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力集團完善培訓體係經驗漫談
人才是企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資源,關係到企業的長遠發展,對於一個企業來說如何把“人”變成“人才”可以說是重中之重。無疑,職工培訓是提高廣大幹部職工整體素質最有效、最快捷的方式。“注重人才,以人為本”,山東海力集團把人才視為公司最寶貴的財富,將員工的素質工程融入企業總體發展戰略之中,建立起一套激發員工活力的人才培訓機製,通過不斷學習和創新來提高經濟效率,使企業獲得了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和效益源泉。
一、企業培訓現狀
企業的“企”字,從說文解字的角度來理解,就是“無人則止”的意思。這裏的人,在企業內部就是那些善於學習,善於思考,能迅速把新知識應用於企業發展的管理幹部、技能型員工,他們是經營發展企業的人才,是中堅力量。從2005年至今,我們立足這個層麵,采用衛星遠程課堂+專家教授麵授的教學方式,圍繞企業和諧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涉及到的戰略、文化、營銷、人力資源、財務、流程管理和組織創新等7個方麵的內容,強力推行了企業內部培訓工作。截至目前,集團每年100多名學員累計收看衛星課程50天次,專家麵授4天次,學員平均累計完成課堂筆記300頁,心得體會10篇,業務知識考試10次,先後有40名學員被評為優秀學員,共獲得獎金4000元,並在集團內部報紙和宣傳欄上表揚。同時,對培訓的知識觀點我們及時總結,編訂成冊,供職工溫習提高。冊子共分兩大部分,一部分老師的觀點,計三百餘條;第二部分學習心得摘錄,計五十餘條。通過認真開展一係列有效的學習活動,廣大員工的工作技能和整體素質均有了很大提高,集團的競爭實力和發展潛力得到有效提升。比如,集團提報的《以文化贏得未來》、《以信息化促進企業跨越發展》、《加強黨建文化促進企業發展》、《創建學習型企業 永葆基業長青》等論文先後被省市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經貿部門和企業聯合會等部門評為優秀文化創新成果。可以說,目前在企業內部打造學習型團隊、爭優學習型員工已蔚然成風。正如企管高飛同誌說的“通過學習培訓,使我深刻體會到不斷加強學習的重要性,不學習就如井底之蛙,不學習就不能以更高的素質盡職盡責”。也正如經濟學家和管理專家所說——“比別人覺得更快、更好,是未來唯一持久的優勢,學習型的企業是未來成功企業的模式”。因業績突出, 2008年,集團公司被授予“山東省企業教育培訓先進單位”稱號,2012年,被授予“山東省企業文化建設十佳單位”。 同時,公司董事長被授予“山東省企業文化建設十大模範”榮譽稱號。
二、主要做法
一是健全組織機構,完善軟硬件設施,打造一流的培訓平台
人才成就企業,知識創造未來。海力集團的領導深深明白企業人才培訓的重要性。在2004年,公司就成立了由董事長任組長,總經理任副組長,有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企業教育培訓工作領導小組。為保證培訓效果,公司把培訓學習的成績與晉級、晉職和評選優秀先進掛鉤,實行一票否決權。形成了有領導、有機構、有分管領導經常抓,有辦事機構專門辦理落實,有專職人員負責日常工作的局麵,以及以領導責任製為主體的全方位、多層次的責任製體係。通過教育培訓,企業的精神風貌煥然一新,員工的認同感和凝聚力空前增強。同時,加快了硬件設施的完善,2005年集團在現有音響設備的基礎上,根據工作需要,投資10萬餘元新上了衛星接受器、投影儀、電腦等培訓設施,為把培訓工作真正落到實處提供了必要的物資條件。2010年,集團又引進了聚成網絡商學院,這種創新的模式打破了時間與空間局限,為職工隨時提供所需要的課程,能夠更快的提升職工綜合素質,最大限度地滿足企業快速發展的需要。海力集團在線商學院的成立,標誌著員工學習和培訓邁向了新起點,走上了新的高度。2013年是公司培訓提升年,在研究經費預算時,公司董事長提出,教育培訓經費可以不受預算限製,可根據實際需要報批經費,為企業教育培訓工作的深入開展提供了更加有力的經費保障。
二是確定時間、地點、培訓對象,明確培訓課程及方式
