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井資源儲量管理實施細則(試行)
礦井資源儲量管理實施細則(試行)
第一章 總則
第1條 加強生產礦井儲量管理,正確地統計、計算和真實地反映儲量、采出量及損失量情況,合理開采煤炭資源,提高資源回收率,是華潤煤業(集團)地測技術管理不可缺少的基礎工作。根據煤炭行業《生產礦井儲量管理01manbetx 》,結合我司《技術管理規定》,特製定本實施細則。
第2條 職責範圍
一、煤業公司技術部
1、煤業公司技術部負責全煤業公司所屬的生產礦井的儲量管理。負責按照公司有關規定對區域公司和各生產礦井儲量管理的監督和考核。
2、負責資源儲量轉入、轉出、注銷超過1萬噸以上的地質及水文地質等儲量損失報損的審查。
二、區域公司
1、生產運營部門
積極貫徹煤炭行業儲量管理相關的技術政策,指導、協助所屬各礦井積極製定提高回采率的有關技術措施,合理確定各種煤層的采高,改進采煤作業方法,總結推廣提高回采率的經驗,檢查礦井現場的儲量管理工作。
2、技術部門
⑴、負責全公司的儲量核算、資源回收的管理與監督工作。
⑵、對礦井圈定各級儲量、采出量及損失量的範圍進行審查;負責對礦井各類儲量台帳、圖表、卡片等資料定期檢查;
⑶、負責對礦井上報的5000—10000噸因工作麵地質及生產技術條件變化造成儲量損失的審核;
⑷、及時掌握礦區和各礦井儲量變化動態,監督各礦儲量開發利用狀況,審查 各礦上報儲量數據和編製儲量圖件。
⑸、負責資源儲量轉入、轉出、注銷、超過1萬噸以上的地質及水文地質等儲量損失報損的審查及上報。
⑹、負責按當地國土部門要求進行每年一次的儲量年報工作。
三、礦井
1、生產部門
製定本礦井提高回采率的有關技術措施,具體提供礦井生產各種作業01manbetx ,合理確定各種煤層計劃采高,改進采煤作業方法,研究03manbetx 資源回收現場管理存在的問題,總結提高回采率的經驗。
2、地質測量部門(技術部門)
⑴、合理圈定各級儲量、采出量及損失量的範圍,正確地測量、計算其數量,並分門別類地整理成台帳、圖表、卡片等資料;
⑵、對儲量的變化、轉出、轉入、注銷、地質及水文地質損失按照規定進行測算,申請核減報批。年末彙總填編有關報表上報。對生產部門申報批準後的報損儲量年末進行彙總,填編報表上報;
⑶、合理計算各種損失率,並進行03manbetx 上報;
⑷、負責各種儲量台賬及“三大煤量”等報表的彙總填報工作;
⑸、及時掌握本礦井儲量變化動態,監督礦井儲量開發利用狀況,正確提供有關儲量數據,按時修改編製儲量圖件。
第3條 各礦井地質部門必須配備專職儲量管理人員,人員的數量要符合質量標準化的要求。
第4條 本實施細則自下發之日起執行。
第二章 有關儲量估算的規定
第5條 資源儲量估算
一、資源儲量分類按照GB/T 17766-1999關於《固體礦產資源儲量分類》標準執行。
二、資源儲量估算的基礎依據為當地國土部門審查通過的《儲量核查報告》和《儲量備案證明》。
三、一般規定
1、 煤種分類彙總:按地質報告中各煤層的煤類分煤種彙總。受岩漿岩體侵入影響,因不能分采分運,仍按原相應的煤種分別彙總。
2、 凡分水平開采的礦井,應分生產水平、延深水平和深部水平分別進行資源儲量估算彙總,有多個生產水平的礦井,應分生產水平彙總,如:生產一水平、生產二水平和生產三水平,以此類推。
3、資源儲量估算塊段劃分,凡生產采區或已有批準的采區設計,均應按采區劃分塊段,並進行分采區彙總,沒有采區設計的區域,一般延用勘探地質報告的塊段。
