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海裏的“浪花”——西露天礦采剝段爆破組工作擷影
煤海裏的“浪花”——西露天礦采剝段爆破組工作擷影
文/攝 首席記者 陶 金
他們每天與雷管、炸藥“親密接觸”卻格外沉著冷靜;他們每天從容不迫地在掌子上、高段下來回奔波,心中卻早已深深烙上了“家”的印記;他們就是西露天礦采剝段爆破組全員。
升起“安全”的帆
“小王,你和小劉先把炮孔量一遍,重點監視北幫滾塊情況。”“佟師傅,你和葛師傅去領取雷管,一定要認真核對雷管編號。”……在西露天礦坑下爆破現場,組長劉濤正在召開工前會。他解釋道:“我在班前會上所講的安全重點,大家夥兒有時聽起來可能會比較抽象,等到了現場再對照各個關鍵點進行提醒,大家就更清晰明朗了。”
下午3點多鍾升坑了。“小張,以後你加工藥包時,距離高段再遠點。”“老李,你今天充填時離掌子邊太近了,下回可得站遠點。”組長劉濤是一名“80後”,他把多年的安全管理經驗總結成了“超前看、慎查檢,班前會上講重點,現場叮囑艱難險,當日總結不過晚”的“四句箴言”,給員工升起“安全”的帆。
撐起“同心”的漿
隨著爆破組的生產任務日漸繁重,加之工期緊、任務重、地質環境複雜、作業條件危險等困難,給爆破作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那麼,如何既能順利完成爆破任務,又能避免人身傷害呢?劉濤、苟晟宇、劉洋等人組成了一支由布孔員、測量員、設計員組成的小分隊,每天提前走現場、做設計、看路線、找重點,直到掌握了現場詳細情況後才允許大家進行作業。
有的路段泥濘濕滑或者形成了斷麵,導致火藥車難以到達爆破區域,大家二話不說,你來我往、鉚足幹勁地用身體把火藥背到爆破區域。他們牢記安全“四句箴言”,將工前會內容對照著班前會重點,有的監護作業,有的加工操作,還有的進行充填。“小王,北幫高段下的四行孔,藥包要拿出來加工。”“老張,千萬要記住警戒時你一定要到東邊安全的掌子上去,做好自主保安……”相互的安全叮囑溫暖著彼此的心,一聲聲炮鳴後露出了滿是汗水的笑臉,他們最終爭取到了順利開展西區搶采工程的寶貴時間。
劃起“傳承”的船
在現場操作上,劉濤想辦法把青年員工與經驗豐富的老員工結成師徒對子,既發揮了老員工們的餘熱,又調動了青工們的學習熱情。
老員工王福生和青工劉洋便是其中獲益良多的一對師徒。28歲的劉洋坦言:“王師傅工作踏實,還把穿孔、放線、裝藥等每個環節的操作重點都毫無保留地教給我,又帶著我到現場進行實際操作來繼續鞏固知識點,促使我快速進步。跟著老師傅學習,我學到了真正的技術,更領悟到了腳踏實地工作的內涵。”
爆破工一般需要工作5年才能達到獨立操作的水平,而有幸得到王師傅教導的劉洋和其他幾名青工也不負眾望,不僅具備了獨當一麵的能力,而且還在集團公司技術比武競賽中一舉摘得了“技術狀元”的桂冠,並包攬了這一工種的前3名。
當你在坑下采場遇到這群可愛、可敬、可親的人時,請一同見證他們用青春撥開的朵朵“浪花”!
圖為爆破組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