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模風采] 王樹寬:荒漠上走來的科技尖兵
編輯按:
勞動模範是勞動群眾的傑出代表,是最美的勞動者。今年“五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同知識分子、勞動模範、青年代表座談時發表重要講話指出:“廣大勞動群眾要以勞動模範為榜樣,愛崗敬業、勤奮工作,銳意進取、勇於創造,不斷譜寫新時代的勞動者之歌。”同時強調,要在全社會大力宣傳勞動模範的先進事跡,為勞動模範更好施展才華、展現精神品格提供全方位支持。
近年來,集團公司在推進改革創新、提質增效的工作實踐中,湧現出了一大批勞動模範,他們是促進集團公司轉型發展的先進代表和時代楷模。為進一步大力弘揚勞動精神、創業精神和奉獻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知識崇高、人才寶貴、創造偉大的良好氛圍,在全集團掀起深化改革、提質增效新高潮,不斷譜寫新時代的勞動者之歌,集團公司黨委決定,對受到集團公司表彰的2014-2015年度勞動模範集中開展宣傳報道。陝西煤化微信平台開設 [勞模風采] 欄目,陸續刊發這些勞動模範人物通訊,以展現新時代勞動者的新風貌、新貢獻。
荒漠上走來的科技尖兵
每走一步,他都是孤獨的。但在孤獨之中,他的思想卻永遠綻放謎一樣的光華。每走一步,他都是寂寞的。但在寂寞之中,他的內心卻始終快樂享受著取得成功後的巨大喜悅。
----題記
他實在太普通了。隻見他中等身材,40多歲模樣,臉頰瘦瘦的,鼻梁上架著一副眼鏡,目光也算不上深邃。與他見麵,所有的人都不會將他與他所取得的輝煌聯係在一起。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人,硬是在榆林這塊狂風嘶鳴的荒漠邊城,用倔強,用堅韌,用智慧,譜寫了一部盡情揮灑的詩意篇章。在平凡的崗位,他先後取得國家授權專利36項,組織參與實施企業技術創新項目30多項。他就是榮獲集團公司勞動模範、優秀科技工作者、“專利明星”等多項殊榮的陝北漢子王樹寬。
小荷才露尖尖角
說起王樹寬,他的經曆還真有點傳奇色彩。1991年7月,他畢業於延安大學應用數學專業。按理說,建設銀行是一份很不錯的單位。可他就是不安分守己,硬是放著好好的工作不幹,義務反顧地創進了煤化工這個高新技術領域,點燃了更富挑戰的人生旅程。
2006年,他與現任公司總經理楊占標一起,組建了陝西富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並擔任副總經理。公司成立後,發展方向就瞄準了煤焦油全餾分加氫這一煤化工產業發展的前沿技術。在當時,國內真正擁有成熟煤焦油加氫技術的企業寥寥無幾。麵對挑戰,他和他的團隊,聘請省石化廳及大連理工大學的專家教授組織成技術顧問,在煤焦油加氫技術領域開始了艱難探索。
記不清多少個日日夜夜,他經常累倒在枯燥的實驗室裏。也記不清多少個春夏秋冬,他因為過度勞累昏睡在去科研院所取經的車上。有付出就會有收獲。經過與科研院所的聯合攻關,公司先後取得了煤焦油電場淨化、煤固體熱載體快速熱解等專利技術,使公司發展有了技術上的底氣和霸氣。
正是有了這種底氣和霸氣,他和他的團隊沒有止步不前,而是再次揚帆起航,朝著研發“煤熱解煤焦油加氫耦合技術”這個更高的技術目標邁進。曆經近3年的苦苦探索,煤焦油全餾分加氫這一核心工藝技術試驗裝置煤焦油轉換率高達98.3%,徹底打破了專家們關於“煤焦油隻有切割掉370℃以上重組分才能加氫”的傳統理論誤區。
小荷才露尖尖角。2006年11月,投資9.6億元的60萬噸/年粉煤固體熱解、12萬噸/年煤焦油加氫項目在神木錦界工業園區啟動建設。2008年初,項目基礎設計、長周期設備訂貨等工作順利完成。也就是在當年,集團公司從發展的戰略高度以及該項目未來發展前景出發,毅然重組了該公司。
2009年6月,公司12萬噸/年中低溫煤焦油綜合利用項目破土動工。2010年底, 60萬噸/年粉煤熱解、12萬噸/年煤焦油全餾分加氫裝置建成並投料試車。
就這樣,他和他的團隊也由煤化工行業一隻不起眼的醜小鴨,變成了一隻翩翩起舞的白天鵝,引起國內外煤化工行業的廣泛關注。
殫心竭慮抓創新
科技研發領域,他是孤獨的,也是寂寞的。圍繞12萬噸/年煤焦油全餾分加氫示範裝置項目建設,他帶領技術人員跑現場、查資料、做實驗,全力推進項目建設。2012年,12萬噸/年煤焦油全餾分加氫示範裝置投料一次試車成功。經過一年的技術改進, 2013年以來,裝置實現了連續穩定運行,平均負荷率達到114%,煤焦油轉化率100%,液體收率達到98.3%,各項指標達到或優於設計值。