集團培訓時間是周六全天,地點是集團電教室,培訓對象主要包括集團公司高管級領導、機關管理幹部、集團公司安全生產係統部分管理幹部、同創和康利爾兩家子公司所有中層及中層以上管理幹部共計120餘人。在籌備過程中我們先後派人到北京、濟南、濱州等地學習先進的培訓管理經驗,在幹部員工問卷的基礎上,經多方論證培訓實話方案,引進了華企在線培訓係統。集團充分依托“華企商學院”的培訓資源,麵向中、基層管理人員和普通員工的培訓需要,增設通用和崗位培訓課程,崗位課程涵蓋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營銷管理、生產管理、戰略管理等7大精品模塊課程。課程采取點麵結合的教學方式,通過體係化的通用培訓和全方位的崗位培訓,提升了員工的職業素質和職業技能。同時,為師培訓形式多樣化,2004年以來,集團還依托高校豐富的教學資源,先後與山東大學、山東科技大學等多所院校建立起校企結合的人才培訓基地,針對符合有關條件的員工,實施“人才拔高工程”,采取送出去“學”和請進來“教”的方式,進行定向培養,穩定輸入,培養出一大批忠誠並支撐企業現實和未來發展的核心人才,有力保證了海力集團快速發展的需要。此外,我們還增設了員工思想首先培訓課題,利用電影、記錄片、企業文化圖片等音像資料加強對員工愛國主義、敬業精神、團隊意識等方麵的教育,這樣不但豐富了培訓內容,也提升了培訓檔次,受到了所有學員的一致好評。
三是健全學習機製,克服工學矛盾,提高學習效果
自從開展培訓以來,集團員工精神麵貌大為改觀,已基本實現從 “要我學”到“我要學”、從工作忙沒時間學到“工作中學習、學習中工作”、從階段性學、被動性學到“終身學、主動學”的轉變,學習活動不斷呈現出新的生機與活力。這完全得益於我們建立的三個學習機製:
1、建立有序的上課機製。主要由培訓辦把好三個關口。一是組織學員報名並建立學員檔案。按照“分頭組織、歸口管理、落實責任、強化考核”的思路,我們確定集團公司高管級領導和機關科室學員由企管部牽頭組織,安全生產係統由綜合辦牽頭組織並任責任人。各相關責任人將本單位符合培訓條件的學員情況(主要包括姓名、年齡、學曆、職務等基本情況)、上課考勤情況、作業完成及考試考核情況建立檔案;二是做好課件的整理及學習資料的發放工作。我們在培訓公司的指導幫助下,按照課程進度把相關的學習資料進行了彙編,同時根據學員簽到情況發放到學員手中;三是彙總好作業完成及考試考核結果。我們規定每一個課時結束後,學員都要及時將課堂布置的作業完成並交至企管部,每一門課程結束後,企管部都要會同培訓公司擬定考試試題並組織學員進行考試,同時將兩個結果進行歸檔。
2、建立規範的請假機製。完善請假手續,嚴格課堂紀律,是確保培訓效果的重要前提。為此,我們要求在培訓過程中所有學員原則上不能請假,確需請假的應以書麵形式按有關程序辦理,那就是集團公司高管級領導請假由董事長批準;集團中層管理幹部請假由單位分管理副總批準,一般管理幹部請假由本單位主要負責人同意後報分管理副總批準,所有請假人員的請假申請應在開課前一天報送培訓辦備案;確因特殊情況無法按時聽課又沒辦理請假手續的,要在每一課時結束後的三天內按照請假程序辦理書麵補假申請並交至企管部。沒有辦理請假手續,事後又沒補假申請的,一律按曠課處理。無論請假與,所有學員均須參加每一門課程的結業考試。
3、建立有效的考核機製。一是關於課堂紀律的考核。該項考核由黨辦牽頭,督察辦、公司辦、企管部參與,企管部落實,對學員出勤和課堂現場情況分別考核。應到學員(應到學員人數=實到學員人數+請假學員人數)沒有覆行請(補)假手續的,每曠課一個學時,扣當事人20元;因相關責任人組織不到位而影響學員出勤的,每次每人扣相關責任人20元。課堂現場按學員簽列記錄是否齊全、學習資料是否完備、接受信號是否清晰流暢等方麵,每欠缺一項從而影響學習效果的,扣企管部負責人20元。二是關於作業完成和考試結果的考核。該項考核由企管部牽頭,黨群、督查辦、公司辦參與,企管部落實。根據課程要求,學員每少完成一次作業,扣20元;每一門課程結束後的學員考試情況由企管部組織在公司範圍內張榜公布。同時,對考試不及格學員,每門課程每次罰款50元,企管部因組織學員作業完成和考試不力從而影響學習效果的,每一次扣企管部負責人20元。以上考核情況均納入集團公司每月一次的工作目標責任製考核範圍,並在考核會上予以兌現。
三、心得體會
在培訓工作中,我們深深體會到:
