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狗万manbet官网 !

舊掛曆背後的老故事

作者:馬關鎖 2016-12-09 22:43 來源:狗万manbet官网

舊掛曆背後的老故事

周末,我在家裏整理前些年收藏的一些舊書報,無意中翻到幾本舊掛曆。翻看著這些紙頁有些泛黃的舊掛曆,那一個個有關掛曆的溫馨故事像過電影一樣,一幕幕浮現在我的眼前。

在我的記憶裏,掛曆是改革開放初期才開始出現的。記得我婚後的那一年年關,我叮囑妻子在河底集上買幾張年畫,因為我家那時住的是土坯房,內牆每年都要裱糊一次,把煙熏火燎一年嚴重損毀的裱糊層撕去,先用漿糊把報紙給內牆四壁來個全覆蓋,然後整整齊齊將在集貿市場上精心挑選購回的年畫貼上去。出乎意料的是,趕集回來的妻子沒有按照我的吩咐買年畫,而是買了一本印有陳衝、劉曉慶、張瑜、龔雪等電影明星藝術照。喜愛花鳥、山水等國畫的我雖然對妻子的鑒賞眼光不以為然,但反之已經買回來了,隻好接受現實將女明星們的藝術照掛曆拆開,按月份順序逐次排開貼在牆上。盡管對妻子購買的掛曆不太滿意,但睡在炕上睜眼就能看到女明星們燦爛靚麗的容顏,畢竟也是一件賞心悅目的事情,我也不再追究什麼。第二年年關,妻子學乖了,這回她不再買那些搔首弄姿的明星掛曆,而是買了一套呂梁山水的攝影掛曆。再往後,掛曆品種就如雨後的春筍逐漸多了起來。到90年代中期,掛曆達到了鼎盛時期,每年一到年底,大小商店的牆上便掛滿了山水、花鳥、名車、建築、風景等各種題材的掛曆,企事業單位也開始在年終購買掛曆,作為禮品贈送給客戶。有一年,我和村裏幾個年輕人承包了附近一家洗煤廠的洗煤工作,年關領工資時洗煤廠的老板硬是把不知是從哪裏要賬要回來的十幾套“高價”掛曆“搭便車”攤派給了大家,整得工友們挺鬱悶的。

這幾套掛曆中,有兩套花鳥畫掛曆,一套為寫意花鳥畫掛曆,一套為梅蘭竹菊工筆花鳥畫掛曆。其中,2000年出版的一套《梅蘭竹菊》金箔畫掛曆最為精致。這套掛曆收集的是一個名叫周以鴻的畫家的花鳥畫係列。畫麵精致臻麗,意境高雅脫俗,無論是花卉、翎毛,無不刻劃入微,纖毫畢露,滲透著強烈的藝術感染力。畫框、底色和部分花草根莖、蝴蝶翅膀、鳥兒翎毛用金箔鑲嵌,可謂高端大氣上檔次,堪稱我掛曆收藏中的“鎮館之寶”。那套寫意花鳥畫,是2008年出版的,為一個名叫史殿綱的畫家的畫作。這套花鳥,清香淡雅,意蘊豐富,文人氣息極其濃鬱,多年來我一直不忍丟棄。來到四通煤礦辦公室工作後,我開始接觸電腦,從網絡上了解到有關掛曆的一些知識和周以鴻、史殿綱等畫家的生平事跡。這才知道原來最初的掛曆其實是一種“討債本”。古羅馬時代,當時社會上有一種專門從事放債業務的人,按月去向債戶收取利息。為方便起見,他們將何月何日某人該還的債和該付的息都記在一個本子上。因為這種本子是以月份為單位,按日期排列,附有記事欄,其記事方法簡便明了,漸漸地被其他行業所借鑒。十八世紀末,香港著名英商太古洋行第二任華人買辦莫藻泉上任後,興建了一家糖廠。1884年他推出一種類似海報廣告式的“月份牌”,用以宣傳太古糖廠的產品。莫藻泉特意聘請設計師關蕙農設計畫麵,內容多為花卉、吉祥人物、福、祿、壽、喜、中國古代天官賜福、迎春接福及仕女圖等。凡購買太古糖者,贈送“月份牌”一幀。後來,許多廠商競相印製免費贈送“月份牌”並不斷改進形式,逐漸演變成為當今的掛曆。國內的掛曆誕生於20世紀40年代。新中國成立後,隨著彩印技術的發展,掛曆也得到發展,新中國成立初期,人民出版社、人民中國出版社等新聞出版單位大都把掛曆當成一種對外宣傳品,文字是中英文,有的全部是外文,畫麵內容有建設成就攝影、祖國風光、古代山水畫和電影劇照等,一般用於對外活動的贈品,對內很少發行,當時對內發行的是年畫。每逢年末歲尾,家家戶戶都要買幾張年曆畫貼在堂屋內,一貼一年,天天都是老模樣。改革開放初期,掛曆開始在市麵上公開出版發行。12個月份,12張不同的畫麵,而且畫麵美觀大方,月月都能給人一種新鮮感。客人來了往往翻一翻,欣賞一番,讚美一番,不僅使客人享受了“美”,而且也使主人心裏美滋滋的,因此,掛曆一上市就受到人們的喜愛。

