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麗:刀剺麵
陝西是聞名全國的麵食之鄉,麵食的種類有幾十種,傳統的做法有油潑麵、刀削麵、岐山臊子麵等等。去年初,習大大來銅川照金革命老老區照金參觀、訪問、看望鄉親,午飯當中的“刀剺麵”引起了習總書記的關注。至此,銅川坊間小丘鎮的刀剺麵紅遍了陝西乃至全國。
四月的銅川,一股暖風吹過,像極了愛人的吻,瞬間驅趕了臉上的寒氣。漫山遍野一片青綠,還夾雜著些許粉色和白色,走在街上、爬上公園,迎麵撲來的是絲絲甜膩,那是花的香味。這樣的四月我喜歡,徜徉在花海的銅川讓我心動,撩撥我心弦的更是那小丘鎮的刀剺麵。
美好的季節,恰逢周末,相約幾個好友前往小丘鎮咥剺麵。
一路芳香,一路樂趣。馬路兩邊的野花競相開放,有紅的、黃的、紫的,她們就如嬌羞的少女,卻又從骨子裏透著靈氣,仿佛能猜透我們的心思,讓人越看越愛,越看越美。友人們被她們的魅力深深吸引,不由自主的下車拍個合影。時間不知不覺就隨著美麗的花朵、嬉笑打鬧悄然溜走。
中午時分,我們來到了小丘鎮路邊的一座剺麵枋,一睹剺麵的 “風采”。走進一家剺麵小店,店裏裝修很有特色,草編涼席被當成吊頂貼到天花板上,竹篾的清香自上而下撲鼻而來,讓人心情頓時清爽起來。收銀台的牆麵上不是我們常見的招財納寶畫麵,而是由幾十把亮閃閃小銀芍拚成的北鬥七星,古樸中透著清新,幾個朋友都被這種裝修風格吸引,發出一片感歎聲。
聽說我們要吃剺麵,服務員推薦了多種吃法,最後我們選擇了剺麵套餐:每人一碗剺麵,一份菜盒,一個土雞蛋。
等待之時,出於對剺麵做法的好奇,我們便走進了廚房,親眼目睹一下剺麵的製作過程。師傅看到我們,特別好客,不厭其煩地向我們介紹,正宗的剺麵做法必須經過五道工序:和麵、醒麵、揉麵、擀麵、剺麵。每道工序看似簡單,卻都有其獨特講究。
和麵要軟硬適中,太軟不易成型,下鍋容易斷;太硬難以烹熟,吃到胃裏又不容易消化,這和麵的軟硬全靠師傅多年積累的經驗,真可謂熟能生巧,實踐出真知。
醒麵對我們這些外行來說比較輕鬆,麵和好後,要等待半個小時左右,我個人的理解是讓麵充分發酵,揉起來更有彈性,吃起來更有勁道。
真功夫都在揉麵裏,力氣一定要大而均勻,麵要反過來複過去不停地揉,每一次用力都要恰到好處,要將有小麵疙瘩的部分融進去,做到光滑如肌。
擀麵大有看頭,一張床板大的案板,擀麵師傅拿著拖把長的擀麵杖,把揉好的麵從一個大麵球一點點擀開,麵一定要擀的薄厚均勻。由此看來,手和胳膊上沒有力氣的人是千萬幹不了此工序的。
最後,終於到了剺麵環節,一把大刀被師傅握在手裏,刀尖順著鋪開的麵一點點拉開,撒上麵粉,防止互相粘連。就這樣,經過五道工序,細長的剺麵就算是做成功了。看著擺放整齊的剺麵,我們對師傅的手藝咋不絕口。師傅不好意思地笑笑說:“做麵一輩子了”。
不知不覺間,帶著麥芽香氣的麵出鍋了,提前做好的各種哨子一勺勺澆在麵上,一碗鮮香可口剺麵端到了桌上,這正應了那句:撈到碗裏疊絲線,挑在筷頭打秋千,吃到口裏嚼不斷,咽到肚裏香半年。刀剺麵果然名不虛傳,真是好吃!
原湯化原食,一碗剺麵,一碗剺麵湯,抵得了萬千山珍海味。吃著美味,也不能忘記節儉好傳統,剩下的食物打包,我們一行吃飽喝足,高高興興踏上了回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