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波:莫讓權力監督製約成為“製度作秀”
莫讓權力監督製約成為“製度作秀”
近日,上海市委常委、組織部長徐澤洲在《學習時報》發表題為《努力在從嚴管幹部上走在前列》的文章,其中透露,上海市委從嚴管幹部還有大舉措,這就是“打通八小時內外界限,推廣幹部到社區報到、公示進社區、考察進家庭等做法,深入了解幹部工作以外的生活圈、親屬圈、社交圈,切實把從嚴要求延伸到幹部工作生活全過程”。(6月14日 新華網)
領導幹部的腐敗問題歸根結底是權力監督製約不到位,“八小時以外”是領導幹部違法違紀的“多發時段”,是幹部腐敗的“黃金時間”。由於黨員幹部”八小時以外”的社交圈、生活圈、活動圈錯綜複雜而分散隱蔽,便成為預防腐敗的關鍵環節,也是監督的重點和難點。“八小時以外”絕對不是領導幹部私密的時間,看似平淡無奇的生活圈、社交圈,其實大多更是工作圈權力的延伸和擴張。許多違紀違法的幹部,往往就是因為工作圈之外的小圈子出了問題,一開始小節管不住,最終大節也淪陷。
在全麵從嚴治黨新形勢下,加強對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八小時以外”的監督是否有必要?我想這個答案是應有之義、必然要求。作為領導幹部應該清楚的認識到自己時時刻刻都代表的是國家臉麵、政府形象而不應該片麵的認為“八小時以外”是個人時間、私人天地、組織無權幹涉。小節管不住,大節終淪陷。領導幹部也是人沒錯,但他們同時也是黨員幹部,但他們不能同普通的老百姓化成等號。他們有位、有權,如果管不住,捂不好,這將是權錢交易、權色交易、官商腐敗交易滋生的有機土壤。有權力的地方就要有監督,有權力的個人就要接受監督。因此“八小時以外”應是執紀監督的密集發力時段,而不該成為黨紀規約、執紀監督的空白地帶。
黨紀嚴於國法,共產黨員是有著特殊政治身份的公民,既然舉手宣誓入了黨,就必須犧牲作為普通公民的一部分權利。自八項規定實施以來,打多數黨員幹部能格外注意“八小時以外”的活動,即使是親友之間的家常飯局都會小心處理,盡量避免引起誤會。但少數領導幹部仍心存僥幸,我行我素。利用“八小時以外”,隱蔽性強、流動性大,監督不易等“便利”搞權錢交易、權色交易,如此驕奢淫逸,豈能不出大問題?近年來通報曝光的一些收受禮品禮金、違規公款吃喝、公車私用、大操大辦婚喪喜慶等行為,大都發生在“八小時以外”,教訓極其深刻,讓人深思。如果“八小時以外”權力“霸氣側漏”,進而蔓延到“八小時之內”,將“破紀”變成“破法”,後果將不堪設想。
監督成必然,那落實監督那該從何下手?監督幹部“八小時以外”的業餘生活,不可能像“八小時以內”那樣指望高科技的監控、偵查設備。客觀地講,工作時間以外確實不好監管,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的“社交圈”、“生活圈”監管難度大、薄弱環節多。但監督“八小時以外”也不是隨意的空談,更不是製度的擺設。像上海市委將“推廣幹部到社區報到、公示進社區、考察進家庭”等做法就值得學習和借鑒。製度監督和群眾監督相結合將空洞的監督變成健全的製度、豐富的手段,讓監督更具操作性,更賦實際性。“嚴是愛,鬆是害”打通八小時內外界限,不限時的為人民服務,這是人民喜聞樂見的,將領導幹部亮相於廣大群眾麵前,才能將幹部置於廣大群眾的監督之下,這也是考驗幹部為人民服務的能力和擔當。
“堯為匹夫,不能治三人;紂為帝王,足以亂天下”。監督的網絡織得越密,對於領導幹部而言,越是一種關愛和保護。失去監督的權力會導致腐敗,隻有嚴密監督、創新監督,才能建立前後銜接、左右印證、經緯交織的監管體係,才能擺脫“費力不討好”“製度作秀”的刻板印象,將監督管理做得嚴絲合縫、滴水不漏。(琥珀)
姓名:王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