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幹毛巾擰出水的“掘進尖兵”——三季度十大”新常態新標兵“之龍礦集團梁家煤礦綜掘隊
龍礦集團梁家煤礦2014年掘進延米成本降低了2300元,綜合成本居山東能源集團礦井最低位。麵對“成本再無下降空間”的質疑,梁家煤礦綜掘隊打好支改、精管、革新“組合拳”,硬是把“幹毛巾擰出了水”,今年以來巷道掘進延米費用同比又降低 10%以上,年節支降本100多萬元。
支改撐開降本“大空間”
梁家煤礦煤層是典型的“三軟”岩層,多年來一直應用“錨網噴+U型棚”的“鋼鐵長城”支護方式,巷道延米費用最高時達 7900元,掘進支護費用占材料費總額的65%以上,占全礦井可控成本的26%,而且工人勞動強度大,掘進效率低。
麵對嚴峻的煤炭市場形勢,在龍礦集團的指導推動下,梁家煤礦啟動了支護改革“革命工程”,而該礦綜掘隊承擔著礦井70%左右的掘進任務,自然擔綱了“先行者”的角色。
慕鵬飛是綜掘隊的主管技術員,也是參與該礦“三軟”支護改革的直接執行者。他說,“三軟”岩層搞支護改革在全國極為罕見,但其革命性意義也很重大,成功了不僅會大大降低成本投入有效抵禦市場危機,還能帶來提高效率、降低職工勞動強度等“聯動效應”。
憑著當好“第一個吃螃蟹”的堅韌和毅力,在礦技術部門和專業院校的支持下,綜掘隊先後進行了50多組支護改革試驗,終於自主探索形成了錨網噴錨索支護等支護形式。“支改讓我們嚐到了大甜頭,采用錨索支護取代‘鋼鐵長城’,巷道的延米成本下降了一半左右, 僅施工 4606 上、下順就節省材料費用329萬元。”
綜掘隊隊長解士安說:“原先錨網噴加 U 型棚支護方式,一組 240多斤的鋼棚需三五個工人手拉肩扛,五六個人集中作業,現在使用錨索每根重量不足10公斤,二三個人就幹得非常輕鬆,而施工進度還提升了五成以上。”
解士安
他們並沒有滿足現狀,而是不斷優化工藝,形成了“先讓、後控、再固”的主動支護“工作法”,今年以來巷道延米費用再降低10%以上。
據梁家煤礦掘進副總工程師丁國利介紹,自綜掘隊支護改革試驗成功以來,整個梁家煤礦累計施工錨索支護巷道8000多米,直接降本增效達3000多萬元。
精管挖出“金元寶”
一個錨盤 6.8 元,一套錨杆 35元,一塊木錨盤4.3元……在綜掘隊材料領用單上,各種材料都明確標價。 “職工以往領用材料隻有‘量’的概念,沒有‘價’的理念,明碼標價後,職工自覺拿‘材料’當‘錢’花。”綜掘隊材料員王誌軍說。
“綜掘隊一直是礦上使用支護材料的‘大戶’,過去每年在1000萬元左右。”解士安說,麵對日益嚴峻的經濟形勢,全隊叫響了“幹毛巾也要擰出水來”的口號,不斷深化內部市場化管理,今年以來每月材料等各項費用投入不超過 50 萬元,比往常降低了三成左右。
“三本賬”管理現在是綜掘隊最時髦的熱詞,也是他們成本控製的看家本領。“地麵有個賬本叫材料計劃賬,記錄材料計劃及發放情況。井下現場一本為材料接收賬,記錄材料領用及現場接收記錄;另一本為現場使用賬,即記錄材料的具體用途及數量。三本賬由三個人保管,數量數目必須‘嚴絲合縫’。”綜掘隊黨支部書記衣中軍說,一個班的錨杆使用數量,由計劃到現場領用交接,以及錨杆在哪具體由誰施打,“三本賬”都記錄清清楚楚,如果核對不起來,不管是運輸過程中丟失還是記賬出現失誤,都要啟動源頭倒逼“追責”程序來查個清楚。
革新結出“效益果”
“新式卡軌器取代笨重檔梁,每個節約600元,一年下來就是2萬多元,而且還安全。”
“過去使用進口隔離開關每件23000元,如今用國產的代替,僅需2300元,維修成本一下子降了9成,而且打破了使用進口件影響生產的瓶頸。”說起綜掘隊的革新成果,該隊分管機電的副隊長李健春異常興奮。
綜掘隊以前使用的隔離開關一直依賴進口,既影響生產,又增加成本。他們通過技術攻關成功研製了隔離開關替換架,實現了進口件和國產件的互通使用。按每月更換兩台開關計算,每年可節省進口材料購置費用40多萬元。
為了最大限度降低成本,綜掘隊在強化流程管控降低材料投入的同時,更注重依靠技術革新降本增效。通過將井下廢舊風水管路替代錨盤,一年節省費用20多萬元;通過自行研製移動電纜架,使掘進效率大大提高,月增效達萬元以上,而且使安全隱患得到有效治理;自行研製的本安型風煤鑽,集導風、轉動部位防護、防摔於一體,延長了風煤鑽使用壽命,年節約費用 10000元;自行設計製作的節儉式激光架,不但減少了操作環節、消除了安全隱患,年還節約費用3500元。
數字顯示,綜掘隊僅今年的革新項目就超過了20項,成為礦上名副其實的“革新大戶”。
(來源:山東能源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