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煤炭領域有良知的專家學者們都到哪去了
如今中國煤炭產業界深陷產能過剩的泥潭,不能不說是業界中“餿主意”疊加的產物——就連我這個具有10年以上井下采煤工作經曆的“煤黑子”都看出來的許多“大大小小忽悠人”的“理論與措施”居然能在中國煤炭產業界橫行,我不得不發出感慨:有良知的專家學者們都到哪裏去了?中國煤炭產業還要讓一些“混混們”糟蹋到什麼程度才可罷休!
且不說曾經鼓吹中國煤炭消費數量將到達到70~80億噸/年的權威預測,也不談中國“煤變油”對煤炭消費需求將達到10億噸以上/年的權威鼓噪……僅就什麼“中國能源賦存特點是缺油、少氣、富煤”這一點,結果為了挖煤,不僅弄得中國大地千瘡百孔,水土流失,在弄成個世界“排碳”老大的同時,也造就成了中國煤炭產能的極度過剩。隨之而來的就是煤炭市場價格的大幅度下跌,中國煤炭生產企業麵臨的困境也就可想而知……
行業脫困,任重道遠
用消減落後產能的方法來減少市場上的煤炭的供應數量,確實是解決目前中國煤炭生產企業困境的最好方法。如何消減煤炭產能的工作,最後要落實到如何鑒定“落後與先進”的分類上來——這不是一個“貼標簽”的簡單過程,而是一個以市場價格為標準進行篩選的過程。換句話來說,就是要篩選出長期能在超低價格環境中仍能堅持為社會做出貢獻的企業,然後再給予應有的回報,與此同時要毫不留情地淘汰掉僅僅投機商業利潤的企業。
當前困境的解決豈可簡單地“一刀切”?
就在大浪淘沙的關鍵時期,“餿主意”又開始在中國煤炭行業現身——不分青紅皂白,不分先進與落後,凡是中國煤炭生產企業按礦井的生產能力一律減產16%的政策不僅出台,還在“力行貫徹”——我不想知道這些政策製訂者、執行者是否具有起碼的哲學、社會科學的基本知識,也很難想象他們具有簡單的經濟學、經營學的頭腦,奇怪的是就連“一個企業生產達不到設計標準,就達不到盈利設想,甚至會虧損、倒閉”的簡單道理都不懂的“混混們”,居然成為中國煤炭產業政策的製訂者、中國煤炭產業脫困的拯救者,更加令我不解的是中國煤炭產業中的院士、博士、經濟學家等等不至於都“逃亡”光了吧。
非逼迫得我們這些挖煤的“煤黑子”用“農貿市場”中最簡單的理論,呼籲“別讓神華、中煤、兗礦等屬下先進的低成本煤礦減產,別把這些先進的低成本煤礦拖垮,鼓勵這些先進的低成本煤礦大大增產,以此進一步降低煤炭的市場價格,使在經濟轉型中的下遊企業運行以及國民生活得以保障,並以此來淘汰落後高成本的煤礦,阻止進口煤炭在中國市場中的橫行……”——到如此境地——不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