一是培訓工作必須明確目的意義,企業高層要站在實現企業跨越發展的高度上來理解支持培訓工作。從大的方麵講,企業開展培訓工作順應了社會進步,緊跟了時代步伐,有利於增強工作創造力,提升核心競爭力,從小的方麵看,學習對個人而言,也可能是一種提升人的境界、擴展人的心胸、曆練人的意誌、體會生命意義較為有效的途徑和方法。基於這種認識,我們海力集團不僅把培訓工作看在眼中,更是抓在手中,放在關乎企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的大局中來謀劃,黨政領導班子不僅在精力上關注,在辦公經費、辦公設施等物質上也舍得投入。董事長馮振山同誌、紀委書記工會主席張軍都在日常工作比較繁忙的情況下,仍然擠出時間和所有學員一起聽課、做筆記,和專家教授互動探討解決影響企業發展的實際問題。所有這些,都促進了培訓工作有序、有效開展。
二是學習內容必須堅持學以致用、學用相長,做到學有所得,用有所成。毛澤東同誌講,如果你能應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觀點,說明一兩實際問題,那就要受到稱讚,就算有了幾分成績,被你說明的問題越多,越普遍,越深刻,你的成績就越大。胡錦濤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指出“學習的目的全部在於運用中,隻有指導實踐相結合。才能把理論學深學透。”學習的過程就是挖掘潛能,提高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因此,在組織培訓工作中,我們注重引導學員要盡快把學到的知識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形成新思路,謀劃新舉措,解決新問題,促進和推動企業的發展。
三是學習方法必須堅持規定動作和自選動作並重,力戒學習上的不著邊際和邯鄲學步。把規定動作和自選動作結合起來,堅持一手抓規定動作,明確學習必須完成的硬任務,硬指標,圍繞學習目標,做好學習的長效安排部署,我們反對學習上的假大空,認真抓好課堂聽課、課後作業、考試考核等主要工作環節,又要一手抓自選動作,每位學員都要立足各自實際,根據自己的學習需求和實際願望,製訂個人學習目標,不能人雲亦雲,而應把自已從事的工作當作學問來研究,把工作的程看成學習的過程,通過對工作成效和工作過程的反思進行學習,最終形成從思進思學思幹 “多點開花的局麵”。
四是學習製度必須堅持實行軟和硬並用,做到以一貫製,不走形式,保證效果。為確保培訓工作規範化、係統化、實效化,必須要實行建立硬性的約束製度,來促進柔性學習機製的形成。一要建立領導責任製。我們規定各單位一把手要對本前段時間的學習活動負總責,領導班子成員對分管理的部門、科室負責,形成一個責任明確、職責清晰的領導機製,為學習活動提供組織保障。二要建立領導幹部帶頭學習機製。老子曾說過,“聖人欲上民,以其言下;欲先民,以其身後之”在培訓活動中,我們提倡領導幹部要帶頭學習,以實際行動做好表率,做學習致用,用有所成的模範,以學識人格等非權力因素影響人、教育人、感染人。三要建立激勵約束機製。主要是利用公司製定的相關政策,以此來增強學員學習的緊迫感和自覺性,形成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的濃厚氛圍。
不積跬步,無以致千裏。在持續不斷的培訓學習中,集團全員的創新能力得到極大提高,心智模式得到了極大改善,學習力得到了極大提升,凝聚力空前增強,全體幹部員工的精神麵貌也隨之煥然一新。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形勢下,集團的人力資源不僅滿足了企業經營發展的需要,而且通過員工整體素質與能力的提升,有效降低了用工總量,取得了勞動生產率、員工人均工資持續增長的良好勢頭,有力地促進了企業全麵發展壯大。因表現突出,企業先後獲得“中國最具成長性企業”、“第二屆中國改革十大先進集體”、“2009年度中國誠信企業”、“中國學習型組織十佳單位”、“全國煤炭企業標準化礦井”、“山東省管理創新優秀企業”、“山東省自主創新型企業”、“山東省文明單位”、“三個代表”宣教基地、“山東省企業文化建設十佳單位”、“山東省製造業信息化示範企業”、“山東省現場管理樣板企業”、“低碳山東風雲榜貢獻單位”、“山東省明星企業”、“泰安市管理創新十佳企業”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