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在日本
七夕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華人地區以及部分受中華文化影響的東亞國家也有過七夕節的傳統。據文獻記載,我國的七夕傳統自奈良時代傳入日本之後,迅速波及日本的文學、宗教、藝術等各個領域。日本雖然自明治維新開始“脫亞入歐”,但在社會現代化的進程中仍注重對傳統節日文化的保護。七夕乞巧的活動在日本一直綿延至今,在形式與內容方麵得到了傳承與發展。
七夕及其傳說大概在7世紀以前即已傳入日本。據日本現存最早的曆史和文學著作《古事記》中“天上織女頸下的玉串兒”的詞句可以推定,當時七夕信仰及其傳說已傳入日本。從成書於奈良時代(公元710年—794年)末期的日本和歌集《萬葉集》中也記錄了大量的七夕和歌,可以推算中國牛郎織女傳說在白鳳時代(公元645年—710年)已傳入日本,到了奈良時代中期宮廷內貴族文人以雅宴的形式吟詩作歌、舉行乞巧活動已蔚然成風。
日本稱七夕乞巧儀式為“乞巧奠”。到了平安時代(794年—1185年),乞巧奠作為重要的年中節慶活動基本因襲了奈良以來的儀式和做法,並僅在宮廷內部舉行。在平安時代的法典《延喜式》中就記載了乞巧的儀式,從中可見宮中的七夕乞巧活動以祈禱織部司中織女們技藝精湛為主。
至平安時代中期,日本文化受唐朝文化影響頗深,因此,乞巧奠也較多地結合了唐朝供奉香花、以五色絲穿七孔針、觀看二星聚會、在庭院做文章等祈願的儀式內容。平安中期的儀式書《江家次第》第八卷中“七日乞巧奠事”詳細地記載了當時舉行乞巧儀式的盛況。宴會上,(天皇)命樂人奏樂,並命文人作文賦詩,時有賞賜,通宵達旦。
從奈良時代至平安時代,宮廷之中,每到七夕命文人作詩成了恒例,由此而積累了相當數量的漢詩和和歌。賦詩的恒例後逐漸發展為麵向夜空的星星祈求作和歌的儀式,平安時代後期的貴族歌人藤原俊成將朗誦和歌作為家業繼承下來,每到七夕都麵向星星作和歌。藤原家族的後代,今日的冷泉家,不僅嚴格地沿襲著古代宮廷貴族懸掛五色絹絲等乞巧儀式,而且將七夕作和歌作為乞巧奠的主要儀式傳承著,他們麵向星星祭壇,朗誦自己作的和歌。
從12世紀末至16世紀末,日本的七夕活動中增添了插花的內容,這是由原來的供奉香花習俗而來。這一時期,也是日本宮廷的七夕節俗活動逐漸向武家社會(武士作為社會統治階級的社會)滲透的時期。七夕這一天會舉行“七遊”活動,公家、武家、僧侶等聚集在一起,將七麵鏡子分別放進七個盛有水的盆子裏,以映射星星的影子;玩與“七”關聯的各種遊戲,如七百首詩歌、七調子管弦、七十韻連歌、七百球、七獻酒等,這些遊戲中的“七”字,明顯受中國七夕節俗中物品都用“數字七”信仰的影響。
至江戶時代(1603年—1867年),隨著“五節供”(將一年中農曆正月七日人日、三月三日上巳節供、五月五日端午節供、七月七日七夕節供、九月九日重陽節供5天定為法定假日)的確立以及七夕節俗逐漸向庶民階層的滲透,七夕乞巧儀式逐漸被民眾熟知並流傳,除了供奉瓜果、香花以外,還包括曝曬衣服和書卷,祈求才能福壽等,乞巧的領域也由裁縫、和歌到書法,逐步擴大。後來,人們又將七夕習俗及傳說與竹飾相結合,由在竹竿上掛五色絲演變為在五色紙上寫下和歌或自己的願望掛於翠綠的竹枝上。到了第二天早晨,把裝飾的竹枝和燈籠一起放到水中,讓其順水漂流,被稱之為“七夕送”,也叫“七夕流”。這種儀式體現了七夕節俗與日本水邊祓禊以及盂蘭盆放燈習俗的結合,而且這種儀式也不隻限於女性。
到了明治六年(1873年)“五節供”被宣布廢除。大多數地方將七夕放到公曆7月7日舉行,個別地方則放在8月7日舉行。改曆後,一些獨具地方特色的“七夕祭”,如秋田縣湯澤的七夕繪燈籠祭、青森縣弘前的眠流祭等,雖失去了原有的季節性特色,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自改曆至今,日本七夕節的節俗文化活動仍然得到了有效的延續和發展,人們仍然在節日裏講述牛郎織女的傳說,體味七夕種種習俗所帶來的樂趣,特別是將願望寫在五顏六色的紙上,再認真地掛在青青翠竹上,那種對生活的美好祈願,在一個共同的時空裏得以集體抒發。
此前,筆者曾到神奈川縣平塚市進行過“七夕祭”的調研。當地“七夕祭”的竹飾號稱日本第一,懸掛的竹飾上不僅繪有牽牛織女的故事,還有其他的日本民間故事、西方民間故事等。商業街上的節日氣氛十分濃厚,街道兩旁設有彩紙、筆墨以及巨大的青竹,男女老少聚集在這裏認真地寫著自己的願望,頗為壯觀。在7月7日當天還會舉行遊街活動,來自學校的學生、機關團體的職員、自衛隊的士兵等各類人群,都會參與遊行活動,他們或跳著歡快的舞蹈,或莊嚴地演奏著鼓樂,享受著節日的快樂。而其中最不能錯過的便是每年經過精挑細選由3位妙齡女孩扮演的“織女”遊行車隊,每到一處,她們都會引起觀眾的陣陣歡呼。據統計,平塚市每年從7月5日至8日4天的節日期間,累計參加活動的人數可達300多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