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狗万manbet官网 !

煤企真正的短板在哪裏?

作者:網絡轉載 2016-08-23 13:29 來源:網絡轉載

限產並不等於去產能,而漲價也不意味著成本下降,要真正醫治煤炭產能過剩的“痼疾”,還需要更為精準和深入的對症下藥。

  2016年,“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杆、降成本、補短板”是我國經濟工作的五大任務,作為產能過剩嚴重的行業,煤炭、鋼鐵的供給側改革進展更引人關注。回顧上半年,3月份提出產能削減目標和人員安置方案後,社會一度認為其減產過程會荊棘密布、困難重重,不料,僅僅一劑“276個工作日”的藥方,就讓煤炭供給銳減,促使煤炭、焦炭、鋼鐵價格於3月份開始大幅上揚,至6月中下旬,鋼鐵、焦炭價格自高位回落,但是,煤炭價格仍然是動力十足。7月份,各大煤炭企業的動力煤價格再漲15元/噸,7月13日,有港口動力煤價格風向標之稱的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報收417元/噸,較年初的371元/噸上漲了46元/噸,漲幅達到了12.4%。

  上半年的全國煤炭產量及投資數據也十分“靚麗”。6月份,全國煤炭產量2.77億噸,同比下降16.6%;1-6月,全國煤炭產量16.28億噸,同比下降9.7%。1-6月份全國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固定資產投資為1110億元,同比下降34.1%,民間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固定資產投資為656億元,同比下降32.4%。

  數據和現象均讓人恍覺煤炭供給側改革似乎已經成功,之前所有的憂慮都是杞人憂天。但是,不妨再看另外一組數據,據財政部統計,1-5月,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收入、利潤同比繼續下降;煤炭、鋼鐵和有色等行業繼續虧損。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5年大型煤炭企業虧損麵超過90%,行業利潤總額僅441億元,是2011年的1/10,負債總額同比增長10.4%至3.68萬億元;90家大型煤炭企業負債總額高達3.2萬億元。截至今年一季度末,39家上市煤炭企業的平均資產負債率為59.16%,超過70%警戒線的有10家。

  因此,筆者認為,上半年的限產措施取得積極的成果,說明“三去一降一補”的方向是正確的,但是,切勿被眼前的價格上漲“一葉遮目”,忽略了煤炭供給側改革的深層次問題,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限產並不等於去產能,而漲價也不意味著成本下降,要真正醫治產能過剩的“痼疾”,還需要更為精準和深入的對症下藥。

限產是去庫存的手段,應市場主導、因地(礦)製宜、精準實施

  目前主推“276個工作日”,以此縮減所有生產煤礦的產能(產量)的16%,其實是一種限產手段,其直接效果是減少了煤炭的庫存量。6月底,重點電廠存煤可用天數降至17天,創近4年以來新低。重點冶金煤用戶庫存持續維持低位,存煤可用天數位於13天以下,遠低於15天平均水平。煤炭去庫存在下遊和中轉地環節基本完成,庫存已壓縮到較低水平。

  但是,全國整體煤礦庫存周轉效率依然處於低位,1-5月平均周轉天數處於15天高位,高於往年同期水平。產地煤庫存周期天數偏高,說明產地煤市場供需過剩問題依然凸顯。綜合來看,在產量下降、外銷增加的雙重影響下,後期產地煤炭庫存將出現快速下降走勢,全社會煤炭庫存運轉效率將隨之提高。

  未來,在合規合法的前提下,限產的主導應回歸市場機製,由企業根據市場供需來調整煤炭產量,限製和減少成本高、質量差的煤礦產量,合理調節產地、中轉地和消費地的煤炭庫存,順應價格變動趨勢,趨利避害,從而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

去產能的目標和標誌是無效資產的有序退出

  山西省提出在今後5年內將通過“五個一批”著力化解過剩產能,首當其衝是淘汰一批過剩產能,對長期停建、緩建、未開工、資源枯竭和開采高硫高灰煤、災害嚴重、安全開采條件差、扭虧無望的煤礦要按國家政策依法淘汰關停;其次,重組整合一批,減少煤礦和主體數量,提高行業集中度;最後,通過置換退出一批;產能審批核減一批;擱置審批延緩一批,實現壓減存量產能,嚴控新增產能。