4、煤層傾角小於60°時,在平麵投影圖上估算資源儲量,當傾角等於或大於60°時,則應在立麵投影圖或立麵展開圖上進行估算;煤層傾角小於15°時,可以利用煤層的偽厚度和水平投影麵積估算資源儲量,傾角等於或大於15°時,則必須以煤層的真厚度和斜麵積進行估算。
四、資源儲量估算工業指標
項 目 | 煉焦用煤 | 長焰煤、弱粘煤、不粘煤、貧煤 | 無煙煤 | 褐煤 | |||
煤 層厚 度(m) | 傾角 | ﹤250 | ≧0.7 | ≧0.8 | ≧1.5 | ||
250~450 | ≧0.6 | ≧0.7 | ≧1.4 | ||||
﹥450 | ≧0.5 | ≧0.6 | ≧1.3 | ||||
最高灰分Ad(%) | 40 | ||||||
最低發熱量Qnet,d (MJ/kg) | 17.0 | 22.1 | 15.7 | ||||
最高硫分St,d(%) | 3 |
五、資源儲量估算公式
資源儲量估算塊段是資源儲量估算的最小單位,其公式是:
Q=s×M×d/10000
式中:Q----塊段的資源儲量(萬t,保留一位小數)
S-----塊段的真麵積(m2)
M----塊段內煤層的平均真厚度(m)
d-----煤的體積質量(t/m3)
第6條 可采儲量計算
一、可采儲量計算公式
在各資源儲量塊段中,除了經正式批準不回收的全礦性永久煤柱(工業廣場煤柱、井筒煤柱、井田邊界安全隔離煤柱、以斷層為井田邊界的斷層煤柱、含水斷層的防水煤柱、經上級機關批準不采的“三下”保護煤柱和其它永久性保護煤柱)及井田內斷層、陷落柱等降級煤柱外,其它塊均計算可采儲量,其計算公式為:
Q采=Q×(1-n) ×k
式中:Q采--塊段可采儲量(萬t,保留一位小數)
Q----塊段的資源儲量(萬t,保留一位小數)
n-----地質及水文地質損失係數
k-----采區設計回采率
二、儲量估算中設計回采率和地質及水文地質損失係數參數的確定
1、采區設計回采率的確定
⑴、正規資源儲量塊段的采區回采率必須采用采區設計中設計回采率數據,如設計中無設計回采率數據,則采用國家規定的采區回采率數據計算可采儲量,即薄煤層不低於85%;中厚煤層不低於80%;厚煤層不低於75%;從事建構物下開采礦井、采區或工作麵其回收率按建構物下設計測算,建構物下采煤回采率可根據煤層群賦存狀態分別製定各煤層的回采率。在已確定的建構物下回采率指標未調整前嚴禁超采。
⑵、全礦性臨時煤柱、後期開采的采區上下山煤柱、遺留在老空區的邊殘塊段等,其采區回采率一律按60%計算可采儲量。
2、工作麵回采率的確定
工作麵的可采儲量計算回采率標準:薄煤層不低於97%;中厚煤層不低於95%;厚煤層不低於93%。建構物下開采的工作麵按設計進行測算。
3、 地質及水文地質損失係數
用類比法求得,即用曆年累計實際發生的地質及水文地質損失量計算。計算公式為:
曆年地質及水文地質損失量
地質及水文地質損失係數=-----------------------------
曆年動用量-永久煤柱攤銷損失量
各生產礦井必須分煤係計算地質及水文地質損失係數,凡未開采煤係可采用相鄰礦井相同煤係的數據。該係數每8~10年修改一次,或同修編地質報告一並進行。
第7條 “三下”壓煤量計算
“三下”壓煤即建築物下、水體下、鐵路下壓煤。
一、計算“三下”壓煤量是指在本礦井目前技術條件下需要經過專門研究設計和采取一定技術措施後,才能開采的各類建築物下、水體下、鐵路下的壓煤。凡在本礦井目前開采技術條件下,不需要經過專門研究設計和采取任何技術措施就可進行開采,且對各類建築物下、水體下、鐵路的正常狀況和礦井安全生產無有害影響的煤量,以及資源儲量塊段類型為全礦永久、臨時性煤柱的,均不計算壓煤量。
二、“三下”壓煤量計算要求
