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綠葉對根的情意——人民網記者專訪鄭州市磴槽集團董事長袁占國
6月17日下午,人民網—中華慈善新聞網編輯部記者專程從北京來到位於天地之中的河南登封,對鄭州市磴槽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袁占國進行專訪。
人民網—中華慈善新聞網記者就磴槽集團的發展之路、公益、環保投入、精準扶貧等方麵進行了采訪。磴槽集團董事長袁占國登封市慈善先進個人、鄭州市慈善先進個人,中華慈善突出貢獻獎先進個人。
袁占國是一個農民的兒子,他從當一名普通的礦工開始,一步一步從科長、副礦長、礦長,再從礦長到擔任集團公司董事長,憑借他堅強的毅力,領導者的魅力,把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鄉村小煤礦逐步發展成為集煤炭、水泥、房地產、物資銷售、教育、金融、旅遊等產業為一體的綜合性企業集團。截止2015年底,磴槽集團在職員工達5000餘名,年產原煤150萬噸,水泥200萬噸,房地產銷售額超億元,年總產值15億元,利稅3億元。累計上交國家稅金約20億元。
二十多年來,袁占國及其他的團隊持續開展公益事業,包括擴修鄉村公路、改善鄉村醫療設施、開展金秋助學、發放救濟補助、加強城市綠化等各種公益活動的資助資金累計近億元。
人民網記者詢問袁占國董事長帶領他的團隊開展金秋助學、鄉村修路、興修水利、改善農村醫療設施、發放救濟補助等一係列公益活動的感受時,他說他自己來自農村,深知農民生活的辛苦,他個人及他的企業正是由於政府和人民的支持才一步步成長並發展壯大,當他個人有能力時,為人民為社會做點付出也不算什麼,也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正如一棵大樹的綠葉,它的成長來自根部的營養,綠葉對根永遠有報答不完的情意。
正因為如此,當袁占國第一次獲得政府獎勵的一輛桑塔納轎車時,他立即變賣掉了轎車,捐助10萬元為老家援建了新校舍,把剩餘的錢發給了職工。
正因為如此,袁占國深深理解農村孩子上學的艱辛,“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要讓孩子上學,改變他們的命運。在一次座談會上,共青團登封市委希望工程辦公室講了全市還有幾十個失學兒童,每年每人僅需400元就能完成小學學業的情況後,袁占國心裏久久不能平靜,當下拍板一次性資助希望工程5萬元,使那些失學兒童重返校園。2001年高招,登封市君召鄉紅石頭溝村王誌陽被哈爾濱工業大學錄取,他的哥哥也被蘭州理工大學錄取。一個窮山溝的農民家庭怎能一下子負擔起兩個大學生的費用?袁占國得知此情後,一次性資助1萬元,圓了王誌陽的大學夢。磴槽村有一個殘疾人叫栗海,家裏3個孩子無錢上學,成為失學兒童,他來礦上找袁占國,袁占國毫不猶豫地決定,以後每年礦上資助栗海1000元錢,保證3個孩子不再失學。由於袁占國關愛失學兒童,關心貧困學子,他愛心助學的事跡也廣為宣傳,2006年秋,袁占國收到一封來自濮陽農村孩子的信,信的內容為家庭困難,手捧通知書卻不能上學。他立即讓那位同學來到企業,了解情況後立即對他進行了資助,順利進入大學。多年來,袁占國累計資助的大學生超過200名。
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懷著對人民的深厚情意,袁占國同時帶領他的企業一同做公益。
1996年,磴槽煤礦捐助40萬元,對大金店鎮公路進行拓寬和整修;2004年,捐助20多萬元為君召鄉援建一所希望小學,投入40多萬元改造當地百姓的飲水工程;2008年5月,磴槽集團向汶川地震災區捐款124萬元;2010年10月,捐助30多萬元改造君召鄉的老年醫療設施,並出資為老年人做體檢;2012年,捐助800多萬元擴修君召鄉村公路。
特別是在2011年登封市慈善總會設立集體及個人愛心基金動員大會上,他以個人的名義向慈善協會簽訂了10年捐贈1000萬元的愛心公益基金。並無償為登封市慈善總會提供辦公場所。
2015年6月,袁占國及他的兩個弟弟袁占欣、袁占軍三人又共同發起成立了登封市第一個村級慈善工作站——袁橋村慈善工作站。該工作站旨在造福鄉親,在袁橋村開展慈善救助工作,他們弟兄三人每年向工作站捐贈幾十萬元用於袁橋村慈善事業。
“我是你的一片綠葉,我的根在你的土地,不要問我到哪裏去,我的心依著你;不要問我到哪裏去,我的情牽著你......”,這是綠葉對根的情意。袁占國來自農村,個人的成長、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民的支持,知恩圖報、回饋社會,他將一如既往將他的企業發展壯大,並將他的愛心廣為播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