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張成:閑話澄城
澄城地處黃土高原到渭北台塬的過渡地帶,澄城的民居就自然而然地為這種地理特點作了很好的注腳。以茨溝為界,澄城的民居形成了近乎涇渭分明的南北差異。茨溝以北的縣中和縣北地區,人們俗稱“溝北”,大約占全縣三分之二的村落,包括縣城的城中村,人們習慣於住窯洞,而在占全縣大約三分之一的縣南地區,俗稱“溝南”,住房則為廈房。
窯洞是陝北的標誌和特色。據有關資料介紹,以陝北為代表的窯洞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晚期,古人在黃土層為壁體的土穴上用木架和草泥建造簡單的穴居,即為窯洞的雛形,距今有4500年的曆史。澄城向北與陝北相接,“溝北”的村居就承襲了陝北民居的特色。“溝北”地區縱橫交錯的溝壑形成了隨處可見的黃土崖壁,也為窯洞的產生提供了便利的自然條件。澄城的村落相當多的處在溝坡地帶,除了趨近水源、有利於農耕生活外,便於鑿崖而居,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在生活條件簡陋的早期時代,人們以在崖壁上開鑿的窯洞為居室。如今在澄城許多地處溝壑地帶的村莊,依然可以看到這種早期的窯洞,隻是已成為放置柴草雜物之所,大多數連同老村落一起被閑置廢棄,久經風雨毀壞不堪。後來物質條件豐富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出於安全和通風透光之需要,人們不再以崖壁上開鑿的土窯為居室,而是在平地上用磚和泥土旋窯,然後以土覆頂,夯實整平,這才有了用磚土砌成的窯洞。
在幾千年居住習慣的影響下,澄城溝北人形成了深深的窯洞情結。時代發展到今天,人們的住房條件不斷提高,磚混結構的平房樓房日漸流行,但是在澄城溝北地區農村,居住窯洞的習慣始終沒有改變,人們寧願用水泥、瓷磚、木工板之類的建材把窯洞裝修成平房的結構布局,也不把平房作為主要居室。這既是積久形成的居住文化使然,也與窯洞住室冬暖夏涼的特點有關。窯洞之所以冬暖夏涼,主要是窯頂覆蓋了大約1~2米厚的土層,兩邊也是用土夯實,是為“窯幫”。這樣的構造使得窯洞居室幾乎被包圍在泥土裏麵,就有了地下空間冬暖夏涼和比較濕潤的自然生態條件。也正是因此,窯洞不能經受長時間雨水浸滲。2003年澄城遭受百年不遇的陰雨災害,全縣上萬孔窯洞經雨水浸滲出現倒塌,成為危窯的更多。一時間,縣委、縣政府動員全縣幹部職工分片包村,深入農戶動員群眾暫時撤離窯洞房屋,包村人員逐門入戶做思想工作,仍然有不少群眾不願撤離,其中固然有心存僥幸,怕受麻煩的因素,深厚的窯洞情結也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
窯洞和所有的鄉村民居一樣,講究麵南而建,澄城農村有句俗語:有錢沒錢,莊子朝南。隨著建築技術的提高,窯洞的空間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過去的寬、高各約一丈,深約兩丈,發展到了寬高約一丈四尺、入深達三丈,磚土砌築,內牆和窯頂用水泥、灰漿粉刷得白白淨淨,外麵裝裱水泥瓷磚,通風和采光條件都大大提高,賦予了窯洞民居不少的現代化氣息,有的裝修檔次較高的窯洞從外觀看上去,跟現今流行的平房建築沒什麼兩樣。院牆也從以前的土牆變成了磚牆,院門從過去在土牆上鑿個一人高的門洞,變成了高大敞亮的深紅色油漆大鐵門,顯得莊重而又氣派。
修建窯洞的材料和建築麵積變化了,窯洞這一居住習慣始終被人們沿襲著、鍾愛著。走進澄城茨溝以北的鄉村院落,大都是這樣的窯洞居室:每戶由東西兩個並排相連的窯洞組成,一般東邊窯洞為上,由父母長輩居住,西邊窯洞為晚輩居住的地方。每個窯洞開一門一窗,頂部再開一天窗,使得窯內寬敞明亮。東邊窯前建十幾平方的平房,為灶房。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改善,現在人們一般還在院子南麵建兩間平房,與窯門相對,平房東邊一間即為進出院子的紅漆大門。平房與大門外牆一律瓷磚到頂。一排排民居,從外麵看去,高牆大院,白是白,紅是紅,展現著新時代農村生活的新風貌。
澄城茨溝以南的地區與關中相連,村落民居則以關中常見的廈房為主。廈子沿襲了“陝西八大怪”中房子“半邊蓋”的特點。相對於半邊蓋的廈子,兩邊蓋的人字結構房子就叫房,兩坡流水。一些大戶人家在大房左右兩邊各蓋一排相對的廈子,有廈、有房合起來就成了廈房,整個院子就叫“四合院”。不論是“四合院”,還是半邊、兩邊廈子,院子都是前窄後寬,呈簸箕形狀,這樣的院子叫做收口院子,寓意收聚財運。
廈房居住也有講究。門口的房子都由父輩們居住,晚輩住其後,灶房在最後頭,這樣來人來客,晚輩出入,先敬之,後約之。訂婚相親,女方家都要進行“看屋裏”儀式,就是看廈子怎麼樣,舊時講究“家有五間廈,圈裏一頭牛,娶婦媳就不愁”。所以,過去富戶建上房,講究梁巨檁壯,起架高,跨度大,置懸柱、明柱,九道梁金板,精雕彩鏤,工書誌銘,富麗堂皇,豪華氣魄。下房亦稱門房,麵臨巷道,高築青石台階,兩邊修“看牆”,也叫“時頭牆”,舊時無鍾計時,太陽照射在牆上用來看時辰。左右列石獅,栽拴馬石樁。大房青磚到頂,五脊六獸,簷牙高啄,格局嚴整,門庭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