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成北京最大電力供應基地
保障首都服務華北
開車行進在廣袤的內蒙古大地,時而可見一簇簇巨型“風車陣”。這些源源不斷提供著清潔能源的風力發電機,已經成為這片土地上除牛羊、草場、蒙古包之外又一道亮麗的風景。
內蒙古能源資源富集,發展能源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傳統能源方麵,全區煤炭資源勘查估算總量居全國第一。新能源方麵,風能資源技術可開發量占全國一半以上;太陽能年總輻射量居全國第二位。
如果說在京蒙區域合作的其他領域中,北京支持內蒙古的色彩更重一些的話,那麼在能源領域的合作中,內蒙古“回報”北京的則更多。內蒙古與北京在能源領域的合作具有很強的互補性,這首先表現在內蒙古的區位優勢明顯,其大型清潔能源基地距離華北、華中、華東等負荷中心約600-1700公裏,是特高壓輸電的經濟合理距離。同時,隨著北京市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的深入推進,對電力、天然氣等清潔能源需求持續增長,這給雙方能源領域的合作帶來了廣闊的前景。據內蒙古自治區能源開發局人士介紹,內蒙古圍繞把自治區建成“保障首都、服務華北、麵向全國的清潔能源輸出基地和全國重要的現代煤化工生產示範基地”的目標,加強推動京蒙能源合作。“十二五”以來,京蒙合作的已投產、在建和擬開工的能源項目共有15項,總投資1417億餘元。內蒙古已成為北京最大的電力供應基地,保障著北京40%以上的電力需求。
如果說在京蒙區域合作的其他領域中,北京支持內蒙古的色彩更重一些的話,那麼在能源領域,內蒙古“回報”北京的意味則更強一些。來自內蒙古自治區能源開發局的數據顯示,內蒙古已成為北京市最大的電力供應基地,保障著北京40%以上的電力需求。
“煤從空中走”
為保障京津冀用電負荷快速增長的需求,內蒙古加快推動國家“西電東送”戰略。截至目前,已建成外送華北電網輸電通道6條,均為500千伏輸電線路,送電能力1500萬千瓦,累計外送電量約8000億千瓦時,為京津冀地區提供了重要的電力能源支撐。
記者近日來到地處內蒙古北疆的錫林郭勒盟,探訪了正在緊張建設中的京能五間房火電項目。據錫林郭勒盟發改委人士介紹,錫盟煤炭資源富集,但這裏的煤炭主要為褐煤,發熱量低,經濟運輸半徑不超過600公裏。和把煤炭銷往盟外相比,將其就地轉化為電力資源更有利於提升當地煤炭資源的綜合利用水平。錫盟正著力提高煤炭向清潔能源的轉化比例,正在建設中的華潤五間房火電機組、京能五間房火電機組交流線路電源點項目,將利用內蒙古能源外送通道,加強與 京津等地的能源供應合作,把過去的“北煤南運”變成“北電南送”,實現“煤從空中走”。
與此同時,內蒙古在煤製油、煤製氣等現代煤化工領域也與北京加強合作,推動區域協作發展,目前已實施的重點項目有兩個。其中,內蒙古大唐國際克什克騰旗年產40億立方米煤製氣項目已於2013年11月投產,項目所產煤製氣全部通過配套克什克騰旗-北京煤製氣管道向北京供氣,累計向北京市供氣12.9億立方米,緩解了北京冬季用氣高峰期供氣壓力,對改善北京地區空氣質量發揮了重要作用。另一個由北控集團子公司建設的鄂爾多斯煤炭清潔高效綜合利用示範項目將在“十三五”期間建成投產,該項目擬通過煤製氣外輸管道向北京供氣,將對保障北京用氣、支持京津冀地區大氣汙染防治發揮更大的作用。
籌建新能源輸出基地
新能源方麵,內蒙古坐擁全國最大的清潔能源基地。其中,赤峰市和烏蘭察布市具有發展新能源的顯著優勢。據內蒙古自治區能源開發局人士介紹,一方麵,這兩地風能和太陽能資源豐富、建設條件好,並且緊鄰京津冀地區負荷中心,線路輸送距離合理,適宜建設可再生能源基地。另一方麵,北京市用電需求較高,為防治大氣汙染,治理霧霾,優化能源結構,70%的用電負荷需要外購,是可再生能源良好的消納市場。
據當地主管部門介紹,中央在《關於印發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的通知》中已明確提出“推動內蒙古赤峰市建設京津冀清潔能源輸出基地”,國家能源局也已將烏蘭察布市作為京津冀地區防治大氣汙染工作中重要的清潔能源輸出基地之一。目前,赤峰市和烏蘭察布市均已編製完成相應的外送新能源規劃報告,規劃建設赤峰市外送北京新能源基地與烏蘭察布市外送北京新能源基地。
京華時報記者劉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