1、將井田內各建築物、水體、鐵路的保護範圍填繪到各煤層資源儲量估算圖上;
2、資源儲量塊段的劃分按資源儲量類型以壓煤線為界,將其劃分為壓煤塊段和不壓煤塊段,如重複壓煤可合並或以一個壓煤為主,不得重複計算。
第8條 劃分煤層厚度類型的規定
薄煤層------≤1.3m
中厚煤層--->1.3~3.5m
厚煤層------>3.5m。
第9條 複采的管理規定
複采是指已參加過損失量計算的資源儲量塊段,又進行回采的。凡複采塊段的煤量,隻計算采出量,不再計算損失量,其采出量不參與當期動用量及損失率計算,但參與曆年累計采出量和損失率計算,同時扣除相應損失量。
第三章 資源儲量變動與損失
第10條 為了真實掌握我司生產礦井的資源儲量的真實情況,真正能夠指導采掘規劃和礦井開拓布局及生產接續,各生產礦井資源儲量的增減,必須做到實事求是、資料齊全,並有足夠的工程量證實,數據要準確可靠。
第11 條 采區采出量的計算
工作麵采出量與采區巷道出煤量之和。工作麵采出量計算公式:
Q采(工作麵)=s×h×d
式中:Q采(工作麵)---工作麵采出量(t)
s----實際采空區麵積(m2)
h----實際采高(采高的平均值),不包含厚度大於0.05m的夾矸(m)
d----煤的體積質量(t/
第12條 采區損失量
一、損失量的計算公式。
Q損=S*h*d
式中:Q損---損失量(噸)
S---實際損失麵積(米2),
h---平均損失厚度(米)
d---容重(噸/米3)
二、實際工作麵損失量
1、與采煤方法有關的損失, 包括:
A) 麵積損失
⑴、按設計規定實際留設的小塊煤柱和煤垛;
⑵、刀柱式采煤時,按規定實際留設的煤柱;
⑶、長壁式采煤時,按規定實際留設的帶間煤(指工作麵內);
B)厚度損失
⑴、工作麵內實際留設的護頂、護底煤;
⑵、因煤層頂、底板條件或設備支護高度限製,而丟失的頂、底煤;
⑶、分層開采時,在設計規定範圍內實際留設的煤皮假頂煤;
⑷、采用放頂煤采煤方法時,其工作麵初采、末采及上下端頭“三角區”的頂、底煤。
2、實際發生的落煤損失。指工作麵在回采過程中遺留在老塘內的煤量。落煤損失計算公式:
Q落=s*h*d
式中:Q落---落煤量(噸)
s---平均落(浮)煤麵積(米2)
h---平均落(浮)煤厚度(米)
d---落(浮)煤容重(噸/米3,一般按1.0計算)
3、實際發生的由於不正確開采引起的損失(即不合理損失):
A)、麵積損失 包括:
⑴、工作麵內因冒頂另開切眼造成的損失;
⑵、工作麵內由於水、火等災害造成的損失;
⑶、工作麵內未按規定的開采順序開采造成的損失;
⑷、工作麵未采至終止線造成的損失;
⑸、刀柱、掩護支架等采煤方法,煤柱實際尺寸超過規定部分的損失。
B)、平均損失厚度(米)
⑴、工作麵內未規定留設而實際留設的護頂煤;
⑵、分層開采時,未按層位開采而丟失的煤;
⑶、具備分層條件,但未按設計規定分層開采而整分層丟失的煤量;
⑷、分層開采時,在設計規定範圍外實際留設的煤皮假頂煤;
4、實際工作麵損失量:Q損(工作麵)=Q合理(工作麵)+Q落+ Q不合理(工作麵)
三、采區其它損失量
1、實際發生的與采區巷道布置等有關的損失,為了運輸、通風、安全的需要,允許損失掉的資源儲量。Q合理(采區)
A)、麵積損失:
⑴、由於某種原因,采取措施也無法采出的采區巷道(如運輸巷、回風巷、上、下山、中間巷、溜煤眼等)保護煤柱;
⑵、由於某種原因,采取措施也無法采出的采區之間的隔離煤柱和采區內階段之間留設的煤柱。
B)、厚度損失:
⑴、主要指采區巷道頂、底部丟失的煤量。
2、實際發生的由於不正確開采引起的采區損失Q不合理(采區)。
A)、麵積損失:
