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波:“雁過拔毛”式腐敗豈能成為精準扶貧的攔路虎
“雁過拔毛”式腐敗豈能成為精準扶貧的攔路虎
隨著越來越多的扶貧項目和資金下撥到基層,當前發生在這一領域的腐敗風險上升。《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期在多地采訪發現,一些地方基層幹部特別是村組幹部頻頻將“黑手”伸向扶貧領域,使脫貧對象的“獲得感”被嚴重剝奪。除了虛報冒領、截留挪用等涉腐基層幹部慣用的違法手段外,一些“非典型”的“回扣式”腐敗,正在成為基層幹部蠶食群眾利益的新變種,即“給你爭取一碗肉,你得讓我喝口湯”。(6月16日 新華網)
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我黨的重要使命。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關鍵看困難老鄉能不能脫貧。而扶貧資金本作為困難老鄉的“救命錢”,但在一些地方卻變成了少數基層幹部眼裏的“唐僧肉”。從虛報冒領、騙取套取,到克扣截留,再到明目張膽吃拿卡要,花樣倍出的扶貧腐敗將扶貧資金分割蠶食,最終落入這些幹部的口袋。這種“雁過拔毛”式微腐敗逐步呈現出量大、麵廣、隱蔽的態勢,必須引起相關部門高度警惕。
當前我國脫貧攻堅形勢複雜嚴峻。客觀地講我國貧困人口眾多,據不完全統計,截止2014年我國還有7000多萬貧困人口,人口數量龐大,貧困程度不一,要短時間的改變貧困現狀絕非易事。主觀地講中央下發扶貧資金,常常會被一級一級的被截留蠶食,如此“雁過拔毛”式扶貧很難保證扶貧資金專款專用,那扶貧結果使大力打在棉花上那也是必然。眾所周知,脫貧攻堅項目骨頭難啃,帽子難摘,骨頭啃不啃的下,帽子摘不摘得掉,還是要看基層黨員幹部下沒下定決心,理沒理清思路,找沒找準措施,想趁扶貧撈一把,那是思想出現了問題,應予及時糾正。愚公移山誌不是吹出來,隻有咬緊目標,苦幹實幹,才能打贏脫貧攻堅戰,締造人民幸福感。
脫貧攻堅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也在於精準。要精準扶貧就要公開透明,把握真正貧困人數,貧困程度,致貧原因,找準“窮根”,明確靶向,做到真扶貧,扶真貧,才能做到因戶施策,因人施策。但人都容易受到誘惑,扶貧過程中如果幹部執行不透明就會產生暗箱操作,一暗箱操作再加上監督不利的話,那扶貧資金就會是砧板上的唐僧肉任人宰割分食,“為群眾爭取一碗肉,幹部要分一口湯”這種“非典型”的“回扣式”腐敗,不僅成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攔路虎,也成為影響基層幹群關係、損害困難群眾獲得感的重要因素。
毋庸置疑,杜絕扶貧款違法違規行為,靠的是監督和製度。群眾是扶貧政策落實的利益攸關方,應當成為監督基層幹部的中堅力量。而扶貧部門也要盡快完善現行扶貧製度,重點健全扶貧資金的監管機製。從製度層麵增強公開透明,杜絕暗箱操作、封閉運行。更重要的是,紮緊製度籬笆,層層壓實責任,級級傳到壓力,對於“雁過拔毛”的現象,要嚴懲嚴罰,才能真正看住貧困群眾的“保命錢”,才能從根本上減少和杜絕扶貧腐敗現象。(琥珀)
姓名:王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