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本創效 激發內生動力——山東能源重裝集團魯南裝備公司126名“技術創客”在行動
本報棗莊訊 “我們這次製作的去刺機模具套可以實現Φ34大直徑圓環鏈和Φ26圓環鏈在同一加工機組間的切換,提高工效的同時可以節約資金3萬元。”這已是魯南裝備製鏈分公司的“技術創客”周保平今年圍繞降本增效完成的第三個創新項目了。
今年以來,煤炭市場持續承壓下行、煤機企業生存發展舉步維艱。山東能源重裝集團魯南裝備公司從內涵式發展入手,鼓勵廣大工程技術人員通過技術革新、工藝創新壓縮產品能耗、降低生產成本,2015年以來,該公司技術創新共完成技術、工藝創新項目75項,技術研發項目20項,審報專利10項,工藝創新成果17項,小改小革、“五小創新”成果40多項,平均每個工程技術人員三天完成一個創新項目,一年可為公司節省資金近百萬元。
談到技術降本,剛剛完成ZY12000支架超前支架設計的魯南裝備公司技術中心科技科科長張嚴靜頗有感觸,合同訂單額為1個億的ZY12000支架分為端頭、中間、過渡、超前四種架型,由於阻力大,架型高,客戶指定由北京煤科院來設計圖紙,為了節省設計費用,錘煉研發設計隊伍,打入高端支架市場,公司技術中心憑借多年支架設計經驗,不斷優化設計方案,經過多次與客戶、煤科院協商,最終拿到了超前支架的設計合同,這一項就為公司省去了20萬元的設計費用。
大到圖紙設計,小到工藝工裝改造,魯南裝備公司致力於科技創新、科技降本在生產中的轉化,通過開展員級以上工程技術人員技術創新項目申報,帶動廣大基層工程技術人員立足生產節支降耗、紮根崗位降本增效。今年,在資金異常困難的情況下,為了推進液壓支架深度修理,該公司再製造分公司技術人員通過改造3台報廢車床,自製珩磨頭,實現了報廢車床的“二次上崗”,減少設備投入一百萬元;煤機製造部工藝科為鏜刀杆增加了鏜刀槽和緊固零件,製作出新的鏜刀杆組,實現了一隻鏜刀杆的不同鏜削餘量的二次鏜削,無需換刀及重新校準,提高了鏜削加工的效率和質量,節約資金五萬元。
“2016年,我們還將通過組織廣大工程技術人員進行崗位診斷,找出每個崗位的降本途徑和降本潛力,不斷提升企業降本增效空間。”魯南裝備公司總工程師李福祥認為,“技術創客”不能僅僅隻是工程技術人員,魯南裝備公司將通過“夢想+收益”驅動創新活動,激勵更多懂技術、愛鑽研的職工加入到“創客”隊伍中來,立足崗位降本增效,激發企業技術創新的內在動力活力,為全麵實現全年目標任務提供了強有力支撐,推動企業由“製造型”向“智造型”企業穩步邁進。(魯南裝備王麗娟、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