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要精簡機構、降低工資?山西省國資委已經在做試點……
《關於深化企業三項製度改革的實施細則》對企業三項製度改革進行了具體安排部署。省國資委負責人稱,此次改革的核心是體製機製的創新。《細則》提出,改進工資總額管理辦法。對勞動分配率較高的企業,控製工資總額增長幅度,將勞動分配率控製在45%以內。虧損企業的工資總額和工資水平不得增長。利潤下降較大的企業,工資總額和工資水平應該下降。
用人方麵,重新梳理管理流程,減少管理層級,嚴控崗位職數。重點是嚴控中層管理人員、科隊級管理人員配置總量及設置比例,以2014年超職數專項治理以來目前實際配置為基礎,重新核定公司職能部門、二級單位管理崗位的職數編製,健全完善企業機構設置和各級管理崗位職數編製規章製度,嚴格按程序辦理,杜絕因人設崗,嚴禁超職數配備幹部、超機構規格提拔幹部、超審批權限設置機構,擅自提高幹部職級待遇、擅自設置職務名稱等行為,嚴格責任倒查。
用工方麵,嚴控企業用工數量。全省國有煤炭企業要與國內先進煤炭企業進行對標,加強勞動定員定額管理,嚴格按照產能核定員工數量。對超定員的,要逐步予以消化,力爭到2020年人均勞效比2015年提高20%以上,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省屬煤炭企業應加強對所屬企業用工的控製,製定嚴格的定員標準,製訂減員提質增效計劃,除特殊崗位急需,企業內部調整難以解決的人員外,不得增加人數。嚴格按計劃控製員工數量,到2020年底前人均勞效、噸煤工效比2015年提高25%以上,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收入分配方麵,規範工資分配秩序。企業領導人員不得超標準取薪,不得兼職取薪。對企業現行的津貼補貼及獎金於2016年6月前進行一次全麵清理規範。凡超出國家及我省規定的津補貼標準,一律按國家及我省有關規定執行。對超過企業承受能力,沒有與企業效益和職工工作業績掛鉤的獎金進行規範。堅決杜絕一方麵企業虧損一方麵增加工資獎金。企業不得以安全風險抵押金的名義發放安全風險獎。
短評
三項製度是指用人、用工、收入分配製度。隨著市場經濟的建立和完善,國企三項製度改革取得了明顯成效,但仍然存在著體製不順,機製不活的問題。一是管理層級過多、管理機構過多、管理人員過多、能上難下;二是用工過多、冗員過多,在冊不在崗人員過多、人浮於事、身份固化、能進難出;三是工資收入分配市場化程度較低,與效益效率掛鉤不緊,該高的不高、該低的降不下來;四是考核指標體係不完善,重形式輕獎懲等,嚴重影響了企業活力,製約了企業的發展。
企業三項製度改革,涉及廣大職工的切身利益,涉及企業長遠發展,是內功、慢功、硬功,更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遠功,要蹄疾步穩,切實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同時也殷切希望廣大職工理解改革、支持改革、投身改革,為改革建言獻策。
專家解讀
省國資委企業分配處處長楊毅產
在《關於深化企業三項製度改革的實施細則》中,我省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出了十一條深化改革的措施,重在體製機製創新。主要為:一是瘦身。壓縮管理層級,精簡管理機構,嚴控用人、用工數量。二是健體。優化流程、競聘上崗、陽光招聘、素質提升、加大考核力度、依法依規解除勞動合同等。三是規範。治理“三超兩亂”,對名目繁多,與業績貢獻等無關的津補貼、獎金進行清理,嚴禁以安全生產抵押金名義發放安全獎等。四是安置。對資源枯竭礦的人員進行妥善分流安置,發揮其作用,對自謀職業的人員可協議保留社會保險關係,讓人員分流得順心、暖心、安心。五是調控。將勞動分配率,也就是人工成本占增加值的比例控製在45%以內。改進工資總額調控辦法,在省屬企業所屬企業中擴大自主決定工資總額和周期預算管理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