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礦集團華豐煤礦工會積極為困難職工拓寬就業渠道
新礦集團華豐煤礦工會積極為困難職工拓寬就業渠道
近年來,山東能源新礦集團華豐煤礦工會不斷創新幫扶形式,變“輸血為造血”,不斷拓寬就業渠道,積極幫助困難職工提高就業技能,使之成為增加勞動收入,減少貧困弱勢群體的有效載體。
一是充分發揮“困難職工接待日”主渠道的作用,每逢接待日,礦領導及有關部門都與困難職工群眾麵對麵、口對口、心交心,認真解答和解決職工、家屬提出的上崗要求和困難。對能當場答複和解決的一般問題和困難當場拍板,對牽扯國家和行業政策不能現場解決的問題,耐心細致的向職工解釋清楚,做到了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實。
二是實施“工友創業行動”,在促進就業再就業中堅持話說到、路跑到、心盡到,能辦到的事情一定給職工辦到。如清大公司是成立於80年代的礦區非煤公司,作為依附煤炭主業的非煤產業,在煤炭行業不景氣的大環境下,十幾家權屬公司紛紛破產倒閉、停產關門,600多人閑置麵臨失業下崗。麵對嚴峻的經濟形勢,該礦工會深入開展轉變就業觀念走出去外出創業的宣傳教育,利用多種方式向廣大員工講形勢、講任務,引導廣大員工積極改變就業觀念,積極協調聯係,擴大創收渠道,截止目前,該公司勞務輸出318人,鼓勵自主創業百餘人,創收400餘萬元,走出了適合自身特點的創業之路。
三是持續開展技能大賽。每年舉行職工技能大賽活動,在全礦形成“學業務、學技術、愛崗位、當標兵、做貢獻”的濃厚氛圍,激勵了職工學習成才,培養了知識型、技術型、創新型職工。礦各專業分別組織人員進行業餘培訓學習3000餘人,參加比賽工種培訓1262人。去年9月,通過層層選拔決出124名選手參加了集團公司的7項技能大賽決賽,最終該礦獲得6個單項的第一名。
四是大力推進“勞模創新工作室”創建工作。打造更多的創新團隊,推出更多的創新人才,去年以來,創新工作室碩果累累,完成創新成果200餘項,申請專利6項,3項通過了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鑒定,創經濟效益2000餘萬元。
五是組織舉辦家政培訓班。該礦工會舉辦了母嬰護理師技能培訓家政培訓班,有200多名職工家屬參加了培訓學習,其中30人考取了母嬰護理師資格證。並適時組織了“輸出家政勞務”宣傳教育活動推進會,不僅提高了礦區家庭的生活質量,提升了就業技能,又拓寬了幫扶救助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