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祖波:讓回家的路,永不憂傷
讓回家的路,永不憂傷
也不知怎麼了,這幾天我的心海總是頗不寧靜,渾身上下都有說不出的味道。昨夜在睡夢之中,竟也浮現起了以往老家生活裏的幕幕場景:或與幼時同伴奔跑著放風箏,或與祖父一起逛大集,或與同學一起遊西山,或與父母一起澆麥田…如電影似的,一個連一個。細細品味這些場景,是多麼的幸福、親切、溫暖啊!
自己究竟幾斤幾兩,到底什麼情況,自己是最熟悉不過了----我深知,這幾天我想回家的情感又開始揮發了,不可阻擋的到來了。畢竟人非頑石或水火,但凡生在天地之間,便有衣食父母、社交關係、學識文化、工作生活、成功喜悅、挫折悲傷,那麼也就有了一些經曆、各種記憶、不同感受、多種感情。所以,身處異地的人們,時常出現想回家的想法,也是正常的事情。不管是懵懂的少年、獨飄的青年、為人父母的我們、兩鬢斑白的老者,都有想回家看看的時候,都有想回家走走的權利。對此,不必遮遮掩掩或者感到不適。
因為因果相連,有果必有因,有因則有果,這是多少年來古之就有的正確哲理。正如歡快所以高歌,輕鬆所以奔跑,發怒所以訓斥,傷心所以涕淚,惋惜所以痛心,真愛所以真心,爬坡所以吃力,山路所以崎嶇,風雨所以難行的道理一樣。
記得在2015年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上,劉德華演唱的歌曲《回家的路》一下子徹底觸動了人們的心弦,撞開了大家的心扉,真正唱濕了常年身在他鄉的遊子們的眼睛。讓我們彼此再一次思考這些年在異鄉的旅途裏,我們在咬牙拚搏的背後,我們在曆經起起伏伏的日子中,到底獲得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什麼是最大的財富,哪裏有溫暖的人生,每次回家的路上每個人還是十分的執著。
是啊,雖說有夢想的人終究是幸福的,用心拚搏的人也是最快樂的。在這人人辛勤耕耘,真正付出就有收獲的時代裏,許許多多的人為了追求心中美好的憧憬,一路奔波,四處選擇,在緊張繁忙的節奏下,一忙就是好多年,收獲了許多,也無可奈何的失去了不少。盡管有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許多,工作滿意度上升了不少,可是豈不知繁忙中我們早已離開家好多年,與老家相距越來越遠,和父母相伴少之又少,老家的變化新貌一無所知。這是我們中國人多少年來始終繞不過去的感情之坎,是我們每個異鄉遊子最為愧疚的賬目,更是無法償還的債務。因為對老家山山水水的感情和父母的養育恩情,永遠無價!
對此,我們的前人,唐代詩人賀知章早就深深體會到了這些,於是吟誦出了《回鄉偶書》這最為真情和絕妙的詩句“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無不流露出詩作者對歲月的感慨、幾十年間想家的心痛和難耐。轉視如今,在這多元化、多變革、多信息、多希望的發展新態下,走出老家,迎向他鄉,摸爬滾打,追求更大幸福的人們,則更是數以億計了。每次想想年年的春運潮,想想春運潮裏的人群眾生相,便可一目了然,無須多言。又有詩言道“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人家節日如此想家,這又何況是我們漢民族最重要的春節過年呢?
再看看我自己,又何嚐不是如此呢?父輩們一直希望他們一代比一代有出息,一代比一代走出的路更寬廣,一代比一代活出的名聲更響亮。所以母親常年獨自種田持家,父親常年奔波外麵掙錢。記憶中父母們幾十年沒有穿過一件得體的衣服,沒有一次雞鴨魚肉似的犒勞過自己。隻是淡淡的說“孩兒,好好讀書,長大出息了,比什麼都好。好衣服不是咱這泥腿子穿的,好夥食咱這身體是受不起的。”直到今天我給父母買些衣物,把他們接到我所在的城市生活,他們總還是說以往的話。還說我自己太奢侈,太不懂節約,還講細說長流過日子的道理,我也總是無言以對,內心酸楚不已,甚至悄悄走到別處流下眼淚來,生怕父母看到。
可我卻笨拙的很,腦子根本不聰明,沒有考上什麼名牌大學,隻是稀裏糊塗在普通學校上完大學就完事了。與父母的心願相差甚遠,始終心中愧疚於父母很多。畢業後單打獨鬥,四處擇業,一路坎坎坷坷,跌跌撞撞,從事過多種職業。直到六年前一次努力,才自認為找到了一份不錯的暫且穩固的營生,一幹就到現在。盡管工作地點與老家並不遙遠,坐公車也就四五個小時的時間,一大早從工作的居住地出發,回到家還來得及吃午飯。可是六年來總有許許多多的事情纏繞著自己的計劃,牽絆著自己的腿腳。原因具體有工作上的,有孩子上的,有同事關係上的,最終回家看望父母的次數始終不多。仍然是父母時常打電話給我,父親問我工作情況,告訴我為人處事的道理;母親囑咐我吃好穿好,不要想家,對妻子和兒子多多上心,多關心他們,電話一打就是好長時間,絲毫沒有想掛斷的意思,最後我總是告知他們:好了好了,我都記下了,放心吧。帶頭先掛掉電話,結束通話。我知道這是父母老了,感覺越來越孤單了,越來越牽掛著身在他鄉的兒子、孫子、兒媳,我暗暗發誓要繼續拚搏,把父母接過來,一起幸福的生活。可是,每當情由至此,我無法控製的眼淚卻早就簌簌的掉下來了。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我們也深知這話的含義,可是很多時候生活就是這樣的現實,現實的讓我們感到無奈,甚至心中各種糾結。可是我心底深處還是有個聲音提醒著我---不論怎樣,不管多忙,還是希望您時常回老家看看,多去走走。要懂得經常想想父母逐年蒼老的模樣,老家不斷發展的狀況,盡子女的義務去安撫父母的孤獨,清除自己想家的憂傷。
朋友們,記住了----想家了就回去,回去看一看,讓回家的路永遠不再憂傷。我也想好了,忙過這幾天,我就回去。(作者:萬祖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