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種自留地又耕別人田——田陳煤礦修理廠市場化改革激勵全員自主創效
田陳煤礦機電運輸科修理廠機修車間出現了一個新的氣象,大家都在“搶活幹”,到底是什麼原因呢?這是該礦修理廠打破“鐵飯碗”,取消班組、工種界限,實行工分製,市場化考核,多勞多得,引得許多職工跨崗位找活幹。
有技術才能有飯吃
“以前,電修車間到處堆滿上井待修設備,因為幹與不幹一個樣、修多修少一個樣。設備壞了就從倉庫領新的,自實行市場化考核之後,上井待修設備變得一台難求,有許多職工為了能多爭工分,都跨崗位工種跑到其他的車間搶活幹。”談到市場化運作,修理廠副主任張守營說。
在維修的過程中,由於職工技術水平高低有別,造成了維修數量和工分的不同,如果限定時間完不成檢修任務,剩下工作量則交由其他維修人員進行二次抓鬮,倒逼著職工還要學習其它工種的業務技能,這樣才能多掙工分。
由於修理廠工作全部都是技術工,想要搶活幹必須懂技術,多學一門技術在修理廠內蔚然成風,一些廠點經常會看到一手拿著圖紙、一手拿著工具學習的職工。
“車間檢修工作都是技術活,如果你不懂技術就完不成檢修任務,現在職工們都是自動自發的學習業務,隻懂一門業務工分掙不夠,就吃不上飯,許多職工在不自不覺中就鍛煉成了多麵手。”修理廠車間主任路敦平說。
在修理廠一個職工掌握兩門技能都變得習以為常,更有人能掌握三種以上的技能,成為各個工種的行家裏手。
不僅如此,跨工種學技術的更是大有人在,檢修電工開上了叉車,電焊工學會了電修,倉庫管理員學會了車床加工,這些大跨度的學習技能在別處很難看到,而在修理廠卻很正常。
當問到一些職工為什麼需要學習那麼多技能的時候,多數的回答,為了能多掙工分找活幹必須先學技術。
據了解,修理廠“一崗雙能”職工有20多人,一專多能達到30餘人,隨著技能的提升,帶動維修質量提高和數量增加,除了完成內部維修量,他們還主動承包礦上零星承包工程,通過增加外委修複任務來增加收入。今年以來,加工修複創效達10萬元,外委修複創效30餘萬元。
降成本才能增收入
省下的就是賺來的,降成本就能增加收入。這是該礦修理廠職工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在市場化運作後,修理廠大到耙裝機、絞車、開關,小到螺絲帽、砂紙、棉紗全都明碼標價。
據修理廠黨支部書記華偉說,從車間管理人員到職工的工作量和工資,每天都進行公開,每個人掙多少錢,都能根據工作量計算的一清二楚,雖然有高有低,但公開透明,職工很是信服。
一次工作麵撤除,上井的開關數量很大,雖然電修開關修理最拿手,但修複開關架就是門外漢,更換新開關架就增加成本,為了節省成本,電修工又學會了鉚焊,從此嚐到甜頭,再也不讓鉚焊工修複開關架。
為了提高全員業務技能,修理廠每天安排各工種的技術大拿教授專業技能。由於人員過多,導致出現工學矛盾,為了解決此問題,修理廠每天一個車間安排一名技術大拿進行授課,想學技能的員工必須向技術大拿支付相應的學費,傳授技能在這裏一樣能夠有效益。
職工劉波一個月承包了8個下井維修的工作量,當月增效800多元。
保質量才能保效益
修理廠在進行市場化運作的同時,強化檢修設備的質量關。他們對檢修的每台設備都實行設備檢修“實名終身負責製”。
據路敦平介紹,以前檢修人員隻對設備的主要故障進行修理,對不影響設備運行的潛在隱患蒙混過關,造成質量反彈。現在將設備分工包機到個人,檢修人調離此崗位,此台設備再重新換新“主人”。
該礦修理廠每月檢修機電設備多達兩三百台。為此,他們將不同設備的型號進行劃分,分類型、分號段包機到個人。包機責任人對其包保設備工作原理、安全性能、技術參數、故障查找、維修處理等進行技術專攻,準確判斷設備故障點。在檢修過程中,嚴格執行設備修複流程管理,建立檢修台賬,做到進廠登記、標準檢修、填寫記錄、聯合驗收、入庫登記、下井登記環環相扣。
他們還完善包機維護與聯合驗收實名製“雙向考核”機製,建立修複質量追究製、連帶負責製等製度,加大責任追究、考核處罰力度。凡檢修後周期出現質量問題的,根據損壞情況及影響生產時間,給予責任人100至2000元罰款處理,班組長、質檢責任人負連帶責任,確保設備維修率合格率達到了9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