⑴、采區內由於違反開采程序造成的損失;
⑵、各類煤柱超過規定尺寸的損失;
⑶、采區內巷道冒頂造成的損失;
(4)、采區內因水、火等災害所造成的損失;
(5)、沒有充分理由而放棄不采的塊段。
B)、厚度損失:
⑴、采區巷道內超過規定尺寸的頂、底煤;
⑵、未按設計規定分層開采,在采區巷道內遺留下來的煤量。
四、實際采區損失量
Q損(采區)= Q損(工作麵)+ Q合理(采區)+ Q不合理(采區)
第13條 地質及水文地質損失
實際地質及水文地質損失,指由於地質構造及水文地質條件複雜,目前技術水平確實無法開采的局部地區的資源儲量。
一、在開拓範圍內,因以下情況而無法開采的煤層或塊段:
1、地質構造極為複雜;
2、煤層極不穩定或處於臨界最低可采厚度的不穩定的薄煤層;
3、水文地質條件極複雜。
二、開采範圍內,由於地質及水文地質條件的影響,在設計或作業01manbetx 中規定留設的安全煤柱或狹小塊段:
1、遇到影響開采的斷層或褶曲,需要留設的煤柱;
2、煤層頂、底板有含水層或含水小窯並有突水危險,經采取措施仍無法解決,從而留設的防水安全煤柱;
3、由於岩漿岩侵入、古河床衝蝕、陷落柱、自燃燒變區等的影響,使局部煤層受到破壞或煤質變差,不能開采,從而留設的煤柱;
4、斷層密集帶、斷層間的狹長塊段或斷層三角煤。
三、在回采工作麵之內或兩道附近,因地質構造或水文地質情況留設的小塊煤柱,可隨月報作為地質及水文地質損失處理。
第14條 全礦性永久煤柱攤銷損失
一、全礦性永久煤柱損失包括:
1、設計規定不回收的工業廣場煤柱;
2、設計規定不回收的主井、副井、風井井筒保護煤柱;
3、設計規定不回收的為全礦井或一個以上采區服務的大巷(集中運輸大巷、主要運輸大巷、總回風道、中央石門、集中下山等)保護煤柱;
4、設計規定的永久性“三下”煤柱;
5、井田邊界等安全隔離煤柱;
6、地麵水係及衝積層或積水老窯的防水煤柱;
7、斷層、封孔質量較差的鑽孔附近的防水煤柱。
二、計算公式
T=(Q+P)×t
式中:T----全礦性永久煤柱攤銷損失量(t)
Q----已開采部分采出量(t)
P----已開采部分損失量(t)
t-----全礦性永久煤柱攤銷損失係數
全礦性永久煤柱量
t=-------------------------------------
資源儲量-全礦性永久煤柱量
三、永久煤柱攤銷的規定
1、凡已正式批準為全礦性永久煤柱的資源量,必須進行攤銷損失量計算,如後期再進行開采的,則按複采處理;
2、永久煤柱攤銷損失量在年末根據全年動用量情況進行處理;
3、全礦性永久煤柱攤銷損失係數要根據各煤層資源儲量構成情況,分別計算攤銷係數,在正常情況下每3-5年修改一次,如遇礦井資源儲量變動數字較大或修改礦井地質報告時,需要重新核算永久煤柱攤銷係數;
4、分煤層計算出礦井攤銷係數和攤銷損失量,分煤層按本煤層動用量逐年攤銷核減。
第15條 損失率的計算,分工作麵、采區、礦井。其計算公式為:
工作麵已開采部分的損失量
1、工作麵損失率(%):=—————————————————————— ×100%
工作麵已開采部分的采出量+已開采部分的損失量
采區已開采部分的損失量
2、采區損失率(%):=—————————————————————— ×100%
采區已開采部分的采出量+已開采部分的損失量
全礦井已開采部分的損失量
3、礦井損失率(%):=—————————————————————— ×100%
全礦井已開采部分的采出量+已開采部分的損失量
第16條 工作麵、采區、礦井實際回采率的計算。其計算公式為:
1、工作麵回采率(%):=(1—工作麵損失率 )×100%
