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礦業大學應用技術學院新聞宣傳工作亮點紛呈——我院新聞中心工作紀實
中國礦業大學應用技術學院新聞中心是應用技術學院團學組織重要的組成部分,主要對應用學院各項活動、黨務工作、學工信息、校園文化建設等方麵的新聞事件進行報道。具體包括新聞采訪、新聞照片拍攝、新聞稿件撰寫、發表,新媒體平台的編輯與推送,校園廣播的錄製與播報。新聞中心緊緊圍繞學院的中心工作,通過校院網站、新媒體平台、廣播的方式,唱響主旋律,打好主動仗,為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工作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一、加強內部建設 促進成員交流
開學以來,新聞中心結合我院學生組織轉型整改的大背景,進一步加強隊伍內部建設,製定了一係列內部管理機製,完善各類規章製度,使部門各成員各司其職、各盡其責,真正做到責任到人、落實到人的工作方法。這樣一來,不僅提高了新聞中心的整體競爭力、凝聚力,更提高了各部門操作管理效率和部員的綜合素質,進而使新聞中心全體成員團結一心做好常規工作,並發掘、采寫好具有我院特色的各類活動。
一直以來,新聞中心堅持雙周例會、新聞采寫分組、稿件撰寫編輯三審製。每次例會,大家都積極發言。新聞部成員主要討論稿件的寫作和拍照的技巧。新媒體則針對微信、微博內容和圖片編輯進行探討。新媒體幹事靳敏晶同學說,加入新聞中心使我對微信公眾平台有了新的認識。之前在微信後台編輯上遇到的問題,通過例會上的討論、學習,已經得到解決。新聞中心負責人李昊飛同學說,新聞中心是一個團結的大家庭,是唯一一個老成員不願走、新成員來了就不想走的地方。新聞中心內部目前建有QQ群、微信群若幹,供不同需求的成員進行線上交流,線下經常舉辦沙龍溝通感情,互動的增多不斷加深彼此的感情,新老成員間的工作交接、經驗分享、創新互通使得新聞中心越來越富有活力。
二、日常工作雖多 始終不言乏力
在日常工作中,不論是學院教學、黨建、學工的新聞事件,還是年級、專業、班級組織的活動。新聞中心的工作人員不僅要去現場拍照,還需要在第一時間撰寫稿件,向全院師生報道。新聞部成員劉貴冬說,每次接到新任務,一定做好準備,提前到達指定位置,現場進行鏡頭選擇。如果按本學年活動時間的平均值來算,每個活動需要兩到三個小時。現場拍照結束後,還需要進行稿件的寫作、照片的篩選,需要一個多小時。這樣算來一個活動從開始到結束,大概需要五個小時。如果活動在南湖校區,那就需要更多的時間。稿件發給指導老師郭佳後,進行進一步修改,才能在院網上發表,而後再對新聞內容進行調整投稿至校網,等待審核與發布。新媒體每周在微信、微博上推送至少三期新內容,這首先是主題內容的討論與敲定,而後就是前期素材采集、中期後台編輯設計、後期維護及管理留言回複等工作。廣播站每周錄音兩次,需要討論主題、自行準備稿件、準點播報等。雖然工作量大,但是新聞中心的同學不言乏力、不言放棄,憑著滿腔熱情和團結一致的團隊精神,時刻保持嚴謹的工作作風,為全院師生服務。
截至目前為止,2015-2016學年我院新聞中心共在院網發表稿件280餘篇,其中學院新聞43篇、黨建在線84篇、學生工作154篇。向學校網站投送並發表稿件90餘篇,向中國煤礦安全網等外網投送並發表稿件200餘篇。微信公眾平台共推送95期,共204條。微博平台發布1614條信息,學生互動850餘次。這些簡單的數字背後離不開新聞中心全體成員的默默付出和共同努力。
三、發掘身邊事例 傳遞青春能量
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基礎上,新聞中心還積極主動發掘身邊的新聞素材。每個學年采訪優秀學子及在各方麵表現突出的同學,是新聞中心的慣例。通過宣傳優秀同學的先進事跡,激發廣大同學向先進學習。本學年,新聞中心先後以“厚德端行,文明修身”、“團學掠影”、“團學快訊”、“崇尚文明,反思修身”、“我的團體我的家,學生組織風采展” 等形式,發掘身邊普通同學和優秀學生的典型事例,在學生中不斷傳遞正能量,增強同學們比學趕幫超的意識,從而對學院的學風建設、學生工作起到了宣傳和推動作用。
目前, “厚德端行 文明修身——學院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活動紀實”、“學生喜入黨,學院寄喜報”、“集思廣益促學風——我院學風建設新舉措”等紀實總結性新聞已在學校網站、組織部網站相繼發表,全麵展示我院學生的青春風采。這些新聞背後是我院新聞中心同學的辛苦采寫與編輯,更是我院新聞宣傳工作不斷前行的助力,用心發掘素材,身體力行傳遞青春正能量。
四、不斷進取向前 逐步提高層次
在新聞中心例會中,指導老師郭佳要求當天新聞當天審核完畢務必在次日發布,以體現新聞的及時與時效性。經過新聞中心成員的共同努力,校院網新聞基本能夠達到今日新聞次日出現的水平,得到了老師、同學們的肯定。
為向全院師生提供更好的新媒體服務,我院新聞中心於本學期初就開始籌劃微信平台認證相關事項。新聞中心李昊飛同學和指導老師經過多方溝通,曆時半個月,我院微信公眾平台通過了官網的審核,認證成功。
微信公眾平台認證後,新媒體同學立即對我院公眾號進行改版,增添了微官網、微校園、小助手等板塊。加強特色服務,以更新穎、活潑的內容吸引同學們。廣大同學還可以在小助手上進行線上投票、失物招領,並在意見箱中發表自己對學院的意見和建議,拉近了老師和同學們的距離,促進了師生間的溝通。經過不斷創新努力,我院新媒體在學校首屆網絡文化節中獲得7項大獎,獲獎內容涉及攝影、微電影、網絡文章等方麵,成績不俗。
五、秉承奉獻精神 幕後默默無聞
當你瀏覽院網、微信平台、微博時,也許會在某個角落看到他們的名字;當你走在校園的路上,也許會聽到他們富有磁性的聲音。但是,你很可能不知道他們到底是什麼樣子。不論是學院、團學組織、年級、班級組織的會議和活動,你隻會看到他們拍照的身影和發布的新聞,看不到的是背後每一個文字的敲打和每一組詞彙的斟酌。
這就是新聞中心的工作人員,他們始終在幕後默默奉獻,用文字書寫此刻今時,用聲音傳遞校園資訊。這離不開新聞中心所有成員對學院的感恩之心,以及對新聞工作的熱愛。新聞中心黃天昊同學在網絡平台說,我們是一群跳舞的孩子,在這個“隱身”的舞台起舞。隻不過,我們不會有台前的掌聲和花朵。我們耐得住寂寞,耐得住駐守幕後,耐著住在默默無聞中綻放光華。心懷學院、積極工作,是每個新聞中心成員的初衷,在未來也將以百倍的努力為學院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今後的工作中,新聞中心全體成員將繼續秉承真實、及時的原則,更快、更好的將信息通過網站、新媒體、廣播等方式傳遞給老師和同學們。真正做到:立足校園,宣傳輿論熱點;服務學院,傳播文化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