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力財富集團轉型駛向“新藍海
宏觀經濟下行、行業產能過剩、市場競爭加劇、運營成本居高,當前我國煤炭行業還處在“寒冬”。海力財富集團作為有50多年曆史的傳統煤業公司,推出一係列扭虧脫困的改革舉措,開辟了煤炭行業“新藍海”,集團多元化產業格局日臻完善。
轄23個子孫公司 一子公司成功上市
“這個試驗台是國內最先進的散熱器性能研發設備,能夠準確完成散熱性能包括散熱器、中冷器及風阻的數據。”在山東同創汽車散熱裝置股份有限公司車間內,技術部部長給記者展示了風室式試驗台,這使公司成為國內第一家能在生產各個環節全程跟蹤監測質量的汽車散熱器生產企業。
技術團隊拔尖,研發團隊同樣一流。作為海力集團麾下的企業,2003年成立以來,公司形成了省級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和省級院士工作站“四翼一體”的立體式科技創新平台,年設計開發產品300餘種,成為中國汽車零部件散熱器行業龍頭企業。
2014年10月,隨著開市寶鍾敲響,集團非煤產業的龍頭支柱,山東同創正式在全國股轉係統掛牌,成為當年山東省首批對接全國股轉係統的8家企業之一,也成為該縣首家在新三版掛牌的企業。
“受大環境影響,集團內部因技改擴能造成經營困難,礦井生產能力雖然提升,但巨大的資金投入及過低的煤價造成企業嚴重虧損。”海力集團董事長馮振山說,集團確定了“礦業為基礎、汽配業為主導、新興產業為未來”的長期發展思路,煤炭行業繼續技改創新、擴能提效,選準非煤新興產業培育新經濟增長點,目前集團擁有石橋煤礦、貴州省麒麟煤礦兩個煤礦,非煤產業包括山東同創汽車散熱裝置、華鴻汽車製動部件、華裕汽車配件等21個子孫公司,涉及汽配、自動控製、航空部件維修等多個產業。
獎勵員工創新 為人才建立“薪金特區”
“員工進行創新但沒達到預期效果,造成的合理性投入一律不予處罰,這降低了員工創新的風險。”同創公司財務總監穀才寶說,2015年公司製定了《關於創新獎勵的管理規定》鼓勵員工大膽創新,凡是通過創新給公司帶來效益的一律給予重獎。
與此同時,公司實施了技術創新、製造創新、管理創新“312”工程,成立三個創新領導小組,每年每方麵完成12個創新項目,2015年公司申報專利24項,創新成了每個員工都思考的問題。
“煤礦企業是勞動密集型企業,學曆和專業技能型人才比例較低,專業拔尖人才缺乏。”海力集團人力資源相關負責人說,集團對於煤礦和非煤企業人員結構非常重視,首先對石屯煤礦關閉和康利爾公司轉讓產生的富餘人員在公司之間合理分流,針對井上人員富餘,井下勞動力不足的情況,製定了激勵政策促進機關人員向地麵生產崗位轉移,輔助崗位向井下一線崗位轉移,穩定了職工隊伍。
對於人才引進,集團每年到山東大學、山東科技大學等十幾所高校舉辦招聘會,同時高薪聘請高層次人才。同創公司以年薪100萬的價碼聘請了日本汽車冷卻係統的資深專家伊藤先生,企業的設計能力進一步提高。集團以博士後工作站為載體,引進專家博士後等高層次人才加盟,對特殊緊缺型人才建立“薪金特區”。
培訓是給職工最好的福利。隨著科技發展和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專業技術人員越來越成為企業的稀缺資源。集團加快人才培養速度,按一年定崗、三年達到中級專業人員水平、五年達到高級水平的要求製定個性化培養計劃,構築上崗培訓、在崗培訓和一崗多能培訓等大培訓格局,提升職工職業技能。
走出去建立代理商網絡 擴展產業發展空間
堅持國際國內“兩條腿走路”的市場定位,2015年,海力集團董事長帶隊參加了法蘭克福中東國際汽車零配件展覽會、美國芝加哥法蘭克福國際汽車零配件展覽會、匈牙利國際汽車零配件展會等展會,開拓國外市場,目前同創公司散熱製冷配件出口份額占歐美市場進口份額的5%。
“我們著眼於四個直轄市建立配件代理商網絡,省會、區會城市建立代理商網絡,其次在一些副省級、特區城市和大市場逐步建立。”穀才寶說,通過以點帶麵全麵鋪開配件市場建設。公司內部則在山東省中小企業“易商”網絡銷售平台和淘寶建立網絡店鋪,注冊微信公眾號實現了微信銷售和發布信息,全公司一盤棋,通過建設自己的營銷網絡和科技創新,進一步搶占市場份額。
海力集團通過一係列卓有成效的戰略延伸和內部改革,徹底擺脫了完全依賴傳統煤炭產業保生存求發展的單一局麵,集團已經延伸到汽配、自動控製、航空部件維修、物流、房產等多個行業,成為了新的經濟增長點。
(供稿/孟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