這套《梅蘭竹菊》畫作的原作者周以鴻,是我國現代著名的書畫家。他出生於書畫世家,外祖父譚祖雲先生是著名的大書法家,與大舅譚少雲、二舅譚小雲號稱“海上三潭”名重一時。父親敬庵居士為上海藝壇及商界名流,與弘一法師李叔同以詩書往來深交二十餘年。由於家族背景與書畫界淵源極深,在家庭的全力培植下,他自幼即由外祖父親自督導書法,由臨摹魏碑著手,兼學各家碑帖,從此奠立了深厚的筆墨基礎,六歲時就能過目不忘、七歲開始飽讀中國古今詩書。十二歲正式習畫,當時許多上海名家如沈一齋、汪仲山、孔小瑜、鄭午昌、張聿光、吳青霞等均為周府座上常客,具有深厚的情誼,所以能不拘門戶之見而傾囊相授。周以鴻畫風貫通古今,兼工各科,融合各家之長而卓然成一大家,開創了中國工筆繪畫的新篇章。周以鴻擅長工筆畫,不僅承繼著傳統,而且用極具創新意識的“雙鉤填彩” 畫法獨步畫壇。用筆工致挺秀,線條流暢自如,刻劃出物象的質量感與空間感。設色瑰麗明朗,典雅而不膩俗,使物象的生態躍然於紙上,展現出清新的麵貌。深厚的功力,更使畫麵產生筆墨罕見的雅趣。他的工筆青綠山水,以精致的筆觸展現出雄奇壯闊的風貌,將水墨和色彩有機結合,使人有置身其中之感。更難能可貴的是他的畫題寬廣,無論是花卉、翎毛、仕女、走獸等,均能刻劃入微,纖毫畢露,且畫麵滲透著強烈的感染力。經曆了數十年的藝術創作過程,晚年的周以鴻,在筆墨的技法上實現了重大突破,筆墨秀潤柔和不見斧鑿痕,設色雅致脫俗而不帶煙火氣,孕含著“天人合一”的妙趣禪機,為收藏愛好者所鍾愛。周以鴻曾在上海、香港、台灣舉辦個人畫展,其畫作先後在美國紐約、南加州、新加坡國家博物館、泰國曼穀、法國巴黎展出,在我國近現代畫壇上占有重要位置。另外那套寫意花鳥畫的作者史殿綱,是我的老鄉——山西臨汾人,現為中國書畫研究會創作研究員、山西傅山書畫藝術研究會理事、山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頡苑書畫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臨汾市書協理事、臨汾市老年大學花鳥畫特聘教師。作品入選山西省花鳥畫展、中國冶金書畫大賽一等獎、新加坡“騰飛杯”中國全國精品書畫創作特等獎、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名人書畫邀請賽金獎、第三屆洪洞大槐樹全國書畫藝術展二等獎、“和諧杯”全國書畫大賽優秀獎等五十多次。1997年舉辦個人書畫藝術展,2002年臨汾電視台曾為他做過專題報道《畫牡丹的人----史殿綱》。作品發表於《中國書畫報》、《中國冶金報》、《中國老年書畫報》、《山西日報》、《山西工運》、《山西老年》、《生活晨報》等十餘家報刊雜誌,入編《世界當代著名書畫真跡博覽大典》、《中國書畫藝術名人作品集》。部分作品傳入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並被國家檔案局等部門和人士收藏。可惜的是,由於前些年我家購買的掛曆都是貼在牆上的,無法揭下來長期保存,大多都損毀了,以致於就留下這碩果僅存的兩套。

