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凝大地發春華
——記2014-2015年度國家獎學金獲得者陸雅雯
個人介紹
陸雅雯,浙江人,管理學院會計學專業2014-5班,2014-2015年度國家獎學金獲得者,曾於《都市晨報》等媒體平台發布稿件近百篇,持國家實用新型專利一項。現擔任中國礦業大學大學生傳媒中心幹部與管理學院春華采編部副部。
“待人處世得體”、“把學習和工作平衡得很好”、“積極樂觀”……在同學的眼中,陸雅雯是這樣的一位女生。
經管女生的好動情懷
“看起來很乖巧,骨子裏不太安分。”這是陸雅雯對自己的評價,“可能是受高中教育方式的熏陶——學校為每個班開辟了一塊農場讓學生種菜,每年還會讓學生直接在主幹道上進行塗鴉大賽……”
大一,“不安分”的她總共加入四個學生部門,回憶及此,陸雅雯說:“的確可以做到讓學生工作不非常影響學習,但這樣太耗精力了,因而要適合地舍棄掉一些東西,相比心力憔悴地全麵發展,深思熟慮地選擇更為智慧。”
課外,陸雅雯還曾和三位夥伴一同通過售賣零食來進行簡單的創業,她笑稱成為零食店店主是她小時候的夢想。“雖然最後因為大家太忙不得不匆匆結束了這場艱辛的‘小打小鬧’,但是過程中同團隊的愉快合作和通過實踐才能獲得的經營之道卻讓我覺得所有的付出都很值得。”
本學期初,陸雅雯從工商管理類專業轉到會計學專業。對於那些有轉專業意願的15級學生,她也給出了一些建議:“轉之前對目標專業要進行了解,並且要結合具體情況深思熟慮。但在一切尚是朦朧的階段,並不需要太過糾結。學好目前的功課,拿到一個好的成績,未來做什麼選擇都會順利很多。成功和榮譽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我們隻要注重過程就可以了。”
幕後人員的收獲之旅
大一,陸雅雯加入管理學院大學生宣傳中心(即前管理學院大學生傳媒中心)記者站。令她沒有想到的是,這成為她大學中一個至為重要的抉擇。
“高考結束後的暑假,我被iDaily上清新的新聞深深吸引,覺得記者是一份非常有趣的工作。”陸雅雯介紹道,“接觸得多了,發現正如最初麵試我的那位記者站副部所說,寫校園新聞會重複一些工作,堅持下去靠的就是責任心。”
因為記者站的經曆和自身對於文字的感情,大一期末,陸雅雯進入中國礦業大學傳媒中心,開始寫人物新聞。
這半年,她先後采訪了多位參加過抗日戰爭的耄耋老人,年過半百卻僅用一百分鍾跑完半程馬拉鬆的礦院舒繼森教授,“青禾戶外”的創始人朱多旺……“最難忘的是采訪一位簽到騰訊的藝術學院畢業生。因為當時已經是考試周,而且那位學姐第二天就要離開學校了,在此之前她又要參加典禮和寄行李,沒有時間接受當麵采訪,而所有線上的回複都是斷斷續續的。最後返稿同時我給學姐編輯了一條短信,盡管繁忙,她馬上送來了她的感謝和祝福。那時,我感受到了一名學生記者真正的樂趣。”
“如果純粹關注寫稿的過程,這份工作一定會很無聊,采訪雙方的情感互動,才是人物新聞撰寫過程中最迷人的地方。”
連續一學期保持每周一篇及以上的稿件量;假期,當整個樓層的同學都回家時,獨自留在學校準備采訪抗戰老兵;在開學二十多天內一邊準備轉專業一邊完成七篇采訪稿……陸雅雯的室友朱禹告訴筆者:“雅雯如果在宿舍對著電腦,十有八九是在寫稿子。”
大幸運兒的感恩人生
和很多人一樣,初至礦大的陸雅雯是一個不愛在人前說話的女生。
由於怕自己能力不夠,很多課外活動她都不敢參加;部門例會時,她也會盡可能保持緘默……令她慶幸的是,她遇到了很多朋友——歡樂幽默卻無微不至的室友,放下英語六級考試親自帶著部員拍攝微電影的部長,對部員溫暖細心卻嚴於律己的“工作狂”副部,還有一群信仰和價值觀相同的弟兄姐妹。
慢慢去學會以成年人的身份去思考,學會更好地與外界交流和與人為善,學會成為光和鹽,這是她大一最大的收獲。“如果不是這些夥伴,我不會有這樣的進步。拿參加比賽來說,組隊參加的活動最有趣,和隊友一起體驗領先、落敗、逆襲的過程遠遠比結果重要。”
進入大二的陸雅雯繼續在成長道路上收獲采擷感動。
“春華的‘小鮮肉’給了我非常大的震撼。管理學院第十七屆秋季運動會上,他們能毫不緊張地臨場采訪管理學院書記;有小部員明明身體不適,卻還在淩晨近兩點的時候給我發來稿件;有學妹敢於在例會上提出部門的不足,並且提出諸多建設性意見……這些都是我不曾有的素質。”
在采訪最後,陸雅雯借筆者之言向所有接受過她采訪的教師和同學致以感謝,“文字和篇幅總是有限,無法將每個人非常全麵呈現出來。但是,努力的春華會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