2、采區回采率(%):=(1—采區損失率):×100%
3、礦井回采率(%):=(1-礦井損失率)×100%
第17條 工作麵調查和丈量
一、工作麵丈量內容
1、工作麵長度、推進度、采高、煤層產狀要素、煤層真厚度、夾矸的層數和厚度。
2、工作麵丟失頂煤、底煤及浮煤厚度和麵積。
3、工作麵內揭露的地質構造及出水、自燃、衝刷、火成岩等地質現象。
二、工作麵丈量管理規定
1、在工作麵回采過程中,儲量管理人員應經常進行采出量、損失量方麵的調查和丈量,正常情況下每旬1次,當構造複雜或工作麵推進度較快時,應適當增加調查次數。
2、分層開采的上層工作麵,必須探查下分層煤厚,探查煤厚點的間距應根據煤層穩定程度而定,一般沿走向和傾斜每隔15-25m一個探測點。在探查下分層煤厚的同時,對工作麵的丈量內容應全麵進行丈量,做好記錄、編繪工作麵實測剖麵圖,於當天(最遲第二天)填繪到相關圖紙上。
當下分層出現變薄區時走向要適當增加探測煤厚次數,傾向增加探測點位,提高圈定變薄區的準確性。
3、丈量煤層厚度、采高、丟頂底煤厚度時,一般應選在同一個測點上,點位分布均勻,點距一般10-15m;當煤層不穩定或構造複雜時應適當加密點位。
4、工作麵的浮煤厚度必須實際丈量,不準估算。綜采以外的采煤方法:工作麵浮煤厚度丈量方法是在測點取2m2的麵積,攤平浮煤,量測其厚度;綜采工作麵隨機測量取其平均值。
5、合理與不合理浮煤厚度損失劃分原則:合理浮煤厚度損失在單一煤層和分層底層工作麵原則上不得超過30mm;分層開采的頂層、中層工作麵原則不得超過60mm。凡超過上述厚度的稱為不合理浮煤厚度損失,並分別計算合理、不合理浮煤損失量。
6、工作麵調查和丈量資料必須使用專門記錄本,詳細記錄測量結果,並及時填繪“工作麵實測資料計算卡片”。
7、井下工作麵停采線,須嚴格按采區設計規定的停采線位置給予標定,不得隨意更改。
第四章 其它規定
第19條 當工作麵、采區結束後,須在三個月內提出采後地質總結,總結報告應附圖紙和文字說明(內容詳見附錄二)。當礦井結束時,提出礦井報廢報告,並按規定上報有關上級主管部門審核。
第20條 對申請儲量的轉出、轉入、注銷的申請報告或地質及水文地質損失、儲量報損申請報告要有文字說明其位置、範圍,03manbetx 其原因,要附圖表資料,並嚴格執行審批權限。
儲量變動,年末彙總填報《礦井儲量動態表》,並要在文字說明書中詳細說明變化原因和03manbetx 總結。
第21條 在設計新水平、新采區時要把集中上下山、運輸大巷、回鳳巷等主要大巷保護煤柱的寬度、範圍設計明確。已留設的各類永久煤柱要有明確的範圍等。
第22條 要求申請儲量的轉入、轉出或注銷及地質、水文地質損失或報損,要在儲量損失前30天內提出申請報告。否則,對已構成損失事實再提出報告的按不正確開采引起的損失追究相關責任者的責任。
第23條 對丟失的煤柱和殘餘煤等,要在安全經濟的原則下,積極進行複采,把複采的煤量進行歸登,年末按照規定一並彙總填報。
第24條 分層開采煤層,在開采第一分層時,要配備專人探測煤厚,做好記錄,並繪製出等厚線圖和剖麵圖。
第25條 推廣提高回采率的先進方法,諸如厚薄煤層配采、近距離煤層群聯合布置、對拉和順拉工作麵開采、傾斜條帶式開采、無煤柱開采(薄煤層沿空留巷,厚煤層沿空送巷、跨巷采煤等),積極開展清掃浮煤等工作。
第26條 優化設計,對開采設計和生產計劃應嚴格審查,嚴禁采用丟煤多的開采方法和回采工藝。
第27條 建立丟煤預防通知單製度,發現丟煤苗頭應及時發出預防丟煤通知單,由礦主管部門負責人簽署意見後,報礦總工程師、送施工單位及相關部室。
第28條 提高資源回收率