讓時間定格在2013年4月27日--北京。在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召開的FTH科技成果鑒定會上,當鑒定委員會宣布該技術“係世界首創,居領先水平”的認定結果時,王樹寬和他的夥伴們忍不住留下了動情的淚水。是啊,這是對他們6年苦苦探索,無悔追求成果的最高褒獎。
在成績麵前,他沒有止步不前。今年以來,由他主持研發的被業界稱為“FTH二代煤焦油全餾分加氫製環烷基油技術”的重點項目建設也已全麵啟動。該技術采用高壓高效催化劑製取環烷基礎油工藝,彌補了國內稀缺。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如何將技術進步和節能環保緊密結合,也是他堅持不懈研究的課題。無論是在生產現場,還是在攻關會上,總能見到他風風火火的身影,總能聽到他深思熟慮的創意。2014年,根據區域水質特點,他協助研發出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酚油回收技術、廢水預處理工藝。裝置建成後,各項指標達到或優於設計指標,打造出鮮明特色,技術先進,在現代煤化工行業又樹起了新的技術品牌。
麵對各方讚譽,王樹寬靦腆地說:“成績都是大家的功勞,如果沒有員工的理解、包容與支持,自己也不可能取得如此成績。”談到今後的打算,他如數家珍地說,粉煤熱解技術是公司煤炭分質分級綜合利用循環產業鏈的核心技術支撐,針對熱解試車遇到的技術瓶頸,他和他的團隊已研發設計出了除塵設備和工藝路線,打通熱解工業化運行的決勝之役就在“最後一公裏”。
追求卓越傳幫帶
“優勝劣汰是市場的法則。如果一個企業在技術應用上止步不前,在管理上不追求卓越,就難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甚至被淘汰。”王樹寬如是說。
麵對企業發展麵臨的技術創新、質量運行係統化管理,他從深感焦慮。因為他知道,企業所從事的煤化工項目,是國內乃至世界領域的前沿技術。每一道工藝,每一個環節上的設計錯誤或操作失誤,都會造成重大甚至災難性的後果。
由於煤焦油加氫工藝的獨特性,為確保產品質量穩定,保證用戶需求,他與團隊一起,根據用戶對產品的使用需求,先後對預處理生產工藝、加氫工藝、熱解荒煤氣除塵等工藝進行了創新完善,確保了加氫產品質量穩步提高,油品受到用戶喜愛,市場份額逐年提升。
作為技術研發中心的分管領導,多年來,他依托自身豐富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精心打造一流技術研發團隊,每年都製定詳細的工作和培訓計劃,每月定期利用PPT和視頻資料等形式,向團隊係統講解技術故障及其難題的破解路徑等,定期與研發人員一起研討生產環節、工藝路線遇到的製約瓶頸等,先後解決各類問題40項。在他的帶領下,新成立的技術研發中心完成技術攻關課題4項。僅去年,他本人和研發中心團隊就申請熱解及FTH等專利技術4件。
“一枝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圍繞全麵提升員工崗位操作技能,針對一些崗位設備操作不規範的問題,他連續3個月撲下身子,蹲在一線,詳細跟蹤每一個崗位工藝操作流程,掌握第一手資料。在此基礎上,他組織工程技術人員,編製了加氫、熱解等6個崗位的工藝操作規範,確保了工藝操作更加規範,設備運行更加長周期、滿負荷。為係統闡述加氫煤焦油製備輕質燃料油品的原料特點、基本原理、工藝過程、關鍵設備,他與公司高層管理人員一道,合著了《煤焦油製燃料油品》專著。專著一出,就成為煤化工係統員工爭相閱讀的教材。
風物長宜放眼量,技術創新無止境。為讓更多員工投身科技創新的熔爐,今年4月,他和其他科技人員一道,創建了勞模(技能人才)創新工作室。工作室成立以來,就像一塊磁石,始終充滿了科技磁力。工作室裏,他總是毫不保留向員工細致講解工藝操作控製關鍵點,設備運轉應該注意問題等。在他無私的“傳、幫、帶”下,公司一大批技術骨幹、操作能手和技術創新人才脫穎而出。如今,勞模(技能人才)創新工作室已成立公司開展職工技術創新的平台和孵化器。(張光榮 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