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狗万manbet官网 !

夢裏那鍋“五豆粥”

作者:馬關鎖 2016-12-30 21:19 來源:狗万manbet官网

夢裏那鍋“五豆粥”

日月如梭轉,時光似水流。在山鄉空氣中四處彌漫的濃香中,2016年已不經意間進了臘月。我似乎聽到了新年匆匆的腳步聲。披著一身風雪,它從刺骨的寒風中走來,從遙遠的風俗中走來,走進農家整潔溫馨的小院,走進農家甜蜜紅火的日子……

家鄉河底的臘月,是忙碌的,是歡喜的,也是充滿期盼的。記得孩提時代,一進入臘月,就扳著手指頭一天天數著離過年還有幾日。對於一個個孩子來說,新年有著無限的誘惑,好吃、好喝、新衣服,盡情玩耍,跟在大人後麵背著禮物走親串友。如今的孩子們都知道“臘八”節要喝“臘八粥”,卻不知在臘八節前還有一個“五豆節”。實際上,我們家鄉的年俗是從臘月初五這一天就開始了的。“五豆節”是臘月的第一個節令,也是春節的序曲。此後,大人們就一天天忙起來,日程安排就一天天緊起來,年味也就一天天濃了起來。

所謂“五豆”,一般指的是綠豆、黃豆、豇豆、蠶豆、豌豆等五種豆子。每逢臘月初五這一天,村民們家家戶戶都要煮一大鍋“五豆粥”,作為這一天的主食。但在我的家鄉,卻並不是非這幾位不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是個物質匱乏的時代。許多人家是湊不齊這五種豆子的。條件不具備,節還得照樣過,於是人們就隻好將玉米、麥子、紅小豆、豆角籽等“濫竽充數”,隻要湊夠五樣就行。盡管物質不富裕,但家庭主婦們對“煮五豆”習俗的重視程度一點也不含糊。由於玉米、豆角籽等顆粒較大,不容易煮爛,人們通常要臘月初三、四就把玉米、麥子、黃豆、豆角籽、紅小豆等用清水洗淨,泡上幾個小時甚至一天,然後放上一點堿麵,蓋上鍋蓋用大火燒開,水滾兩三次後再加水,如此反複幾次,等鍋裏的五豆差不多七成熟了,再用文火細熬慢煮,直到玉米、豆角籽熬開花,入口綿爛,一鍋香甜味美的“五豆粥”就算熬成了。熬“五豆粥”講究“慢工出細活”,非常費時費工,要熬一天一夜才能熬到火候。終於熬熟了,滿院子都彌漫著“五豆粥”的清香。經先猛後文細細熬製兩天後的“五豆粥”,顆粒綿甜,湯汁濃稠,色澤淡紅,營養豐富,喝到胃裏妥帖而舒服,簡直是甜在嘴裏,美在心頭。如果再放上一勺糖,那簡直就是山珍海味一般。不過,那時候的“五豆粥”也有它的美中不足,那就是玉米粒未脫皮,口感上無形中便打了折扣。