1、區域公司、礦在編製計劃的同時,編製采區回采率計劃,並以此作為考核指標依據。
2、水平延深和采區設計,必須按照批準的地質資料進行,所提設計報集團公司批準。未經批準地質資料作依據的設計不予審批。在水平、采區設計中,具體核算資源回收率,提出設計回采率指標。
4、礦井生產要根據地質條件因地製宜,選擇合理的開采方式,不得違反開采程序。應積極推廣沿空留巷、沿空送巷、跨采等開采法,從而取消或減少階段煤柱、采區隔離煤柱、上、下山煤柱和大巷煤柱損失,力爭多回收煤炭資源。
5、各礦井應根據煤層賦存條件和開拓方式,合理確定本礦厚、薄煤層;不同煤種、煤質煤層的配采比,做到合理搭配開采,在編製生產計劃和正常生產過程中,不得采厚丟薄,采上分層丟下分層,吃肥丟瘦。
6、工業廣場煤柱不得任意擴大,如因生產需要非擴大不可時,須經煤業公司審批。塌陷區村莊搬遷時,應遷在無煤地帶或已穩定的已沉穩開采區,避免二次搬遷。
7、回采工作麵,必須認真清掃浮煤和采取防崩措施,應列入回采工序。把浮煤回收作為一項主要驗收項目,當浮煤厚度超過規定標準時,不得進行回采、回料放頂工作。
8、各礦井在安全的前提下,應對采區煤柱、大巷煤柱和以往由於各種原因丟棄的儲量進行複采,以達延長礦井壽命的目的。
第五章 儲量管理的考核
第29條 區域公司總經理、技術總監對本區域公司的煤炭資源合理開采和保證全集團公司各類回采率指標完成情況負全麵責任。
礦長、礦總工程師對合理開采煤炭資源和保證全礦井各類回采率指標完成情況負直接責任。對於上報的儲量、采出量、損失量、損失率數據負責。
違反儲量管理規定和審批權限,造成重大儲量損失的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第30條 凡因地質測量工作失誤而造成的不合理損失,由地測部門負責人負責;因設計不當造成的不合理損失或設計回采率指標達不到規定標準,由設計者和審查批準者負責;因生產管理不善和措施不當而造成的不合理損失,由生產管理部門負責人負責;因不按設計和作業01manbetx 施工而造成的不合理損失,由施工單位負責人負責;在采掘過程中,由於地質條件發生變化,按原設計繼續施工造成不合理損失時,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要及時向技術主管部門報告,否則,造成的不合理損失,由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負責;在回采過程中,沒按作業規程施工,造成超規定的頂、底煤和浮煤損失,以及超過規定的煤柱損失,由采煤區隊長和技術負責人負責。
當發生以上不合理損失時,生產礦長或總工程師應及時組織調查,找出丟煤原因和責任者。
第31條 煤業公司將采區回采率作為區域公司和礦井年度績效考核的一項內容進行考核,按煤層厚度製定指標。
區域公司考核指標中煤層厚度和采區回采率的確定辦法:
∑(礦井當年回采煤層厚度的加權平均值×產量) 區域公司煤層厚度=————————————————————————
區域公司的總產量
∑(礦井當年采區回采率的加權平均值×產量) 區域公司采區回采率=———————————————————————
區域公司的總產量
第32條 各礦每月3日前將交換圖和資源儲量報表上報區域公司;區域公司於每月5號前將各礦的儲量報表和區域公司彙總表上報煤業公司。年末報表要附相關圖紙。
煤業公司每年要開展一次資源儲量管理的核查和統計工作。
第六章 儲量報表、基礎台帳、圖紙和原始資料
第33條 儲量管理必備的報表
1、礦井資源儲量彙總表(年報)
2、礦井期末“三大煤量”基礎表(季報)
