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政府可以通過修繕遺址帶動紅色文化發展
7月18日,文法團委暑期實踐員來到位於江蘇省徐州市邳州市邳城鎮黌廟的邳縣青年抗日救國團成立地遺址。黌廟一直被稱為邳州的孔廟,從古至今在讀書人心中一直有很高的地位,再加上這裏是邳縣青年抗日救國團成立地遺址的所在地,紅色氣息濃厚,所以一直以來黌廟修繕一直是邳城人民的大事。
目前已經有很多市民提請希望邳州人民政府修繕或重建邳城黌廟。解放前,1938年3月,邳縣黌廟高級小學禮堂召開邳縣青年抗日救國團成立大會,選舉出邳縣青年抗日救國團的領導機構,常委委員基本是黨員,栗培元被推選為主任委員。新中國成立,這裏曾為邳縣人民政府駐地東側現糧管所院內,邳城黌廟始建於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廟宇大部毀壞,現僅存大成殿。殿左前側城牆上有魁星樓,高數丈,鬥拱飛角,青磚黛瓦,很是壯觀,文革前已傾覆。由於多年當作糧管所的倉庫,一直保留到今天,但年久失修,岌岌可危了”。
一個國家需要擁有偉大的民族精神,一個城市同樣需要有自己的城市精神。邳州曾是東夷古徐國的都城,這裏曾經是繁盛的東方都會,這裏是中華仁聖徐偃王之都,這裏有燦爛悠久的曆史文化。邳州大墩子遺址、邳州劉林遺址、邳州梁王城遺址揭示了邳州城市文化的厚重,邳州市是東夷文化的原生地,東夷文化的核心思想是仁義,徐偃王行仁義之道治國早於孔孟400年,孔孟之道源自東夷文明,成為中華文化根基。如今通過興建邳州黌廟以振邳州文化根基,帶動紅色文化發展,也是當地政府可以考慮的一條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