小時候,我們不知為何非要湊齊五種豆子,更不明白為什麼非要在臘月初五這一天吃,於是就問大人們。祖母給我講過這樣一個故事,說過去有一對夫妻,人到老年才生下一個寶貝兒子,夫妻倆非常寵愛,捧在手裏怕摔了,含在口裏怕化了。那孩子從小就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鍋盔饃掛在脖子上也懶得自己動手拿起來吃。為了讓這個孩子一生不愁吃喝,老兩口勤做苦扒的,終於置下了幾十畝地,蓋起一大院房子。家裏牛羊成群,雞鴨遍地。但老兩口依然不放心,四處張羅給兒子娶了個媳婦。他們思謀著,有了媳婦,就算兒子不會做事,但兩個人互相依靠,憑借這萬貫家財,怎麼也能舒舒服服地過一輩子了吧?但是,他們失算了,兒媳同樣是個好吃懶做的人,兩個人坐吃山空,沒幾年,偌大的家業,竟被他們賣得隻剩一間無人要的破房子。那年臘月初五,家裏四壁皆空,兩人饑餓難忍,就把滿屋的糧囤和壇壇罐罐都清掃一遍,才掃出一些五穀雜豆熬成粥。兩人端起碗,想起以前優裕的生活,不由悲從中來,抱頭痛哭。從此以後,後人以此為訓,每年臘月初五都煮頓五豆粥,教育兒女要勤勞做人,同時告誡做父母的,給孩子留下萬貫家財,不如教會孩子自己謀生。那時,每當聽到祖母講這個故事,我都有一種切身體會。因為那時每到臘月,家裏的糧食就快吃完了,而生產隊的一年口糧還未分下來。村民們隻能靠五穀雜糧果腹,大多數人家,每天都是玉米糝子飯。早晨,喝玉米糝吃窩窩頭;下午,把雜麵條下到玉米糝子裏。菜是蘿卜葉子窩的酸菜。這樣的飯食,吃得人胃中直冒酸水。那時候,若是有一點白麵,把玉米麵包裹其中,做成裏邊黃、外邊白的“包皮麵”麵條,鄉民們已經很高興了。因此,那時我們這些農家孩子,都深深體會到“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早早地學會了珍惜糧食。一到臘月初三、四,就自覺地幫父母親去清掃糧囤、壇罐,湊齊五樣穀物雜豆,泡洗好了放到鍋裏慢慢去熬煮。那時的鍋灶是和土炕相連的,坐在燙熱的土炕上,看著白氣一團團升起,嗅著慢慢濃起來的粥香,肚裏就升起一股饞欲。

近幾年,因工作關係漸漸接觸到了電腦,才從網絡上了解到有關“五豆節”的由來和節日內涵。關於“五豆節”煮食“五豆粥”的來曆竟然有三四種版本。一個與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有關。相傳朱元璋少時為地主家放牧,過著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有一次,正值寒凍臘月的初五,他在野外放了一天羊,到晚上還沒有吃上一頓像樣的飯菜。於是他就在野外到處找東西充饑。突然間,他在田邊發現一隻長得肥肥的大老鼠慌慌忙忙逃進一個老鼠洞裏,朱元璋走近那個洞口,用樹枝掏了掏,在老鼠洞中發現了一些各種各樣的糧食,顯然,這是老鼠的冬儲糧。朱元璋掏了一大把五穀雜糧,其中有軟米、花生、紅豆等。他將這些雜糧洗淨,煮成粥,吃起來美味可口。朱元璋做了皇帝後,仍惦記著他少時親自做的"雜糧粥"。他規定在禦膳堂要做這種五穀雜糧粥,並欽定這種粥的名稱為"五豆軟米飯"。第二個版本與秦始皇有關。說的是秦始皇統一了中國之後,擔心受到北方遊牧民族的侵略,就動用了近百萬的民工去修築長城。當時沒有任何機械,全部勞動都靠人力,而工作環境又是崇山峻嶺、峭壁深壑,十分艱難。萬裏長城有多長,修長城的民工就有多苦。這些民工,從早幹到晚,累得吐血,卻連肚子都填不飽,很快便倒下了一大半。話說這一年臘月初五,天寒地凍,幸存的那些民工又冷又餓,眼看也得去閻王爺那兒報到了,忽有一人用微弱的聲音說道:“這樣的天氣,不吃點兒東西肯定難逃一死,但我兜裏僅有幾顆豆子。出門在外,大家都是兄弟,不如大夥兒把自己的餘糧湊到一起,煮粥分食,或許可以渡過難關。”眾人於是翻遍各自的口袋,把兜裏僅有的豌豆、綠豆等雜糧湊在一處,接著生火煮粥,分而食之,終於挨過了那寒冷的一天。後來,這些人中有人幸運地回到了家鄉,回想當年,感慨萬千,不免於臘月初五吩咐家人熬一碗“五豆粥”以示紀念,眾人爭相仿效,遂成此俗。