3、生產礦井儲量動態報表(季報)
4、生產礦井儲量損失量表(季報)
5、月度采出量報表(月報)
6、月度工作麵各種損失分析及損失率報表(月報)
7、礦井、采區分煤層各種損失分析及損失率報表(月報)
以上報表,月報表除月報外,季度要有季度彙總表,年度要有年度彙總表;季度報表除季報外,年度要有年度彙總表。各礦根據儲量損失情況及時填寫報表報區域公司,區域公司報煤業公司。
第34條 儲量管理必備的基礎台帳。
1、分煤層儲量計算基礎台賬;每年度根據變動情況測算修改一次。
2、礦井資源儲量台賬;每年度根據變動情況測算填寫一次。
3、礦井儲量動態數字台帳;每年度根據年度儲量動用情況修改一次。
4、礦井儲量增減、轉出、轉入、注銷台帳;每年度根據年度儲量動用情況修改一次。
5、逐年、逐月采出量台帳;每月末進行測算填寫。
6、月度工作麵各種損失分析及損失率計算基礎台帳;每月進行測算填寫。
7、礦井、采區分煤層各種損失分析及損失率計算基礎台帳;每月進行測算填寫。
8、工作麵、采區開采期末損失率台賬;按年度每個工作麵或采區開采結束後進行測算填寫。
9、礦井永久煤柱及攤銷量台帳;每年根據年報進行測算填寫。
10、礦井“三下”壓煤及動用量台帳;年末進行統一測算填寫。
11、地質及水文地質損失基礎台帳;年末進行統一測算填寫。
12、礦井儲量報損基礎台帳。年末進行統一測算填寫。
以上台賬必須采用計算機處理,除建立紙質台賬外,並要求建立儲量管理數據庫。
第35條 建立健全以下必備的儲量管理圖紙:
一、礦井儲量估算圖(1:2000~1:5000)。
分煤層繪製,內容包括:資源儲量估算塊段的範圍、編號及其估算參數。探明的用紅色,控製的用藍色,推斷的用黃色,預測的用綠色,硫份≥3%的資源用咖啡色表示。若標注損失量的類型、範圍及損失量的,可代替分煤層損失量圖。
二、采區儲量估算圖(1:1000~1:2000),即采區地質說明書中分煤層資源儲量估算圖。
三、工作麵儲量計算圖(1:500~1:1000)即工作麵地質說明書中分煤層資源儲量估算圖。
四、分煤層損失量圖(>1:2000)
在采、掘工程圖的基礎上,填繪以下內容:
1、煤層主要煤柱線,包括各種全礦性永久煤柱線及批準文號;
2、工作麵采空區的範圍,按年度色框注記工作麵回采年度;煤層平均傾角,用小柱狀注記工作麵的煤層全厚、平均采厚、丟失頂、底煤厚度(小柱狀采厚不加黑、丟失頂、底煤厚度加黑)及厚度損失量和落煤損失量數據,單位萬噸,保留一位小數;
3、與采煤方法有關的麵積損失,包括采區階段煤柱、隔離煤柱、采區上、下山煤柱及永久煤柱攤銷損失量用橘黃色45度斜線,不正確開采引起的麵積損失用黃色45度斜線,儲量注銷、報損、地質及水文地質損失用綠色45度斜線,分別填繪損失量範圍、損失量分類名稱、數量和批準文號等,單位萬噸,保留一位小數;
4、修改圖簽、圖例;
5、該圖每年2月底前修改完成。
五、工作麵損失量圖(1:500—1:2000)
在工作麵回采地質說明書平麵圖的基礎上,填繪以下內容:
1、煤層主要煤柱線,包括各種全礦性永久煤柱線及批準文號;
2、按月度用藍色色框填繪回采範圍,注記回采年月、煤層平均傾角,平均煤厚、采厚、丟失頂、底煤厚度及厚度損失量和落煤損失量數據,單位噸;
3、按月度填繪損失量,與采煤方法有關的麵積損失,包括采區階段煤柱、隔離煤柱、采區上、下山煤柱用橘黃色45度斜線,不正確開采引起的麵積損失用黃色45度斜線,地質及水文地質損失用綠色45度斜線,分別填繪損失量範圍、損失量分類名稱、數量和批準文號等,單位噸;
4、修改圖簽、圖例;
5、工作麵回采結束後一個月內提出資料。
