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慢下來”與“提上去”的辯證題——檢修中心傾心解析生產過程中的成本方程式
2016年,經濟新常態又進入一個關鍵性的年份,效益增長率已明顯地“慢下來”。那麼,以滿足“兩礦一部”設備需求為宗旨的檢修中心又將利用哪些方式來抵抗經濟不利影響,力爭把效益“提上去”,為集團公司再做貢獻呢?記者對此進行了一番探訪。
在2015年年底的現場辦公會上,集團公司領導的提示“檢修工作還有很大的節支空間”,著實為檢修中心領導班子打開了新思路。會後,他們立即展開工作研討,並責成中心綜合管理科、供應科等相關部門立即結合當前生產檢修情況對各分廠節支指標再加碼。他們還特別為此確定了以修舊利廢、能耗管控“左右開弓”的重拳出擊法,目的就是要確保工作獲得實效。看來,“慢下來”的現實並沒有磨滅他們“快上去”的期望和決心。
“……我們在學習、借鑒其他兄弟單位管理模式及經驗的基礎上,組織專業人員提前對要修舊的設備進行考察,在確保修舊後能夠節約預計的資金後,再跟蹤修舊全過程,直到驗收達標。”記者翻看最近上報的分廠修舊設備計劃,綜合管理科科長胡豔華如是說。
源頭管控作為節支工作過程中的“龍頭”,如何做得更細更實,則成為了供應科科長王先芝值得思考的課題。在將各個分廠的備料、修舊及賬外3個庫房以外的其它庫房取消、合並之後,他們又利用每周的工作例會,將采購、供應計劃進行了仔細分解,力求做到“修舊不買新”,並對工具以及涉民物資等材料采取了更加嚴格的“以舊換新”管理辦法。
電鏟、機車及自翻車等設備是礦山生產運輸的“頂梁柱”,其修複價值十分可觀,也是這項節支重頭戲的“主角兒”。
4立方米電鏟因礦坑下使用頻繁,磨損程度相對嚴重,這一部分的修舊工作被擺在了重要位置。他們根據材質、方式等特點,通過采取挖孔式焊修的方式,將裂紋進行焊接既減少了應力,又增加強度,還省下了數十萬元的采購資金。同時,他們將電鏟大架子已經斷裂、磨損的部位提早進行更換加工修複,不僅可確保生產備品的需要,而且還可減少成本。
將視角切換至機車分廠的機加工廠房內,站在3台從改造捷克斬波調速機車上拆卸下的老式組合接觸器旁,分廠副廠長田忠良向記者介紹,他們把這些經過改造的組合接觸器用在捷克機車上,能夠極大地解決因設備更新換代帶來的采購難題,甚至連電動機、壓縮機、軸座及風缸等配件也不忍舍棄。另外,由於許多配件已經在市麵上難尋蹤跡,隻能按照現在的通用規格進行自製加工,如吊螺絲、弓子折板、電機連線等,一年下來便可節支一百餘萬元。
在自翻車的修複工作記錄上,記者清楚地看到了“利用折頁及槽鋼節省ZF60車側門用料、利用鐵板及舊折頁自製C62車小車門……”等關鍵字眼。車輛分廠黨支部書記王金成誠懇地說,這些做法都是經過大家在生產中勤觀察、多琢磨得來的“金點子”,效果絕對經得起真金火煉。
“穩”是“慢”的底線,“進”是實現“快上去”目標的必由之路。其實,節支降耗目標並不是可以“慢慢來”的任務,而這一可行路徑的基本特征卻必然是“穩中求進”。
在能耗管控方麵,機車分廠直流用電結算由原來的定量結算改為現在的按表計量,徹底摒棄了以往估算收費的方式,平均每月可節約電費2.8萬元。在生產過程中,各分廠不斷加大“躲峰用穀”及小時最大電量考核力度,同時將把機車輪圈加熱由井式電加熱爐改為廢機油加熱,預計節約電費1.4萬元;通過采取零部件周末煮洗、幹燥窯夜間運行、大功率用電設備錯時開動等舉措,預計用電量全年同比可減少36萬度。
在日常工作中,機動車輛外出辦事實行拚車,並執行百公裏油耗定額管理規定;設備庫采暖用煤爐代替燃油爐,用油量同比減少27噸;內燃機車實行集中作業,確保設備滿負荷運行……
截止目前,中心上下的綜合能耗同比減少了近50萬元。
如今,“檢修人”已經把如何做好“慢下來”與“提上去”的辯證題作為打贏節支降耗攻堅戰的製勝法寶。在新的一年裏,他們將以百折不撓的毅力,一往無前的勇氣,櫛風沐雨,砥礪前行。我們期待那一份精彩答案。
圖為員工正在安裝組合接觸器。
張立紅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