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業負債近4萬億 產能過剩行業去杠杆博弈升級
煤炭、鋼鐵等產能過剩行業仍債務壓頂,而在這場萬億級別以上的去杠杆“戰役”中,地方政府和金融機構之間的博弈也進一步升級。
《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多個省份以製訂細則或口頭指導的方式對化解相關行業債務風險作出部署,並試圖通過各種方式對重點幫扶企業注入信用,引導金融機構繼續為其融資。而銀行等金融機構對產能過剩行業普遍實行“嚴控新增、存量退出”的策略,在續作和退出之間,小心翼翼地做著平衡。
典型產能過剩產業的經營狀況還在持續惡化,尤其是煤炭業和鋼鐵業,其利潤持續負增長。以煤炭業為例,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5年大型煤炭企業虧損麵超過90%,行業利潤總額僅441億元,是2011年的十分之一,而負債總額則同比增長10.4%至3.68萬億元,90家大型煤炭企業負債總額高達3.2萬億元。Wind數據則顯示,截至一季度末,39家上市煤炭企業平均資產負債率為59.16%,超過70%警戒線的有10家。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區域之間的煤炭企業的風險差異性也逐步顯現。
“在山西、陝西等地,當前煤炭行業形勢在好轉。但是河南、河北、山東、安徽、江西等東、中部地區一些資源枯竭型、虧損比較嚴重的企業債務風險就相對更高,因為它們資產不行,即便是在供給側改革前提下,減虧的空間有限。”
一位不願具名的03manbetx 機構人士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
業內人士表示,麵對高企的債務風險,地方政府考慮到維護金融環境穩定,傾向於采取循序漸進的、“保”的方式來化解企業債務危機,對於以純粹債務違約的方式來實現市場出清的方式則非常謹慎。山西省日前在全國率先發布《關於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的細則》,提出2016年對山西省屬七大煤炭集團不發生抽貸行為,對有競爭力、有市場、有效益的優質煤炭企業繼續給予資金支持,力爭煤炭行業融資量不低於上年。6月1日召開的山西省屬煤炭企業金融工作專題會再次要求,要政企聯合發力,確保山西七大煤炭企業集團不發生債務違約風險。有消息稱,山西省政府計劃為七大煤炭集團提供350億元增信擔保,並可能出具承諾函兜。
記者了解到,在其他一些省份,即使政府沒有公開發布這樣的細則,也往往會通過私下商議或口頭傳達的方式,要求銀行等金融機構盡量對重點企業進行輸血。“一般都是各地政府金融辦出麵。在貸款方麵,會要求銀行不降貸款餘額,對貸款進行展期,並下調貸款利息。而在債務融資工具方麵,政府則會通過直接注入資產、其他國有企業進行擔保等方式為企業注入信用,保證企業還能續發債券。”一位國有大行投行部人士表示。
不過,在產能過剩行業債務風險逐步蔓延的背景下,金融機構對於產能過剩行業的態度則是在“有保有壓”的大前提下,更為小心謹慎。
華夏銀行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其2016年明確,煤炭、鋼鐵行業表內外授信業務餘額占全行表內外授信業務餘額的比重控製在年初水平。在煤炭、鋼鐵業務較為集中的重點區域,製定“清收一批,轉讓一批,續做一批,重組一批,核銷一批,抵債一批”的分類處置計劃。
招商銀行也表示,2016年其對產能過剩行業執行“摘尖”和“壓退”分類管理策略,通過“客戶名單製”管理,一戶一策,著力退出行業內長期處於劣勢、扭虧無望的“僵屍企業”。央行數據顯示,截至一季度末,產能過剩行業中長期貸款餘額同比下降0.2%,首現負增長。其中,鋼鐵業中長期貸款餘額同比下降7.5%,建材業中長期貸款餘額同比下降10.3%。
“煤炭和鋼鐵業後續新融資基本無望。銀行新增授信額度很難,發債也比較困難,目前可能隻有高風險的信托還會做這類項目。雖然地方政府會有一些指導,但是銀行也會盡量和政府討價還價。尤其是一些小銀行,都在等著大銀行打頭陣。”一位金融機構人士說,此前西部一家產能過剩企業由於地方政府給予其的信用支持不夠,其後續發債都未能通過銀行的內審程序。
在“債轉股”方麵,銀行和政府之間的博弈更為明顯。“債轉股操作中最關鍵的是定價,煤炭和鋼鐵企業本身體量大,財務信息又不盡透明,究竟以什麼價格來債轉股,將是難點。價格太低,政府不樂意;價格太高,銀行又不合算。債都轉了股,政府又失去了對企業的控製權。”上述國有大行投行部人士表示。
上述03manbetx 機構人士也表示,“銀行想給山西煤炭企業做債轉股,但當地政府不是很樂意。煤炭行業好起來的話,最賺的是山西、陝西地區的煤炭企業,現在做債轉股政府是虧的,因為會削弱自己的話語權。而上述東部地區資源枯竭型的企業,當地政府想推債轉股,但銀行不想做。”
博弈還將持續。穆迪大中華區信用研究03manbetx 主管、副董事總經理鍾汶權表示,處理產能過剩行業的債務問題,地方政府都會盡量去挽救和支持本地的企業,但長期來看,地方政府可運用的資源可能會越來越少。(張莫 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