來到四通煤業後,我的掛曆收藏中便多了一項特殊內容,那就是企業自行設計的特色掛曆,也就是專版掛曆。四通煤業(其前身是古城煤礦)從2005年年底開始自費設計印刷企業特色掛曆的。企業自行設計印刷發行的第一套特色掛曆,是我的長兄、原古城煤礦礦報編輯馬福鎖設計的。這件事曾以《一份特別的福利》為題,先後在《古礦通訊》、《堯都安全簡報》和《臨汾煤炭報》上發表過。從那年開始,一直持續到2001年為止,煤礦先後共發行過6次12000餘套企業特色掛曆。這些特色掛曆,有的以安全警句為主題,有的以安全謎語為主題,還有的以安全歌謠、歌訣為主題,對打造企業安全文化、提高職工安全意識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記得2008年的那套掛曆中的5月份那一頁,所選的圖片正是我在“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募捐儀式上捐款的鏡頭,給我的印象十分深刻。2010年,我調到四通煤業辦公室後的第一年年底,接到一項特殊的任務。崔有文礦長和工會郭增科主席安排我為煤礦設計一套特色掛曆。接到這個光榮而艱巨的任務後,我先是在一年來各種活動中拍攝的一大堆照片中,按照各月份的重點工作和活動分門別類精心挑選了有代表性、藝術性的幾十幅,由郭主席最後定奪。最後,郭主席一錘定音,在這些照片中選出13幅作為掛曆各月份的背景圖片。接下來,我初步為掛曆擬定了一個主題和設計思路。主題為“和諧四通”,設計思路為以13幅精心挑選的照片為背景,分別為主要領導和煤礦各職能科室撰寫一條溫馨寄語作為每個月的文字內容。在設計思路得到領導的認可後,我立即開始著手按照各單位的工作性質和範圍,為他們“量身定做”溫馨寄語。經過幾個不眠之夜的絞盡腦汁思考、斟酌和推敲,特色掛曆的文字內容終於“呱呱”落地。記得為馬學民總經理撰寫的是:“精細化管理出效益,標準化建設上台階,創新型文化促發展。”為第一副經理、四通煤礦總經理崔有文撰寫的是:“作風在一線轉變,目光在一線聚焦,下井去把問題找,找出問題快改掉!”為礦委會撰寫的是“藍圖繪就,正宜乘風破浪;重任在肩,更需躍馬揚鞭。”為四通二礦撰寫的是:“一線職工三班倒,班班能見礦領導,幹部職工同甘苦,協力架起平安橋。”為郭主席撰寫的是“文藝演出主題明,技術比武練苦功,莫使活動空娛目,應使安全警人心。”為工會撰寫的是:“身處深山活動頻,大家擰成一股繩,職工之家有親情,和諧四通樂融融。”為安全科撰寫的是:“一人遵章一處安,人遵章穩如山,全員參與抓安全,四通根基堅如磐。”為通風科撰寫的是:“職工安危心中裝,儀器就是刀和槍,現場瓦斯勤檢查,要讓職工把心放。”為培訓科撰寫的是:“費盡口舌,搞好培訓,不讓職工有“短板”;絞盡腦汁,創新形式,要使素質真提高。”為綜合辦公室撰寫的是:“給生產保駕,何妨學扛刀周倉,牽馬張保;為安全護航,甘願當伏魔悟空,挑擔沙僧。”為生產技術科撰寫的是:“平平安安出礦井,你也安全,我也放心;穩穩當當把錢掙,妻也幸福,家也溫馨;嚴嚴格格照標準,活也漂亮,頭也高興;認認真真學技能,人也出息,路也暢通。”四通一礦配的圖片是一副職工大合唱的場景,我應景撰寫了一副楹聯:“寸草亦含情,毓一花一葉,欣向九州添錦繡;員工知感恩,彙百人百喉,齊為四通唱和諧。”四通二礦綜采隊配的是百日會戰總結表彰大會的圖片,我為他們應景撰寫的是“幹群同心,打造精品工程;部門合力,強化現場監管;是真金,是錫片,放烈火裏煉;是軟蛋,是好漢,咱會戰中見!”最後,我在封麵頁上又加了一句祝福的話:“山西煤銷集團四通煤業祝煤銷係統全體員工及家人新年快樂,萬事如意!”將文字內容上交郭主席審核。郭主席拿到初稿後,對部分內容進行了調整並與崔有文副經理進行了溝通協商,定稿後交給綜合辦公室小車隊隊長魯建國師傅聯係印刷社,年底前將精心製作的特色掛曆分發給全體幹部職工時,大家對這套掛曆非常喜愛,河底鄉一些領導和七站八所的負責人也紛紛向煤礦索要,到最後竟然供不應求。由於這套掛曆凝聚著我的心血和汗水,所以能幸運地保留到今天。第二年,市公司派來的工會李繁榮主席曾給我提出過為煤礦設計新一年掛曆的意向,但由於未能與礦主要領導達成共識,再加上集團李偉光老師、記者田澤鵬他們已設計出一套大開本掛曆在全集團發行,這個動議便“胎死腹中”。

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互聯網、手機等電子產品還沒發展起來,媒體也不發達。但大家對文化的需求又非常渴望,對外界充滿好奇,再加上那時的農村家庭室內裝修也非常簡單,掛曆正好符合人們的需要。很多人是通過看掛曆,了解了傳統名畫、風景名勝、世界名車、影視明星。後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可以通過手機、電腦等現代工具獲取日期信息,家庭裝修越來越高檔,在牆上釘上釘子掛掛曆已經不現實了,曾經風靡一時的掛曆便逐漸淡出了人們的主流視線。近年來,退出曆史舞台的舊掛曆,在收藏品市場逐漸“吃香”起來,成為收藏界的新門類。一些過去被人丟棄的舊掛曆,特別是出版年份較早、題材比較特殊或紙張品相對精美的掛曆,成為市場熱捧的“香餑餑”,在藏市中身價倍增。

一套套過往的掛曆,講述著一個個美麗的故事;一個個泛黃的畫麵,銘刻著一段段溫馨的記憶。就像一幅活生生的曆史畫卷,老掛曆中折射著時代發展的進程,投影出曆史的滄桑巨變,值得我們永遠珍藏和回味。(晉能集團四通煤業 馬關鎖)

上一篇: 胡文娟:暖陽

万博全网站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煤礦安全生產網徐州網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