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二煤礦技術市場 “慷慨收購”創新創效成果
“蔡科長,咱科裏上報的《運煤路衝洗降塵係統》創新成果獲獎啦!”煤質發運科技術員王繼勇帶著這個好消息跑進辦公室高興地對副科長蔡華偉說。
“真的嗎,太好啦,太好啦!”
《運煤路衝洗降塵係統》是該礦自運行內部技術市場以來“收購”的15項優秀創新成果之一。該係統是煤質發運科自主設計、自行施工新運煤路衝洗降塵係統。這裏還有個不得不說的小插曲,為了節約材料費,他們自發網購部分零部件或利用廢舊器材加工製作而成,該係統在原有防塵管路基礎上,外接70米鋼管,焊製了7組固定水炮的支架,沿運煤路段設立7台固定式水炮,在重車衡器兩端各安設了1個鴨嘴式衝塵噴頭,係統采用生活複用水,實現了150米運煤路適時間內徹底衝洗,路見本色,有效解決了上下磅重車輪胎及衡器兩端水泥緩坡積煤問題。此項成果投入使用可年節支累計15萬餘元。
這是自“雙創”活動開展以來該礦又一新的舉措。該礦把技術創新成果納入技術市場管理中,依托技術市場規範運作,本著“申報一個,審核一個,收購一個,推廣一個”的原則,製定下發了《內部技術市場運行管理辦法》,成立了以礦總工程師為組長,副總工程師及各生產科室、區隊負責人為成員的技術市場領導小組,分工程技術類、機電運輸類和管理綜合類三個技術創新成果驗收小組,對基層上報技術創新項目進行論證、評價、考核,專業驗收評審小組則根據該成果取得的直接經濟效益、科技含量、可推廣性分三個等級標準進行驗收、收購和推廣,確保技術創新成果轉化為生產力,有力助推礦井科學發展。
自內部技術市場運行以來,該礦已花費3萬元“收購”優秀創新創效項目15項;征集完成小改小革項目50餘項,創效額度560萬元,有效激發了科技創新在礦井發展過程中的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