  目前,我們並沒有看到低效煤礦的關閉,也沒有上市煤炭公司無效資產的退出,通過限產隻是減少了產能的利用效率,但是,資產依舊存在。反觀國際市場,2015年7月15日,美國煤炭巨頭阿爾法自然資源申請破產保護,這也是美國阿巴拉契亞中心山脈地區繼JW資源公司、西能吉公司和愛國者煤炭公司申請破產保護後,第四家申請破產保護的煤炭公司。2016年4月14日,美國皮博迪申請破產,實現減少整體負債水平、降低固定支出、提高流動性資金的利用。

  即使沒有申請破產的國際煤炭企業也相繼低價出售低效煤炭資產,甚至低至1元,被媒體稱為不及一杯咖啡。2015年,淡水河穀(Vale)以1澳元低價出售澳洲煤礦場;近期,力拓(Rio Tinto)宣布以1澳元出售昆士蘭合資煤礦場的股份。

  既然過剩,總得有人退出,市場競爭的本質是優勝劣汰,其過程必然殘酷。不能是為了粉飾年報,把賠錢的資產還給母公司,主業虧錢,卻依靠投資收益和政府補貼來盈利;也不能是“拉郎配、過家家”,幾家企業組合成一個大集團,主體少了,產能依舊,資產依舊。

  正如國家發改委的領導在7月15日的會議上所言,去產能不能受目前煤炭價格回升的影響。從去產能的進度安排來看,“十三五”的前3年是集中攻堅階段,應完成大部分任務,2016年的目標十分艱巨,要壓減粗鋼產能4500萬噸左右,退出煤炭產能2.5億噸以上。煤炭價格回升應該是提高了企業安置轉崗職工和轉型發展的能力,而不應是貪圖小利,延緩去產能的進度和決心。

  去杠杆的過程中警惕債務危機,防範“多米諾骨牌”式塌陷

  煤炭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由於融資渠道有限,傳統的銀行信貸支持力度有限,為了低成本融更多資金,流行區域內的民營煤焦企業互相擔保。如今在煤炭價格大幅下滑,銀行抽貸斷貸的壓力下,許多煤炭企業出現了債務違約和資金鏈斷裂的風險,由於是相互擔保,所以,一家出事,就會牽涉到眾多企業,甚至許多銀行信托基金等金融機構,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稍有不慎,或許會引發區域性的企業資金鏈斷裂和大麵積的信貸壞賬出現。

  所以,在推進煤炭行業供給側改革的過程中,要謹慎對待企業的債務危機,要區別對待,一企一策,積極探索國有企業“托管”和“債轉股”方式在實踐中的應用,保證關聯企業的正常運營,優先保證債權人和企業員工的權益,幫助企業在正常經營和發展中逐步解決債務問題,嚴防出現群體性事件。

  漲價緩解高成本壓力,煤炭降成本“任重道遠”

  通過一係列政策“組合拳”,與企業利益直接相關的“降成本”任務也取得了積極成效:今年1—5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5.73元,比去年同期下降0.22元;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5.59%,同比提高0.21個百分點。減稅、清費是主要的降成本措施;通過實施煤電價格聯動,下調燃煤機組上網電價、一般工商業電價3分錢/度,從而降低用能成本。

  今年上半年,煤炭價格的攀升有效緩解了企業生產成本的壓力,但是,就其直接生產成本而言,降幅非常有限。而在煤炭的下遊清潔利用環節,由於環保標準日趨嚴格,其達標的成本居高不下。因此,如何通過技術改進,在環保達標的前提下,提高煤炭利用的經濟性,成為下一步改革的重點。