第三個版本則與北宋大文豪歐陽修有關。說的是北宋時有一個窮書生,從小家裏貧寒,但他十分好學,住在城外一個破廟裏,靠賣詩文換個仨瓜倆棗的錢勉強度日,堅持讀書。一天,窮書生進城賣詩文,正好城裏的大財主李員外的女兒選婿打彩。李大小姐早就看上了才華洋溢的這個窮書生,所以那彩球正好砸在他懷裏。李員外怎能看上這個窮酸的書生,結果父女關係破裂,把女兒趕出了家門。窮書生這下感動壞了,和李家小姐在破廟裏成了親。窮書生婚後迷戀於少年夫妻的甜蜜生活,慢慢地開始不專心讀書了。一天,小姐對窮書生說:“我嫁給你就是因你有文才,勤奮好學,如今你隻知道夫妻恩愛卻荒廢了學業。夫妻就是‘福齊’,有福同享、有苦共嚐。今後你把賣詩文的錢都交給我,一切家務由我負責,你就安心讀書好了。”從此,窮書生讀書寫文,小姐料理家務。小日子過得雖然清苦卻十分美滿。這年,窮書生要進京趕考,臨上路前,小姐湊合用綠豆、黃豆、豇豆、蠶豆和豌豆做了一頓豆飯給窮書生吃。窮書生進京一舉得中,做了大官,逐漸開始貪圖享受。這年的臘月初五,小姐讓廚子做了一頓五豆飯,那窮書生一見,把廚子痛罵了一頓。小姐說:”這是我讓做的,”說完,端起一碗五豆飯說:

“綠豆綠,做官莫忘破廟裏;

黃豆黃,做官莫忘寫文章;

豇豆豇,做官莫忘瓜菜湯;

蠶豆蠶,做官莫忘三更寒;

豌豆豌,做官位高誌莫短!”

那當了大官的窮書生聽了,幡然醒悟,接過碗,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從那以後,他不僅關心百姓的疾苦,為官清廉,並給家裏立了一個規矩,那就是每年的臘月初五這天都要吃頓五豆飯。這件事情傳到了老百姓當中,大家紛紛效仿,相沿成習。這個窮書生,據說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且在政治上負有盛名。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諡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他與韓愈、柳宗元、蘇軾四人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被世人稱為“唐宋散文八大家”。歐陽修是在宋代文學史上最早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繼承並發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開創一代文風。歐陽修在變革文風的同時,也對詩風詞風進行了革新。在史學方麵,他也有較高成就。還有一個說法,說臘月初五的五豆節,是紀念農耕始祖後稷的節日。另外,臘月初五還是古人與臘八並列用於記錄時間的一個漸進節點。家鄉有這樣幾句民諺:“過了冬至,長一棗刺;過了五豆,長一斧頭;過了臘八,長一杈把;過了大年,長一木椽。”說及五豆節,不隻有民間餐儀的傳承、口傳文化的集體記憶,更有不少地域文獻的佐證。如鄰縣《鄉寧縣誌》(乾隆49年刻本)裏說,臘月“(每年臘月)初五日,(人們)晨起煮五種豆食之。擲少許於路,禳小兒痘稀。”不管怎麼說吧,反正這個“五豆節”還是有點文化底蘊的。

如今,人們的生活條件好了,精米白麵吃厭了,五穀雜糧反成了鄉親們日常飯桌上的“美味佳肴”。家鄉的“五豆粥”不再局限於臘月初五吃,也不再局限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五種食材,除了各種精挑細選的豆子外,人們還會放上幾顆核桃仁、紅棗、百合、枸杞,成了名副其實的營養粥。個別人即便想嚐嚐玉米粒、小麥粒的原汁原味,也是經過機器加工的,脫去了外邊那層透明的皮,放幾勺白糖,粘粘稠稠,香香甜甜,口感更好了。時至今日,人們過“五豆節”,吃“五豆粥”,不過是相沿成俗而已。在生活水平提高的情況下,吃點這原汁原味的“五豆粥”,不失為改善生活和調劑口味之舉。隻不過日子一天天富足了,大家卻比以前更忙了,人們天南海北地在外麵打拚、奔波,誰還有時間去慢慢熬那一鍋熱乎乎、香噴噴的“五豆粥”呀?在我的記憶裏,大概已有二十多年沒有喝過“五豆粥”了。

又是臘月初五時。回味童年那遙遠記憶裏那一鍋熱乎、粘稠、綿軟、香甜的“五豆粥”我的心裏不由得泛起一縷溫馨懷想和深情思念。(晉能集團四通煤業 馬關鎖)

上一篇: 劉山:同學聚會

万博全网站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煤礦安全生產網徐州網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Baidu
map