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礦東華水泥:開啟全員創新新模式
淄礦東華水泥:開啟全員創新新模式
“一季度我的工作室完成創新項目4項,二季度又申報6個創新項目。”近日,在山東能源淄礦集團東華水泥公司孫德文金牌工人創新工作室,該工作室負責人孫德文向筆者一一介紹他的創新項目。
今年來,麵對嚴峻的市場形勢,該公司積極推動全員創新新模式,他們以8個創新工作室為主要平台,以生產一線技能人才為主體,重點圍繞安全生產、降本增效、節能減排等生產經營難點難題,積極進行技術改造、技術攻關、技術創新和發明創造。並建立“每季度上報一次創新計劃,每季度統計一次創新成果,每半年一次表彰獎勵”的創新激勵機製,激勵全體職工立足本崗創新創效,形成“人人創新、崗崗創效”的局麵。
“創新工作室是創新的重要平台。”該公司總工程師王進虛說。在一季度完成的創新項目中,工作室牽頭完成了15個項目。“團隊中有技師、工程師等專業人才,團結協作,集思廣益,是我們最大的優勢。”陳怡文首席技師工作室負責人陳怡文告訴筆者。一季度,他帶領團隊完成了一線塵降室改無動力鎖風閥、一線煤皮帶稱刮板中間單鏈條驅動改對稱雙鏈條驅動、熟料散裝裝車器下料管改陶瓷內襯管3個創新項目。其中熟料散裝裝車器下料管由普通鐵管改為陶瓷內襯管,大大提高了下料管道的耐高溫、耐熱震和熟料衝刷性,使下料管使用壽命由原來的半年提高到3年,年創效益可達40餘萬元。
“創新激勵機製激發了職工的創新熱情,崗位工最了解設備性能,最能想出點子和辦法。”該公司熟料事業部原料車間主任孫檳最有感觸。一季度他們車間有4項創新都是有崗位工提出並實施的,雖然多是小改小造,但對安全生產、改善工作環境都起到了較好的效果。其中對磨機供料係統物料輸送溜槽的耐磨防衝擊改造效果最為明顯。由於物料輸送溜槽負責輸送石灰石、砂岩等原料入磨入倉的,長時間承受物料的衝刷,磨損嚴重,基本每周都要從內部修複焊補一次,造成人力物力的極大損耗。運行班班長韋傑標提出了根據生產實際,從溜槽內部鑲襯耐磨襯板、懸掛耐磨鋼板、聚酯板修複三種耐磨防衝擊改造方案,並於2月份全部完成19處改造。“至今為止,各處溜槽都運行正常。僅此一項,節省材料費用年就達4萬餘元。”孫臏說
據統計,該公司一季度共完成創新項目30餘項,年可創效200餘萬元。
東華水泥公司:魏少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