四大功能的自由轉換,避免了職工與巷道的貼身戰,提升了現場作業人員的施工安全。效率高,施工環節少,同等條件下減少了測氣、放炮爆破等繁瑣環節;出矸快,相對人工出矸效率快80%以上,較老式機械效率提升了30%左右;靈活運轉,可以在半徑3000mm的空間內360度自由作業,開挖成型好;回棚快,人工回舊棚,正常需要用時3個小時,而現在隻需半個小時就可以完成。現在四名職工一個班可以施工2棚,較原先8、9名職工一個班隻能施工1棚,生產效率提高了4倍。
淮北礦業總經理、黨委副書記方良才在許疃礦現場指導工作時說道,“新式改進型巷道修複機的投入使用,是一場煤礦企業巷道修複革命。它打破了煤礦企業以前的一人一把手鎬一部錘,一班隻能幹一棚的宿命,解決了淮北礦區煤礦因巷道失修製約礦井安全生產的瓶頸。”該設備的大規模應用對淮北礦區安全管理、持續健康發展,乃至推動整個煤炭行業巷道修護工作都將具有重要的意義。(本報記者 楊栗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