  此外,融資難、融資貴是煤炭企業發展的難題,財務費用高也是煤炭成本高的重要原因。為了幫助企業發展,日前,山西省政府到北京為企業“站台”、“背書”,既體現了政府對於企業的殷殷關切之情,但也反映出煤炭企業負債居高不下、盈利能力低下的現實。以盈利能力最好的山西焦煤集團為例,2015年的營業收入近2000億元,其利潤率隻有0.07%;而省內原煤產量最高的大同煤業(7.280, 0.07, 0.97%),2015年虧損18億元。

  進口煤多為露天生產,生產成本遠低於國內的地下井工礦,而且依靠成本低廉的海運方式抵達中國等目標市場。而國內的煤礦普遍生產成本高,物流運輸成本高,用工人數多,部分國有老企業的曆史負擔重,導致煤炭成本高昂,難以與進口煤相抗衡,自然也就難以通過出口緩解過剩壓力。

  以往國內的煤炭企業習慣通過擴大產量來實現規模效益,利用做加法來降成本。如今在去產能和去庫存的背景下,一方麵通過去財務杠杆來降低融資成本,另一方麵通過剝離、處置無效資產來增加現金流,減員節支增效;再者,通過“債轉股”模式緩解債務壓力,變債主為股東,節約利息支出。

補短板,提高煤炭企業的投資和資產運作能力

  國內的煤炭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多重視生產經營,投資和資本運作關注不夠、能力不足,習慣於粗放式擴大產能發展,隻會做加法,不會做減法,在“資源資產化、資產資本化、資本證券化”方麵還有待加強。具體而言,要構建資源資產化、資本化、證券化的運行機製,要構建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本、資本證券化的管理體製和機製。要積極推進省級產權交易市場與國內外重要產權交易市場對接聯網,促進企業跨區域並購重組,國有產權跨區域流轉,加快資源型企業上市融資步伐。對已經上市的煤炭企業,要植入優質資產,推進整體上市,提升煤炭產業延伸循環的發展和融資能力,推進煤炭延伸產業和循環產業快速崛起和壯大。

  同時,要注意存量資產的處置與變現,加快僵屍企業的退出,通過剔除無效和低效資產,來提高資產的整體運營效率。拖得時間越長,僵屍企業對於優質資產的消耗越大,處理起來問題越多,這也是國外企業為何1元出售煤礦的道理。

  最後,要關注今年中國企業出現的“流動性陷阱”現象,即M2和M1的剪刀差不斷擴大。貨幣供應量分為三部分:M0,M1,M2。M0指流通中的貨幣,M1是M0+單位活期存款,其中主要是企業的活期存款。M2是廣義貨幣=M1+儲蓄存款(包括活期和定期儲蓄存款)。目前,M1已超過44萬億,其中隻有6萬多億元為M0。今年6月末,M2同比增長11.8%,5月末,M2也是同比增長11.8%,去年6月的同比增速也是11.8%,說明M2總體上是比較平穩的。但是M1從去年10月份開始高速增長,一直增長到現在的24.6%。

  流動性陷阱,指的是貨幣供給再增加,也會被貨幣需求所吸收,投資也很難再增加。這種現象反映出企業持幣待投資。大量貨幣流向企業,但是企業並沒有找到合適的投資方向,於是把大量的錢留在活期存款賬戶上。

  煤炭企業也存在這樣的陷阱和困局,不讓新建礦產項目,現有項目還要限產,有的資產還要退出,效益好的企業,富餘資金和未分配利潤沒有投向,隻能在股市和大宗商品的期貨市場上亂串。此時,能否參照日本等企業的做法,利用現在國際煤市的低穀,把資本投向國外的資源,然後用進口煤炭資源彌補國內煤炭供給緊縮帶來的需求缺口,由嚴防死守進口煤衝擊市場,變為用國內和國際兩塊資源來搶占市場,用投資收益來彌補國內市場去產能帶來的虧空。

  供給側改革是新生事物,對於煤炭這種傳統行業而言,更是一種全新的探索,需要企業要有“不破不立”的勇氣,敢為天下先,以“壯士斷腕”之氣魄剔除富餘產能,精打細算降成本,更要轉移角色和思路,生產經營與資本運作並重,國內與國際資源兼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潔程度。

万博全网站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煤礦安全生產網徐州網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