第36條 建立三種原始記錄簿。即探煤厚記錄簿、工作麵煤厚調查記錄簿、小煤礦調查記錄簿。要求各礦井記錄時,內容齊全、資料不得塗改,不缺頁;並注明記錄地點、時間、記錄者,按照檔案化要求建立索引、目錄、類別,有順序編號的存放,做到查找方便。
第七章 附 則
第37條 本規定實施細則最終解釋部門為華潤煤業公司技術部。
第38條 本實施細則與煤業公司編製的《技術管理規定》(試行)有衝突的,依照《技術管理規定》(試行)執行。
第39條 上述規定上報的報表和圖紙等資料可以以電子文檔的形式上報煤業公司(生產技術處)。
附錄一:儲量管理報樣表
1、表一:礦井資源儲量彙總表
2、表二:礦井期末“三大煤量”基礎表
3、表三:礦井儲量動態報表
4、表四:礦井儲量損失量表
5、表五:月度采儲量報表
6、表六:月度工作麵各種損失分析及損失率報表
7、表七:礦井、采區分煤層各種損失分析及損失率報表
附錄二:儲量管理台賬樣表
1、分煤層儲量計算基礎台賬
2、礦井資源儲量彙總台賬
3、礦井儲量動態數字台帳
4、礦井儲量增減、轉出、轉入、注銷台帳
5、逐年、逐月采出量台帳
6、月度工作麵各種損失分析及損失率計算基礎台帳
7、礦井、采區分煤層各種損失分析及損失率計算基礎台帳
8、工作麵、采區開采期末損失率台賬
9、礦井永久煤柱及攤銷量台帳
10、礦井“三下”壓煤及動用量台帳
11、地質及水文地質損失基礎台帳
12、礦井儲量報損基礎台帳
附錄三:工作麵采後地質總結
工作麵采後地質總結
工作麵采後地質總結要求采用一圖、一表、一台賬裝訂成冊的形式。一圖是工作麵煤層底板等高線圖;一表是工作麵采後地質總結表;一台賬是工作麵分月采出量、損失量、損失率台賬。
一、工作麵煤層底板等高線圖(1:1000)
在工作麵回采地質說明書平麵圖的基礎上,填繪以下內容:
1、采空區及回采年月,工作麵內煤厚點(一次才全高的注記煤層真厚,分層開采的或丟底煤的用分數式表示,分子為上分層厚度,分母為下分層厚度或丟底煤厚度);
2、清繪實際揭露地質構造及煤層底板等高線;
3、突水地點、突水日期及突水量,煤層發火、瓦斯突出、噴出地點、日期及數量;
4、落煤損失、厚度損失量以及各類麵積損失的範圍和數量,單位噸,指工作麵各類損失合計量;
5、修改圖簽、圖例;
6、工作麵回采結束後三個月內提出資料。
二、工作麵采後地質總結編寫說明(以表的形式)
(一)、概況
1、煤層結構指該工作麵煤層的平均結構,即各煤分層及夾矸的平均厚度,夾矸用括號;
2、丟失頂、底煤情況主要填寫工作麵丟失頂、底煤的範圍、兩級厚度和平均厚度、數量等。
(二)、煤層頂、底板變化情況
1、填寫煤層頂、底板岩性及變化的範圍;
2、煤層偽頂的岩性及變化範圍;
3、下分層再生頂板情況;
4、因大型頂板02manbetx.com 造成人身傷亡及影響回采時間。
(三)、儲量利用情況
1、采勘對比,即回采工作麵相同範圍內的采出量、損失量之和減工作麵提交儲量;
2、各類損失量分析,指該工作麵各類損失量占其總損失量的百分比。
(四)、地質構造
填寫影響工作麵正常回采(指工作麵因構造影響全岩10m左右或另開切眼)的各類構造,如斷層、衝刷帶、變薄帶、陷落柱、岩漿岩等。
(五)、水文地質條件及對回采的影響
填寫回采工作麵各次突水的時間,延續時間和水量,分析其水源,影響回采時間等。
(六)、影響工作麵回采的其它地質因素
指瓦斯突出、噴出等因素及影響回采時間等。
三、工作麵采後地質總結存檔內容
1、工作麵回采地質說明書;
2、工作麵損失量圖;
3、工作麵采後地質總結;
4、工作麵原始記錄本及實測地質資料計算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