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景勝:千古詩詞鬧元宵
千古詩詞鬧元宵
陳景勝
元宵佳節,曆代文人墨客讚美元宵花燈的詩句數不勝數,如今讀來仍趣味無窮。看花燈、放煙花、吃元宵之餘,徜徉在古詩詞中,品味古人的元宵節,感受詩意元宵,頗有興味,也別有韻味。
每年農曆正月十五,即我國傳統元宵佳節。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宵燃燈習俗起自漢朝,到唐代,賞燈活動更繁盛。曆朝曆代,關於元宵的詩詞不勝枚舉,而描寫元宵之夜遊玩觀燈的篇章更是比比皆是。這些佳作傳揚開去,為渲染節日氣氛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在浩如煙海古詩詞中,有相當數量元宵詩詞。古詩詞中的元宵節,千姿百態,富有時代特征,讓人愛不釋手。
在古代元宵詩中,有很多寫元宵盛大賞燈活動的詩。唐朝盧照鄰《十五夜觀燈》:“錦裏開芳宴,蘭紅豔早年。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有聲有色,動靜結合,展現一幅多姿多彩元宵燈會圖。另外唐張祜《正月十五夜燈》:“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三百內人連袖舞,一進天上著詞聲。”亦一幅盛況空前元宵賞燈圖景。
元宵節美麗浪漫,俗稱中國“情人節”,這大概鮮為人知吧?宋朝閨秀女詞人朱淑真元宵詩《生查子》:“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在元宵佳節夜晚,情人相約楊柳依依黃昏後,多少溫柔纏綿在月光中流淌。另辛棄疾《青玉案》詞亦廣為流傳:“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詞人在濃墨重彩渲染元宵節熱鬧景象後,筆鋒陡轉,在幽寂悄獨境界中,突出心上人與眾不同形象。這些元宵懷人詩詞,那種甜蜜的相思苦味,讓人黯然銷魂。
元宵佳節也是曆代多情大才子遊冶玩樂的最好機遇。象明代風流才子唐伯虎《元宵》詩:“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滿街珠翠遊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細膩逼真,文采斐然,充分展現多情大詩人倚紅偎翠、多愁善感性格。
頗有些古代詩詞飽含詩人憂國憂民愛國情懷,感人至深。北宋傑出女詞人李清照是婉約派詞宗,她大多數小詞清新纏綿,自具幽趣。但她也並非一味的纏綿,她亦有豪放不群一麵,讓人激賞。易安元宵詩《永遇樂》:“落日熔金,暮雲合璧。人在何處?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燃金雪柳,簇帶爭濟楚。如今憔悴,風鬟霧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通首詞交織故國之思和流亡感受,感情沉鬱悲涼。南宋末年愛國詞人劉辰翁深受感染,曾仿作一首《永遇樂》,亦成千古佳話。
宋詞人薑白石的《詩曰》則寫了元宵節另一番夜深人散的場景:“元宵爭看采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風雨夜深人散盡,孤燈猶喚賣湯圓。”可見,吃是烘托節日氣氛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湯圓則是當時應節的一種食品,史書記載自南宋起民眾便吃湯圓。
眾多詩詞裏,我非常喜愛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也正因這闋詞,讓我知道了元宵節也是中國的情人節。在古時,元宵夜遊玩觀燈是青年男女交誼相會的好時機。“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一句字字讀來,別有一份詩情畫意;細細品味,又一陣青澀的柔情暖意撲麵而來。少年時候,情竇初開,總是為賦新詞強說愁。這一詞句不斷地被我寫在日記本的扉頁上,與青春的記憶一起存活。
元宵夜團圓時,你不妨采一句唐詩,擷半闕宋詞,在墨香古韻中,將這趣味盎然的佳節盡興地歡鬧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